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旧建筑改造中现代材料的应用

时间:2022-06-21 06:51:17

浅析旧建筑改造中现代材料的应用

摘要:新型材料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弥补旧建筑在新时期使用时存在的不足,减少旧建筑改造时的种种限制,创造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旧建筑增添新一层的精神内涵,体现建筑时空感的延续,因此新型材料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中的运用前景是很广阔的。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材料在旧建筑改造中的意义和运用。

关键词:旧建筑;现代材料;应用;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旧建筑改造中运用现代新型材料的重要性

建筑构件方面新型材料的应用的重要性

混凝土,玻璃和钢材等等新材料现在己经基本普及于我们的现代建筑中,随着以科学发展为基础,对如材料强度,新建筑材料的发展和改善,结构分析和设计,防腐蚀,防火防烟和防水技术等方面的充分研究,新材料作为建设我们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为我们做出巨大的贡献并使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成为可能,因此现代材料对于我们的生活越加重要,关系紧密。而它的重要性也体现在旧建筑改造中,它以毫无破绽的完美姿态为旧建筑重新进行塑造装饰,焕然一新。

(二)结构方面现代新型材料的应用的重要性

加固旧建筑的结构

旧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结构性能必然大大降低,尤其是防水,抗风化,强度等性能需要改善和提高以保证建筑的持久性,在一开始需要对旧建筑进行细致的基础性调研,准确评价建筑的状况,找出影响结构性能下降的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全新独立的结构承重体系

对于原有结构体系有所改动或者需要辅助结构进行协助承载的时候,就必须采用全新独立的结构承重体系,与旧有结构体系共同承担旧建筑改动后所变化的受力情况。所以现代材料运用于旧建筑改造是非常必要并且有效的,它对于旧建筑的功能重塑使旧建筑不仅重新为人们所用,也赋予旧建筑不同的美感,成为城市中独特的风景。

旧建筑并非时代的标示品,风格的躯壳,作为历史得以延续的场所,接受既往的变易因素,并妥善地进行处理,尤其对内部进行功能性的更新,使之纳入发展变动的现实生活场景之中,是如今处理旧建筑的最妥善的方式。在改造的过程中,现代材料的运用使旧建筑价值重构得以实现,变“物态”旧建筑为“非物态”,为人所用。

二 、旧建筑改造中新型材料的应用及其特点

1、膜材以及膜结构

膜结构是以高强度,高耐候性的柔性薄膜材料与各种结构支撑体系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空间结构形式,它一般具有一定刚度的稳定曲面,能承受一定的外部荷载。由于自身的特殊形式,它很容易在传统的规整的集合建筑形式中凸显自我,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2、ETFE薄膜

氟塑料是塑料的一个重要类别,而ETFE薄膜则是目前为止最强韧的氟塑料,其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化学和电绝缘性能的同时,它的耐辐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都十分优越。由于质地肌理的特殊,ETFE薄膜的表现力极其具有震撼效果,成为建筑师普遍认同的新型材料之一。

3.PC板

聚碳酸酯板是一种以聚碳酸酷为原料,采取挤出成型法制造的工程塑料板材,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超强的抗冲击性能,而且由于材料的属性,PC板的色彩十分丰富,无色透明,蓝色透明,绿色透明,茶色等为建筑设计运用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另外良好的工艺属性使PC板能被制成单层平板,双层中空平板,三层中空板等形式,丰富了PC板的表现能力。

4、金属材料

以钢,铝,铜等为材料的金属运用于旧建筑中,主要有两种应用形式,一是金属材料独立于旧建筑,与旧建筑历史感存在着巨大反差,通过新材料的应用强调旧建筑在新时期换发的新活力。二是利用生锈钢板等金属与旧建筑融为一体延续建筑的历史性,强调了建筑的沧桑感。此外,一些时候金属与旧建筑结构连接,能有效地改善建筑的抗震性,增强旧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5、玻璃

玻璃作为建筑物的窗应用在建筑中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玻璃工艺水平的进步和建筑外立面及内部空间设计方式的改变,在现代设计中玻璃其自身独特于其他材料的表现形式成为旧建筑改造中最常运用的现代材料。玻璃通透,轻盈的,它与建筑旧有肌体的强烈对比,切实地反映出旧建筑的原真性以及可读性。其特点体现在对旧肌体的破坏以及依赖程度小,易于拆卸,施工工期短,结构承载力强,能与旧肌体形成良好的对比。

在新型材料应用与旧建筑改造中,他们完全区别于以往任何时期建筑材料的独特表现特性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材料革命,赋予了建筑新的表现形式。

