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创新策略

时间:2022-06-21 08:05:49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创新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被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语文阅读教学方向出现了偏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有些教师在没有深刻地理解教学改革的深刻含义的情况下,为了显示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性,出现了偏离语文阅读教学的现象。例如,一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脱离语文阅读文本,讲述令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会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应在语文阅读教学开始重视了人物的丰富形象和内容上的新颖性,而忽略了对基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知识的教学。

2.对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偏离

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我国初中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认识一般都非常模糊,理解也非常宽泛,而且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往往重视对语文知识进行讲解,而忽略了教会学生利用知识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一定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能够主动地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只有明确了新课标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师才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对策

1.发挥学生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水平的提高。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才能够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思和意义,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对于其他学科也有促进的意义,可以加深对其他科目的理解和掌握。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耐心的指导,需要长时间的慢慢积累,因此,在初中阶段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观念、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创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兴趣对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教学和学习,让学生逐渐地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个人特点的课外书,使阅读材料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逐步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慢慢地喜欢上阅读。

2.重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来说也是如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表现在阅读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语感即语言感知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语感的培养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充分发展学生的思考力,还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与文本进行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增强学生的语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较快地领悟到全文的中心思想。如《背影》讲述了二十几年前父亲给“我”送别的情景,在让学生诵读课文之前,可提出为何作者用《背影》来做文章题目,而不是《父亲》《送别》之类更为直接的题目,使学生带着问题诵读,在大声阅读的过程中更为准确地把握作者的用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特别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得到提高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重视在平时生活中的积累,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张丽景.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浅析[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2).

上一篇:翻译技术研究新论 下一篇:由变化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