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的”金标准到“软的”真标准

时间:2022-06-21 08:04:30

认识COPD:强调可防可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OPD主要累及肺脏,也会引起全身(肺外)的各种不良效应,如消瘦、食欲减退、焦虑等,最常见的核心症状是咳、痰、喘。患者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管中唾液和黏液的混合体)以晨起为常见,呼吸困难是指“透不过气来”的异常感觉。以上三大核心症状可先后出现,也可只以其中的一两个为主。随着病情逐渐恶化,诸如爬一小段楼梯或提一个手提箱这样的日常活动,都会变得非常困难。COPD涵盖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部分的哮喘患者。

2007年COPD全球创议指南(GOLD)强调“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旨在克服过去防治领域中的消极、悲观情绪,并规定防治目标是通过对症治疗达到缓解症状,改善运动耐受能力,改善健康状况;通过降低中长期风险治疗达到防治急性加重、预防疾病进展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球的医疗工作者一直在不懈地研究和努力。随着最新的《2010-COPD稳定期诊疗更新指南》,一系列困扰着临床研究的问题逐渐明确了。

关于诊断问题:从“硬”到“软”的变化

既往对COPD的诊断,虽然考虑了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资料等因素,但强调肺功能检测(FEV1/FVC

2010年6月25日《英国医学杂志》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评价研究所(NICE)了《COPD稳定期诊疗更新指南》。该指南的最大变化是充分考虑到了所谓“软指标”在诊断、评估COPD时的价值,从而为指导临床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新指南”明确指出,轻、中度气流受限并不意味着患者病情属于轻中度。以往单一的FEV1分级系统有其局限性。临床需要同时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以组成二维的分级、评估系统,并具体提供了简单易行的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

CAT问卷包括了患者症状、心理等方面的8个问题。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每个项目做出相应评分,从而得出病情程度或前后疗效判断的结论。但同时应看到,CAT只是一个评估工具,并非COPD的诊断工具,它为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测量提供了有效、可靠、标准化的方法,有助于COPD患者对自己病情的了解。

健康教育与管理临床需要处理的若干关系

对于COPD而言,比将重心盯在实验室指标(硬指标)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上述CAT问卷提供给医师与COPD患者进行讨论的框架结构,使他们可以就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程度达成共识并进行评级,它还可以帮助医师了解COPD在哪些方面对患者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最大影响,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尽可能达到最佳健康状况。临床实践发现,往往是关注患者生存质量而似乎“忽视”实验室指标时,这些硬指标却“意外”得到了好转。以往不少患者是跟着医生看“硬指标”,每每因看不到这些指标的改善而失望,失望的情绪反过来对疾病产生影响,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虽然GOLD对COPD稳定期和急性期均有所谓“推荐治疗方案”,但临床上也不应过于拘泥所谓“标准化”。比如稳定期病情Ⅲ级及以上使用糖皮质激素问题,如果病情仍进展则应撤除,而不能固守“疗程”。同样,若病情相对稳定,甚至不一定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临床经验为患者“量体裁衣”般地制订动态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最重要的。

COPD是有多因、远因逐步积累的情况,祛除病因是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因而,对COPD的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十分重要。在目前临床难以治愈的情况下,辅治疗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样有助于控制和防止病情进展。临床在处理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关系时,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中医的优势首先在于个体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体现。其次是对于某些特殊素质患者的调养,坚持使用中药治疗往往能起到较好的临床效果。西医的优势则在于,稳定期治疗有固定的方案可循,急性期可采用疗法使病情得到缓解。

有的人对中医有误解或偏见,认为中医治疗的效果难以评估,缺乏可重复性。同样也有的人对西医治疗存在误解,甚至对某些治疗(如吸入激素)产生抵触。这些情况在临床上会经常遇到。实际上,中医、西医互有短长,对于本病的认识和治疗也各有优势,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将中药和西药有机地结合使用,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症状,最终实现患者利益的最大化具有非凡的意义。

以最低廉的花费取得最佳的疗效是卫生经济学的要求,也是大多数患者的愿望。从临床治疗角度而言,医生在面对COPD这类难治病时,要兼顾费用和疗效殊为不易!

临床发现COPD患者往往会表现为两种极端的意向:一是因为对治疗的长期性和病情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从而自暴自弃,在治疗上缺乏良好的依从性;一是更愿意相信有“灵丹妙药”,迷信“偏方”。临床实践证明,科普教育基础上的心理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的症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意义重大。但切忌为取得患者配合而盲目夸大疗效。

COPD是以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D8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炎症存在于各个阶段,包括早期。很多患者都有冬天难熬的体验,其实防治的重点并不一定是寒冷的时候,而是气温骤降的时候――24小时内气温下降超过100℃的情况,这时人体对气温的反应出现“盲区”,是最易生病的时候。

对患者加强健康管理是最为经济的手段,且实践已反复证明了其有效性与长远意义。这里将我们总结的在患者中已反复使用且行之有效的一套呼吸操训练方法介绍给患者。实践证明,呼吸操锻炼对于慢阻肺、肺纤维化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其改善肺功能的作用不亚于任何药物治疗,且作用持久;对于健康人来说,呼吸操锻炼同样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呼吸操

这套呼吸操的口号是:不用吃药不花钱,动静结合天天练;“长吁短叹”疗肺疾,“捶胸顿足”度百年。具体方法如下:

静操――“长吁短叹”

动作要领:深吸气,鼓肚皮;慢呼气,收肚皮。

动作详解:①最好取平卧位(坐、站亦可),一手置腹部,一手置胸部。②深吸一口气(约5秒),同时腹部隆起。③慢慢呼出(7~15秒),腹部凹下。④呼气时缩嘴唇呈鱼嘴状(似吹口哨)。⑤吹/呼气的力量以将面前一尺处蜡烛的火苗吹斜但不灭为宜。⑥如此反复一吸一呼为循环。每次10分钟,每天至少2次。

动操――“捶胸顿足”

动作要领:双拳轮番击打对侧胸、背部,交替做下蹲动作(或行进)。

动作详解:①自然站位,双手下垂虚握空拳。②左手击打右胸,同时右手击打左背。再以右手击打左胸,同时左手击打右背。③如此轮番各2次,穿插下蹲2次(亦可在行进中配合击打代替下蹲动作)。每次10分钟,每天至少2次。

上一篇: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新概念 下一篇:人际交往中的礼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