三、现代材料在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原则及意义

(一)现代材料在旧建筑改造中应用的原则

尊重历史内容,体现文化内涵

历史旧建筑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传承着历史的文脉,记录着城市的生活点滴,丰富着城市的景观,展现着城市的魅力,在北京,上海,大连,或是香港,台北,汉城,甚至纽约,芝加哥等等许多城市都失去个性,彼此十分相似的时候,历史旧建筑以无与伦比的独特身姿担当起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延续着城市残喘的历史文脉。这些城市的“活”文明在现代材料的介入中,重新延续着往日的风采,让人着迷,但这些风采则需要现代材料的节制性运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完全尊重。

强调新旧元素之间的逻辑性

所谓改造,就是修补旧的,增建新的,在旧有的基础上进行必然的改动和建造,他不同于重建就是因为改造自身就蕴含着新旧之间的必然联系,那些老的,经历风雨后甚至残缺的旧房子与全新的,现代的建筑语汇和材料相互穿插并置,能产生出一种莫名的美感,这时时间的维度在新旧的对比和反衬中得以延伸,呈现出一种文化的寓意和艺术的价值。

体现时代特性,注重生态持续

现代材料运用于旧建筑在体现满足旧建筑原真性的同时,也将整个构建过程提升到了技术层面,而也正是由于技术的有力支撑,使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能在更高层次的思路上得以展开,并在体现时代特性中使人们享受到技术带来的舒适与实用。如今改造再利用项目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现象,吸引了无数的建筑师甚至赫赫有名的建筑大师的参与,他们通过现代材料和技术挖掘出了旧建筑无限的潜能,正是这样的热情将现代材料推至于风头浪尖之上,成为旧建筑改造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即现代材料生态化可持续性的使用。

旧建筑并非时代的标示品,风格的躯壳,作为历史得以延续的场所,接受既往的变易因素,并妥善地进行处理,尤其对内部进行功能性的更新,使之纳入发展变动的现实生活场景之中,是如今处理旧建筑的最妥善的方式。在改造的过程中,现代材料的运用使旧建筑价值重构得以实现,变“物态”旧建筑为“非物态”,为人所用。

(二)现代材料在旧建筑改造中应用的意义

1.资源和经济方面

现代材料以其物理消耗小,施工周期快,工程性能出色的优点克服了旧建筑改造的不利因素,加上旧建筑主体结构的利用往往能省去大部分资金,基地内的基础设施也可以继续利用,对于资源的节约也是不小的,另外现代材料对旧建筑改造所创造的商业利益也是极具经济价值的后期回报,对于一些优秀的历史建筑经改造转化为观光旅游地点,其带来的经济回报更是不菲,因此旧建筑中现代材料的运用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创造经济价值,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2.社会文化方面

新旧材料的强烈对比使得旧建筑原有的社会文化内涵被不断凸显放大,厚重的历史与玻璃的轻盈纯净,沉淀的文化与钢材的纯粹干练,一轻一重,一繁一简,共存的恰到好处意味深长,新材料仿佛促使旧建筑发酵了一般,酝酿出了旧建筑那历久弥新的韵味。

3.环境方面

现代材料的使用则可以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当中对环境产生最小程度的污染,旧建筑改造中玻璃,钢材以及混凝土是最被频繁使用的现代材料,玻璃和钢材都具有质量轻,承重性能优良,施工简便等特性,混凝土则以其可塑性强,成型快施工周期短的优势大大缩短施工工期,这样也变相地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另外玻璃和钢材作为可回收建筑材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四、旧建筑改造再利用中新型材料应用前景

新型材料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势如破竹般在世界各地被积极运用,新型材料的优势同样能为旧建筑所用,赋予旧建筑全新而独特的魅力。巴黎舒卢姆伯格工厂外由张拉膜结构支撑形成的中心绿地下的公共空间,铺展于热那亚老港中废弃仓库上的巨大膜结构而形成的会议广场,这些新型材料的运用证实了其所能带来的实际功能价值,为我们展示了新型材料的巨大运用潜力。新型材料PC板质量轻,却具有极佳的强度,ETFE材料具有同样的优点外还具有极强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以及防火性等,膜结构更是有形体自由,空间跨度大,自洁性好,能源损耗低,施工周期短等一系列优点,这些作为旧建筑改造中往往难以克服的难点在新型材料自身优势下得以完美解决,这在一方面能够减少旧建筑改造的种种限制,创造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旧建筑增添新一层的精神内涵,体现建筑时空感的延续。因此新型材料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中的运用前景是很广阔的。

参考文献:

【1】沈若宇. 旧建筑改造中的外立面设计思考[J]. 科技促进发展. 2009(12)

【2】杨立彬. 旧建筑改造与再利用案例的分析[J]. 山西建筑. 2009(20)

【3】于鹏. 凝聚艺术的文化延续——对老校区旧建筑的改造和其室内的空间置换的研究[J]. 企业家天地. 2008(06)

【4】 田甜. 放飞我们的自由——旧建筑里的新时空[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7(02)

上一篇:凤舞岩城 文脉相承 下一篇:深化创新创效 服务青年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