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外感高热症临床研究

时间:2022-06-21 07:42:03

退热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外感高热症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外感高热患者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退热合剂的临床研究,开发治疗外感高热更加有效的中药。方法:入选的外感高热症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5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内科治疗:静脉滴注头孢夫辛和利巴韦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退热合剂,随临床证侯加减。结果:在临床疗效及在改善血细胞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外感高热;退热合剂;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5-0013-03

外感高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病率很高。包括现代医学中某些病毒性或细菌性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本院急诊科自2008年7月~2009年1月采用科内协定中药处方“退热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外感热症62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西药组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本院急诊科,患者117例,体温在38.5℃~40℃之间。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18~35岁25例,36~55岁30例,55岁以上7例;体温38,5℃~39℃25例,39.1℃~39.5℃29例,39.6℃~40.0℃8例;西医病种:上呼吸道感染28例,急性支气管炎21例,肺炎9例,其它4例。对照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18~35岁26例,36~55岁17例,55岁以上12例;体温38,5℃~39~C21例,39,1℃~39,5~C23例,39.6℃~40.0℃11例;西医病种:上呼吸道感染27例,急性支气管炎16例,肺炎10例,其它2例。2组性别、年龄、体温、西医病种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制定,临床上均具备以下条件:①起病急,病程2~4h;②体温38.5℃~40.0℃,并可伴鼻塞、流涕、咽痛、头痛、全身酸痛、咳嗽、咳痰等。查体可见咽部充血伴或不伴扁桃体肿大;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在正常范围或偏高;④胸片:肺纹理增粗,见片状阴影或未见异常。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内科急症外感高热症诊疗规范》制定,确定观察对象。凡属急性发热,恶寒,咽干痛,头身痛,咳嗽,咳痰,口渴,舌质红或淡红,苔薄黄或黄腻、少津,脉浮数,体温在38.5℃~40℃者均属观察对象。

1.2.3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②妊娠、哺乳期患者;③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④体温>40℃。

2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内科治疗:静脉滴注头孢夫辛3.0g和利巴韦林0.4g;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科协定退热处方退热合剂:石膏40g,知母12g,天花粉10g,黄芩10g,柴胡8g,葛根8g,薄荷8g,金银花12g,连翘12g,板蓝根15g,鱼腥草20g生甘草6g。表寒重去板蓝根、鱼腥草,加防风、荆芥;表热重加、青蒿;表湿重加藿香、佩兰;咽痛者加射干、赤芍、挂金灯;咳喘者加杏仁、桔梗;胃热甚加玉竹、石斛;腑实者加大黄、枳实;热入营血加生地、玄参、水牛角;热盛动风加紫雪丹;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气阴两虚去柴胡,加生脉散;湿热证去天花粉,加藿香、苍术,石膏减半;寒湿证去天花粉、金银花、连翘,加防风、桂枝、石膏减半。每日1剂,重症早晚各服1剂。若体温超过39,5℃者行物理降温。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开始用药后每2h测体温,连续监测4次,无发热者每8h测体温1次,仍有发热者每4h测体温1次,观察体温开始下降时间、首次降至正常时间、完全降至正常时间以及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头痛、全身酸痛、咽部充血等症状体征变化;入院后第1次和治疗后1周的血常规变化。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2组对比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侧检验,以P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外感高热症诊疗规范》拟定。显效:用药48h内体温降至正常,病情无反复,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咽部充血水肿消失,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哕音,胸片正常;有效:用药48~96h体温下降2℃以上,病情无反复,临床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消失,咽部充血水肿明显减轻,偶有咳嗽,两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哕音,胸片正常或阴影,肺纹理增粗较前明显减轻;无效:用药96h后体温下降不明显,临床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者。

4.2 治疗结果

4.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62例,显效26例,有效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55例,显效16例,有效2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6.4%。经统计学处理,2组间疗效比较P

3.2.2 2组治疗前后血细胞变化比较2组在治疗后血象恢复正常方面均有较好效果;而治疗组在降低白细胞总数(92.7%)和恢复中性粒细胞正常(90.2%)分别优于对照组(69.7%、69.0%),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4 不良反应

在观察治疗中,治疗组仅有2例出现轻度腹泻等不适症状,其它无不良反应。

5 讨论

外感高热症是因外感邪(热)毒所致,以体温骤升(多在38℃以上)、身灼热、烦渴、脉数为主要临床特征,多见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高热,与西医相对应的是细菌、病毒感染后引起的高热。目前西药对本病治疗以应用抗病毒和抗生素为主。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退热合剂,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方中石膏、知母、黄芩为君。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功用,现代研究在体外培养上,石膏的Hank液能增强家兔肺泡巨噬细胞对白色葡萄糖菌的吞噬能力,并能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知母苦、甘、寒,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功用,动物实验证明有明显的解热、祛痰作用,煎剂对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黄芩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用,现代研究黄芩煎剂在体外有较广的抗。菌谱,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及多种致病真菌亦有抑制作用。柴胡、葛根、薄荷清热透表为臣药,现代研究柴胡有降热、抑菌作用,且有镇痛、抗病毒作用;葛根含葛根素,具有退热、镇静活性;薄荷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甲型及乙型链球菌,卡他及肠炎球菌等,以及某些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薄荷脑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佐以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清热解毒,现代研究金银花含金银花皂苷,能调节体温中枢,且有解热作用;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贺氏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抗炎作用。板蓝根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可增强免疫功能;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有抗炎作用。生甘草为使,调和诸药。现代研究甘草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诸药合用,起到清热泻火,解毒养阴的功用,并且抑制了多种病菌,病毒,故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在应用退热合剂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说明退热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外感高热症疗效确切可靠、安全,可作为治疗急性外感高热病的常用中药制剂。

上一篇:浅谈吴瑭清热养阴法 下一篇: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听力学检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