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学段壁垒 构建一体化德育体系

时间:2022-06-21 03:01:52

打破学段壁垒 构建一体化德育体系

九中教育集团地处石景山区西部,生源主要来自石景山区:金顶街第二小学和金顶街第四小学招收来自原首钢居民小区的孩子;九中分校和佳汇中学实行区内招生;九中作为北京市示范高中在全市范围内招生,但生源还是以本区为主。石景山区正处在战略转型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很大。因此,既要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又要为石景山区培养创新性人才,成为九中教育集团肩负的双重使命。

■ 强强联手带来德育新课题

作为九中教育集团的成员,北京九中、九中分校、佳汇中学、金顶街二小、金顶街四小都是区域内很有知名度的学校,成立教育集团可谓强强联手。但是,集团化的成立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课题。

首先,需要打破学段壁垒,构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九中教育集团包括两所小学校,两所初中校,一所高中校。这就意味着,它覆盖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承担着6岁以上儿童、12岁以上少年、18岁青年的教育教学任务,要先教会孩子从家庭走进学校,适应学校的生活,再引领孩子从学校走向社会。因此,集团的德育工作就需要打破学校间的学段壁垒,在九中集团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下,重新建构6—18岁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其次,需要整合各校资源,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九中教育集团中的五所学校在德育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怎样整合各校特色,使之实现本质上的融合,进而形成九中教育集团的德育体系?为此,在集团内德育干部的多次会议中,我们着重横向解构各学校内原有德育的内容,将能够在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延续,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德育内容进行提炼,选择出德育重点,重新建构德育,最终形成融合学校原有德育特色的德育体系。

■ 养成教育成为集团德育主旋律

在九中教育集团成立初期,我们将养成教育作为培养“九中人”的抓手,贯穿整个学段。从自律意识的培养到责任意识的形成,为区域和国家输送优秀的现代公民。

我们的养成教育目标分最低目标与终极目标。

最低目标:通过培养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思维习惯,解放人的大脑。习惯是人体中的软件系统,在这个软件系统的作用下,人的许多行为与思维活动将处于一种不加思索的下意识状况,从而使大脑得以解放出来,集中到自由创造的方面上来,最终激发大脑的潜能。

终极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

■ 分阶段螺旋式培养成为集团德育路径

按照九中教育集团各阶段的德育目标,我们对学生实行分阶段螺旋式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在他人眼中找到自我。外界的规范有利于自我意识的正确形成。因此,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着重在行为的规范,在集团内的小学中推行以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的德育体系。如金顶街第二小学利用一至六年级的校本养成教育课本和好习惯储蓄卡,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初中阶段主要进行养成教育。初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还不成熟,因此将这个阶段的养成教育设定为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托,开展在学校、家长引导,同伴帮助下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德育体系。如九中分校通过制定和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培养学生美德、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和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的目标是学生在自己的眼里找到世界。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他们的心理和生理趋于成熟。鉴于九中学生的基础,我们认为要想充分地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养成教育,我们一方面是以区域资源为依托,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利用参加北京市模拟联合国、借助国际友好学校的相互游学等机会,让学生放眼世界。

虽然学校在各阶段都进行养成教育,但是由于学生年龄段的不同,教师制定的具体目标也不同。小学阶段的行为习惯养成,着重在自律意识的培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对世界的责任意识。因此,在养成教育的背后,渗透着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希望最终从九中校园走出的是具有世界眼光、胸怀祖国的优秀现代公民。

■ 用课程化确保德育实效

追求德育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的目的。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课程化的开发,德育工作才能确保实效。因此,在九中教育集团内部,基本形成了统一的从小学到高中的德育体系——以国家学科课程为主、校本课程为辅;课内上好学科德育课程和班校会的德育课、主题班会,课外将社会大课堂、社团等活动进行课程开发。例如,社会大课堂的课程开发。具体做法是,将社会大课堂分类,按照不同时期的培养目标,从小学到高中将社会大课堂资源进行纵向排列整合,开发出系列综合课程。同一个社会大课堂资源对不同年龄学生开发不同学习方向,对不同的社会大课堂资源也进行不同年龄段的排列,就像数学课有小学数学、中学数学一样。

上一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学生成长 下一篇:加强过程性随机督导 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