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与加法的对比”教学建议

时间:2022-06-21 07:51:14

【前言】“乘法与加法的对比”教学建议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 组织探究,方法交流。教师以问题“该怎样解答呢?方法一样吗?”激发学生的解题积极性,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可以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写画画,再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展示自己的方法,最后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运用投影展示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学生可能先画图来帮助理...

“乘法与加法的对比”教学建议

乘法加法对比》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63的教学内容,本课安排在表内乘法“2~6”的乘法口诀及乘加乘减之后,整理与复习之前,是修订后教材新增的内容。

本次教材的修订根据实验教学的经验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对教学顺序和节奏做了一定的调整,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本课的加入充分体现了以上特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有一个发现:学生在学习完加法和乘法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了“该用乘法还是用加法”这样的疑惑。这种模糊不清的状态在学生经历了多次的错误应用之后,部分人终于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有些学生则是稀里糊涂地继续从事后续学习活动,从来都没“清醒”过。问题出在哪儿?低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往往不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他们还觉得乘法和加法“很像”。原来的实验教材中没有专门设置这样的一课,使得学生没有在学习乘法之后停下脚步来区分这“很像”的两者的机会。所以需要把两者摆在一起,让学生看得清楚,悟得透彻,建构起正确的知识框架,获得准确的数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标。

本课例题为:

面对此新增内容,教师可以预设六个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呈现例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摆桌椅”情境,以“这样摆和那样摆有什么不同”为引子,引导学生对两道题做出比较分析,发现两道题中虽然都有4和5,但意思不一样。学生可以在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中,具体体会“4”和“5”在不同摆法中的不同意义。

2. 组织探究,方法交流。教师以问题“该怎样解答呢?方法一样吗?”激发学生的解题积极性,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可以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写画画,再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展示自己的方法,最后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运用投影展示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学生可能先画图来帮助理解,有可能是在头脑中进行了一番思维解析,也可能直接列式来求得结果。

3. 检查方法,培养习惯。教师对学生展示的方法进行提问,可以用“他这样的解答正确吗”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解答方法进行检验,还可适当点拨,如“先检查图画得对不对”,“再看看算式是不是正确地表示了图的意思”。

4. 方法对比,归纳提升。在学生完成两道题的解答后,可强调“乘法”和“加法”在解决问题的具体用法,抓住两者的运算意义来区分,即加法是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乘法则是把几个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运算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具体问题去分析条件的意思和数量关系,进而选择合适的解答方法。

5. 巩固练习,促进内化。教材P64~65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用“加法”或“乘法”来解决的练习,可有选择地将其作为课堂练习。也可将问题进行改编,增加条件——“数字”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对比性问题,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解题经验,将方法内化为个人能力。

6. 全课总结,画龙点睛。组织学生对本课的解答问题过程进行一次梳理总结,提炼出解决同类问题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运用。

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教材的修订是根据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学习需求进行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认真研读教材,准确理解教材。教师要注意运用教材中出现的提示来组织、开展教学环节。例如,“知道了什么?”是要组织学生阅读理解题目,包含什么信息,信息表达了什么意思;“怎样解答?”是用问题来提示教师去组织学生分析数学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到解题方案;“解答正确吗?”则是要提醒学生学会自我检查,教师给出一些检查的方法进行辅导,组织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和严谨求实的数学态度的重要步骤。

2.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本次教材修订的重点变化是在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材料中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思路、清晰的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更好地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和会用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了“拐棍”,送来了“明灯”,拄着拐棍而上,朝着明灯前行,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后,才能更轻松地学数学。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解题方法渗透这一重点,在解题的全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形成基本方法。突破理解乘法和加法的意义这一重点,要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法来呈现两道题中“4”和“5”的意义,组织学生根据图示来讨论,在具体情境中区分两者的不同含义。

3. 重视“四基”,培养“四能”。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四基”的落实,在这节课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如果把这四基形容成金字塔,理解乘法和加法的不同意义,能在解决问题时选择合适的一种方法解答,是在课堂上要达到的第一级目标,即金字塔底层最扎实的那部分。通过例题的解析及一定量的练习巩固,在多样的学习方式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理解题意也好,分析数量关系也好,用作图或在头脑中进行一番思维解析也罢,这些则形成了金字塔的中间力量,可做二级目标。位于金字塔最顶端的数学能力与数学思想,则是驱动学生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的核心能源,通过一堂课的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主动运用,还能善于运用数学方法来进行问题解决,甚至能有自己的创新之举,这才是教学之道。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四能的培养则体现于四基的落实之上,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上一篇:引领学生走向善学的“ 殿堂” 下一篇:让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中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