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初中作文教学

时间:2022-06-21 11:56:15

浅探初中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这句话说明写作对于语文教学具有重大意义,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多年来语文作文教学的不断积累和经验总结,我认为,初中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脱节;二是作文教学与课文范例脱节;三是作文教学脱离生动的现实生活,远离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四是作文训练量小,一学期只有七八次;五是作文立题、指导和评改的训练过程单一守旧,流于形式,没有创新,没有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六是作文训练忽视了基本功的训练,选材陈旧,内容空洞,中心不突出。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作文教学工作呢?

一、要苦练基本功

首先,要过好基础关。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对于生字词、标点符号等最最基础的知识点,应该贯穿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定期不定期的抽查或听写;听写完之后,让学生自己对照相关的课文或资料进行批改检查,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直到熟记于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其次,要强化基础训练。针对学生作文训练量小的问题,可以尝试设置“小作文”训练,一般每周一篇,根据相应的课文设置一些片断练习。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篇幅可长可短,内容、体裁都不加限制。加强对名家名篇、经典范文、优美词句的阅读、背诵和摘抄练习。经常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只要天天训练,就“熟能生巧”,写作也会慢慢变得轻松起来。

二、要注意写作的逐步发展

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局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还在于对语言、知识、思想、情感的综合运用上,在于平时的发现能力、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材料积累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遵循先易后难,由简入繁的原则,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最后达到完整、规范的逐步展开训练。平时的语文教育要围绕作文教学设计导案、练案,加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各方面能力的训练。

三、引导学生多读书,积累素材

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阅读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积累素材。也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多推荐一些通俗易懂,符合年龄实际,容易引起阅读兴趣的材料,引导学生准确运用精读、略读、速读、跳读、朗读、默读等多种方法,激活文字,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画面,透过语言看到生活。并因人而异地积极正确评价每个学生,多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根据不同的文本,布置相应的练笔,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将作文和生活联系起来

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觉得没话可说,没事可写,作文内容假、大、空等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的缘故。在观察中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发现“特别”。比如,在上完《背影》这一课后,我马上布置了一篇小作文——人物描写片段。结果,虽然大家都用到了一定的人物描写方法,但都不够深刻,人物形象并不鲜明。因此,我就根据自己回家路上经常遇见的一位残疾乞讨老人,仿照《背影》,采用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慢镜头、特写式地描绘了老人慢慢爬上广场台阶的一个过程。读完这段文字,我看见好多同学都在微微点头,互相说着“嗯嗯,就是那样的,我见过。”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于是,紧接着布置了另一篇小作文《放学路上》。作文交上来,有写路上追逐的同学,有写路边的一窝蚂蚁,有写脚旁的一株小草,有写行色匆匆的路人……虽然,有些同学寥寥一百多字,但明显都是仔细观察的结果。我告诉大家:“生活并不平凡,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特别’的眼睛。”趁热打铁,又布置了一篇大作文——《我发现了》,要求大家仔细观察,写写自己的所见,同学们这次可没有让我失望。

五、教给学生破题立意的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技巧

主题与文章的优劣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制约了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因此,我们要明确告诉学生“立意”的原则:立意要明确、深刻、健康;立意要反映时代社会的风貌;立意要歌颂“真、善、美”,批判“假、丑、恶”。并指导相应的方法技巧: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依据文体明确中心。其次,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第三,努力“见奇出新意”。常见的方法有:⑴“旧物翻新法”。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⑵“逆向思维法”。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观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⑶“聚焦热点法”。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写进文章。最后,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在表面上,要努力发掘出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它的社会意义,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六、改变评价机制,增强学生的作文信心

首先,改变评价的内容,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我们可以更多的关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他们的写作信心。我就发现班上有个同学经常抄作文,几乎从不动手自己写。其次,分层设置评价标准,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十个手指伸出来还有长有短”,更何况是一个个有着个体差异的学生。因此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和评价标准,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只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就应该及时激励,以鼓舞他们。第三,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让评价变得多元化。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小组集体评价,还可以让学生家长也参与到作文的评价中来。这样一来,就打破了教师一个人评价作文的传统做法,让评价变得多样化。

另外,对于写作训练中的学生优秀作品,可以采用朗读、张贴、汇编、投稿等方式进行展示,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又提高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上一篇:古诗文课堂教学:活学活用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