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凯、柯达联姻能否双赢

时间:2022-06-21 07:04:27

10月29日下午,人民大会堂河北厅,在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和数百家媒体记者的见证下,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总经理杜昌焘与伊士曼柯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邓凯达签署了为期20年的合作合同,正式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柯达为合作投入预算资金总计约为1亿美元:柯达以4500万美元现金出资和一套用于彩色产品生产的乳剂生产线和相关的生产技术,换取乐凯胶片集团转让其持有的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20%的股份;柯达向乐凯胶片集团提供2950万美元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向乐凯胶片集团无偿提供一条乳剂、涂布生产线;柯达向乐凯胶片股份无偿提供2500万美元资金支持,并承诺向乐凯胶片股份持续转让生产技术。

世界最大的胶卷制造商柯达与中国最大的本土胶卷制造商乐凯“联姻”,无疑是在中国乃至世界感光业投下一枚重磅炸弹。这样一次合作究竟能给“民族的”乐凯带来什么?而柯达出资近1亿美元图的又是什么?

“三色演义”成“冷暖争锋”

乐凯与柯达合作,中国影像市场打破了原有的黄色(柯达)、绿色(富士)、红色(乐凯)“三色演义”格局。虽然合作后乐凯的品牌不变,市场上仍是柯达、富士、乐凯三者的竞争,但实际上已经成为暖色调的柯达、乐凯联手对抗冷色调富士的局面,柯达与乐凯两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国内胶卷份额的70%以上。

70%的市场占有率曾经是富士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取得的骄人业绩。但因为战略失误,富士最终败给了老对手柯达,尤其是柯达自1998年实现与中国感光业“稍带遗憾的全行业合资”后,市场占有率逐渐达到60%,而富士只能和乐凯、日本柯尼卡、比利时爱克发等厂商争夺剩下的40%.与此同时,柯达在中国的加盟店数量已达7000家,是富士店的3.5倍,甚至超过了中国邮电局的数量,而在1993年,柯达仅有区区300个店面,是当时富士店数量的1/10.

富士随即在传统胶卷和数码冲印两条战线上向柯达发起反击。但富士至今在国内没有一家合资的生产商,富士丝毫没有办法避免高额的关税和低利润的国内销售,频繁的价格战让富士左右为难。

中国感光协会专业人士指出,柯达和乐凯合资后将使富士更加艰难。此前富士在中国位列第二,但乐凯借力柯达,很可能超过富士。更重要的是,随着今年初被卷入涉嫌在内地大规模走私,以及部分富士胶卷在内地最大经销商转投柯达阵营后,富士胶卷在内地市场的形象和份额一落千丈。

“可以肯定的是,乐凯与柯达将成为今后两个捆绑在一起的堡垒,富士要想撼动是非常困难的。”业内人士指出,富士目前仍在缓慢地进行内部经营结构的调整,但这一机制不知何时能够理顺。柯达公司邓凯达也信心十足地说:“柯达和乐凯(今后)在任何方面跟富士进行竞争,都将取得成功。”

民族品牌如何补血强身

乐凯长期以来在中国市场上高举民族胶卷品牌的大旗,为什么坚持这么长时间最终还是会选择合资的方式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对于乐凯来讲,它的许多东西如果不通过合资,仅靠自己的摸索的话,困难确实很大。”

乐凯在黑白胶片上的质量居于国际领先水平,而彩色胶片质量与富士、柯达等到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那么,乐凯通过这次合作,能否真的将产品质量提高到与柯达相当的水平?

乐凯曾在1985年从日本引起一条彩色涂片生产线,车速到80米/分钟,生产效率在当时算国际领先水平,这条生产线一直用到现在。在20世纪90年代初,柯达的涂片生产线车速已到200米/分钟,现在更是提高到250米/分钟,而乐凯不过刚刚突破100米/分钟的车速大关。生产效率与竞争对手相差2.5倍,这就基本决定了乐凯不可能战胜柯达或富士。

彩色胶片的核心技术主要是感光材料配方。与柯达的合作,让乐凯可以从对方得到乳剂生产线和涂片生产线,使乐凯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效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柯达水平。但乐凯是否能如愿全部拿到柯达的感光材料配方,目前仍值得怀疑。

中国感光协会专业人士分析:“如果柯达将几十种原料配方完全告诉乐凯,乐凯将会用自己的品牌在中国市场打败柯达”。柯达没有在乐凯达到控股地位,合作后仍然使用乐凯的品牌,决定了在配方转让上,柯达不会将对待厦门福达厂(柯达控股70%)政策完全延伸到乐凯。

另外,乐凯是否能借力柯达,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会提升产品的档次?“其实,这个现象跟中国的汽车业很相似,”中国感光协会专业人士举例说:“2001年,夏利在丰田的支持下开发出了价值10多万元的'夏利2000'中档车型,但消费者并不买账,主要原因就是夏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就是低档货,即使开发出高档产品,这种印象在人的脑中也无法抹去。”

乐凯如果提价会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杜昌焘承诺“乐凯胶卷价格不会上涨”,虽然他认为,胶卷的价格由很多因素构成,现在不能对未来的价格走向做出明确的判断。

柯达放手出击数码影像

未来的感光材料市场依旧扑朔迷离。一个共识是,乐凯应该利用合资的机会向数码业务转型,否则,只是柯达利用这个合资控制了胶卷的低端市场,乐凯并不是赢家。

柯达与乐凯合资,丰富了其产品梯度,巩固了其传统影像业务在中国这一诱人市场的霸主地位。没有了后顾之忧,柯达可以实现出击数码领域的战略调整。

9月底,柯达公司在纽约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战略调整:公司发展重心将从传统的胶卷业务向数码领域转移,并且不向传统的胶卷业务进行任何重大的长期投资。柯达公司希望数码业务在2006年占到其总销售额的60%,而传统的成像产品业务将从目前占销售额的70%降低到40%.此举意味着柯达将会全面进军数码领域。

柯达经营战略调整实际上是形势所迫。今天,数码相机已基本上突破了图像质量、处理速度和市场价格这三大制约瓶颈,将成为未来影像市场的主角。据预测,2003年美国的数码相机销售量将首次超过传统相机。尽管柯达在中国市场稳坐老大位置,但由于在数码业务的发展远落后于富士,柯达今年第二财政年度的业绩明显不如富士,柯达的产品数码化率在25%左右,而富士已达到60%.

正是基于这种压力,柯达公司CEO邓凯达宣称:“数码世界对柯达充满机会,我们要领导它,就像一百年来我们领导着影像工业的创新一样。”在柯达与乐凯的合作中,也仅限于传统影像业务,协议内容没有涉及到数码领域这一极富潜力的市场。当然,这对乐凯来说也是一个机遇,乐凯合作的大门并没有对富士等公司关闭,公司在印刷、数码影像、医用及工业用影像产品等方面,都会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与国外大公司合作。

如此看来,传统影像领域江山座次已排定,“三色演义”成了“冷暖争锋”,而在数码影响领域,多国鏖战渐欢,谁能平定天下?谁又能赢得一席之地?结果尚难预料。

上一篇:管理层要当好“媒人” 下一篇:中国经济能否“软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