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最近发展区,建构生态课堂

时间:2022-06-21 01:54:23

立足最近发展区,建构生态课堂

摘 要:“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围。 本文以“函数单调性”教学为例,对如何构建“生态课堂”予以阐述。

关键词:生态课堂;函数单调性;发展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能够完成这些任务”。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

“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围。

“生态课堂”鼓励远离封闭的室内教学和“填鸭方式”,提倡自主学习的方式,崇尚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生态课堂”从个人独立学习的方式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的角色从全权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教学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 这样的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师生之间“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师生一起“协奏”,他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生态课堂让学生不断地做思维体操,生态课堂让学生在新异的话题里驰骋思辨的语言。

那么,如何立足最近发展区,建构生态课堂呢?近日,作为连云港市高中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选拔的观摩者,笔者通过对十多节“函数单调性”竞赛课的观摩与思考,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肤浅的看法,现形成以下观点:

[?] 引入原型,在变化中实现问题的发展

函数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其中增函数、减函数的概念是形式化定义,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问题1 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并说明随x的增大函数值y的变化情况。

(1)y=2x; (2)y=-2x; (3)y=x2。

设计意图:给出三个函数,考查图象特征,注重直观感知,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 学生练习后,教师从“形”的直观性对增函数和减函数做定性描述。

教师简单板书:

①图象上升――增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②图象下降――减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③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问题2 如何从“数”的角度,对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特征给以具体地定量刻画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注重以数助形。它为少数尖子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的空间,但大部分学生仍感到没有思路,教师需进一步明确思考方向。

[?] 拾级而上,在探究中实现知识的发展

问题3 函数y=x2在区间[0,+∞)上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你能列举一些具体数据予以说明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例,引导学生形式化定义。

学生:当x=0时,y=0;当x=1时,y=1;当x=2时,y=4;……

教师:这样的数据能列举完吗?用什么办法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同伴的交流,逐步回答出:对于任意的两个自变量x1,x2∈[0,+∞),x1

问题3让学生举例,给全体学生搭建了一个可攀登的脚手架,促使学生拾级而上,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同伴的交流、理解,明晰了概念的产生过程,为今后用函数单调性解决其他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师投影图形,学生尝试给出增函数、减函数的形式化定义,由2-3人回答、补充后,与书中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对比,形成单调性概念(如图1、图2)。

学生:对任意的两个自变量x1,x2∈Ⅰ,且x1f(x1),则称函数f(x)在区间Ⅰ上单调递增。

学生:对任意的两个自变量x1,x2∈Ⅰ,且x1

问题4 比较f(x2)与f(x1)的大小有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常用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作差法、作商法,为后续函数单调性的证明作铺垫。

问题5 画出函数y=的图象,并证明函数y=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

设计意图:强化单调性的形式化定义,运用单调性概念解题。

学生尝试运用减函数定义解题,教师规范证明过程。

证明:在(0,+∞)内任意取x1,x2,且x1

问题6 通过上面解题过程,你能提炼出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图象法;而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必须5个步骤:(1)取值;(2)作差;(3)变形;(4)判正负;(5)下结论。

[?] 变式引申,在拓展中实现方法的发展

变式1:证明函数y=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尝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熟练5个步骤。

学生(板演)证明:?x1,x2∈(-∞,0) 且x1

作为概念课的起始课,在变式1中可让多名学生一起到黑板前板演,以便于对比,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差是手段,变形是技巧,判断正负是目的。

变式2:反比例函数y=的定义域Ⅰ是什么?它在定义域Ⅰ上的单调性是怎样的?证明你的结论。

设计意图:强化定义的正向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概念。

学生1:y=的定义域为(-∞,0)∪(0,+∞),它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学生2:不对,如-1f(2),所以y=在定义域上不是单调增函数。

教师:很好。 我们初中时学习了反比例函数y=(k≠0)的性质,学生1,你能记起来吗?

学生1:k>0,y=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y=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教师:你如何理解“在每个象限内”这句话?

学生:以y=-为例,在第二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第四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即y=-在(-∞,0)上为单调增函数,在(0,+∞)上为单调增函数,但在(-∞,0)∪(0,+∞)上y=-并不是单调函数。

教师:那么y=-的单调区间是什么?

若一个函数的单调区间有多个,注意单调区间不能“∪”,只能用“,”或“和”连结。

学生:我知道y=-的单调区间是(-∞,0),(0,+∞)。

变式3:求函数y=的单调区间。

设计意图:考查图象的变换及单调区间的规范书写。

学生:y=的图象可由y=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又y=的单调减区间为(-∞,0),(0,+∞),故y=的单调区间为(-∞,1)和(1,+∞)。

问题7:函数y=(x-1)2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吗?并说明理由。

学生举出反例。

[?] 提炼升华,在反思中实现思想的发展

问题8:回顾本节课学习过程,你能总结我们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形成单调性问题的解题模式。

学生甲:通过观察具体函数的图象特征,猜想函数的某种性质,再证明猜想的正确性。

学生乙:数形结合。

学生丙:定义法证明单调性的操作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下结论。

学生反思研究函数性质的常用方法,概括定义证明单调性的操作步骤,形成知识结构。

我们倡导的建构生态课堂,其中的生态即是自然的,自然的即是和谐的,让我们的课堂还给孩子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还给孩子们真情洋溢的世界。 生态的课堂没有盆景工艺式的缠扎,没有训技强化般的鞭打,它以创新的教学方式造就学生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 课堂是有机的,只要灌溉如涓涓清泉,等待像云海观日,让师生的主体性充分地、自由地、和谐地发展,我们必将构建起一种新的教育情境,一种保持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且生动活泼的教育生态。

上一篇:让立体几何变得不再“立体” 下一篇:浅析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