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常规测试仪器在生产中发挥最大功效

时间:2022-01-11 02:41:51

如何使常规测试仪器在生产中发挥最大功效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油田进入二次开发阶段,对油井开发过程和稳产高产的需要,加大了对测试资料的要求并提出很多新的需求。面对新需求首先要设计能够满足要求的测试方法,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在不增加投入的基础上来完成任务,这就是让现有的常规测试仪器怎样发挥最大功效来满足生产需要。

设计方案1:红山嘴红163井新井投产后一直出气替喷后仍未见到液体产出,因此提出对红163井井下是否出液及液位高度多少米的测试要求。设计思路:利用气体密度和油的密度以及水的密度不同的原理用精度5‰的压力机测试如下:

红163井压力-温度梯度测试曲线

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D=(P2-P1)/(H2-H1)/100

利用密度公式折算出每一个压力点的密度绘制出下图:

该井从压力-温度梯度曲线分析,温度曲线没有明显的变化,井筒内井口至1100米基本是气,密度在0.0007-0.0008之间,从1100米至1350米压力有明显的变化,密度在0.0089-0.0095之间,分析认为这一段为液体。

设计方案2:新井压裂前与压裂后的效果:在我们设计方案前采油厂新井压裂后没有技术手段和资料作压裂效果评价,提出需求为压裂效果评价作方案。设计思路:通过压裂前后井内温度的变化判断压裂效果。用精度5‰的压力机测试如下:

五区TD41017井压裂前、后测试曲线

结论:从压前、压后两个效果图可以看出第一段射孔层的压开效果最好,有液体产出。第三段射孔层的效果最差。

车排子区车排1井压裂前、后测试曲线

结论:从压前、压后两个效果图可以看出射孔层的压开效果比较好,温度和压力都有明显的变化,没有明显的液产出,后期需要替喷作业。从图中还可以判断射孔层2676米以下也被压开一直到2710米处。目前仍然自喷生产

设计方案3:油管找漏,在测试中发现井口注水与井下注水量发生很大差异时,判断井下油管是否有漏点及漏点位置时,利用流量计测试井下测试流量大小的原理,加密测试点位从中找出漏水的深度。

五区5451井测试曲线

布点深度为 1190m 1198m 1220m 1230m 1240m 1340m 1390m 1400m

结论:从图型看1230米-1240米处有漏点。

以上所设计的测试方案全都是在常规测试方法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测试,在不增加成本投入的情况下能很好的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让现有的常规测试仪器发挥最大功效来满足生产需要。

10月19日307米下不去

压裂前

压裂前

压裂前

307米下不去

上一篇:如何促进果树经济林的效益 下一篇:概论建筑总图设计的方法及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