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2022-06-21 09:49:25

讲究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素质教育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优化读、听、说、写、用五种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一、讲究读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会学的基础当是会读,读教材包括课前读、课堂读、课后读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能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才能做到会阅读。数学阅读要对数学概念、法则、定义等知识反复咀嚼,找出重点字词,准确理解。如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对“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让学生在讨论归纳的基础上阅读文字,引导理解重点词“末尾”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及时出示“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文字叙述,让学生阅读、分析、判断,并举例说明。通过这样读出性质中的重点字词与阅读理解,学生就能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在阅读活动中,学生不断观察、阅读、比较、分析,认知能力得到自由发展,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并能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讲究听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学习中的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学会倾听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尤其是要合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动画引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采用录像或录音等引入课题,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唤醒学生有意注意,使学生的心被教师牵引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讲究说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学习中的说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包括说体会、说思路等。学生大胆地讲,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以利于教师掌握准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充分说数学。如教学“买文具”。

师:智慧爷爷的文具店开张啦!(课件演示文具店开张的场面,最后画面定格在摆有各种文具的货架上)喜欢吗?

生:喜欢!

师:想买吗?

生:想!

师:买东西时要用到什么呢?

生:钱。

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买文具”来认识人民币。

课伊始创设“蓝猫文具店”这一富有童趣的情境,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买文具带入课堂,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和表达的欲望。

四、讲究写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学习中的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通常要完成书面写(做)的作业外,还包括写数学日记。这需要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资料,深入探究,学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小东的一天”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一节巩固练习。

星期天,我过得真愉快,你想知道我这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吗?我呀,在( )的时间里看了我爱看的课外书;在( )的时间里欣赏了我喜欢的少儿节目;在( )的时间里我按时完成了作业;还有( )的时间嘛,当然就是吃东西和睡觉啦!

师:看了小东的日记,你发现有什么问题吗?跟同学交流再发言,假如你是小东,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一天呢?

五、讲究用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原则。新课程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其他学科问题和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如教学“米、分米、厘米、毫米”之后,教师可有意把学生带到校门旁,让学生测量一下校门的高度。

师:校门比老师还高很多,怎么量呀?

生1:爬上去量,但没有保护太危险,怎么量?

生2:拿米尺量,先用绳子量校门,再量绳子。

生3:是个好办法,可校门太高,如何上去呢?即使上去,也很危险。

(师找来一根长绳子,在一头系上了块红砖)

生4(分析):只要把系了砖的一头甩过校门,让砖块正好砸到地上,在绳子另一头和砖重合的地方做上记号,再把绳子解下来量,扣除拴砖块的长度,剩下来的再除以二,就是校门的高度了。

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马上测出了校门的高度。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运用,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使学生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多用数学思维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会到数学的用处。

在数学学习中,要抓好读、听、说、写、用的教学环节,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点拨,同时需要学生主动的学习精神。

(责编 陈剑平)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有效动手操作策略 下一篇:培养数学兴趣 提高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