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文选注释商榷

时间:2022-06-21 12:26:57

王力《古代汉语》文选注释商榷

摘 要: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部分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注解时有可商。如“”与“桴”当为通假字,非古今字;“骖\于木而止”句中“\”为本字,不必“通‘挂’”;“刑”与“型”为古今字,非通假;“”与“P”、“郄”与“S”为异体字,非通假;“指”与“旨”为古今字,非异体字。对旧注的取舍亦乏辨正,如“摄乎大国之间”,摄训“夹”为长;“铿尔”当为琴声而非舍琴之声。

关键词: 王力 《古代汉语》 注释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初版于上世纪60年代,几经修订,至今奉为经典,仍是多数院校首选的古汉语课程教材。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现今通用的第3版教材改正了不少前版的错误,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尤其是在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汉字字际关系方面,教材具有自成体系的一套术语,但在文选的注释中,没有能够一以贯之,对有些字的注解仍可商榷。有的注解在采用旧注方面也缺乏辨正。这里不揣鄙陋,略陈己见,以就正于方家。

(1)《齐晋之战》:“右援⒍鼓。”注:“,也写作‘桴’,鼓槌。”[1]P32

今按:根据王力《古代汉语》一书中的术语体系,“也写作”“又写作”通常用于解释异体字,而这里“”与“桴”显然不是异体字的关系,不应用“也写作”来解释。《说文・木部》:“,击鼓杖也。从木,包声。”[2]P124又同部:“桴,栋也。从木,孚声。”[2]P120桴本义是屋梁,又有木筏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桴,假借为。”[3]P272在鼓槌这个意义上,⑹潜咀郑桴是通假字。在“右援⒍鼓”一句中,⒓从玫谋疽澹解释为鼓槌即可,使用“也写作”这样的解释,将其与“桴”字联系起来,反而易使人产生误解。

(2)《齐晋之战》:“骖\于木而止。”注:“\,通‘挂’,后来写作‘臁,绊住。”[1]P33

今按:依据教材的术语体系,“通”用来解释通假字,“后来写作”用来解释古今字。这里注释认为“\”与“挂”是通假字关系,本字为“挂”,可以商榷。而又用古今字来解释“臁弊郑前省主语,反致“\”、“挂”、“臁比字之关系更加不明。

《说文・糸部》:“\,茧滓\头也。从糸,圭声。一曰囊絮也。”[2]P271段玉裁注:“谓缫时茧丝成结,有所\碍,工女蚕功毕后,别理之为用也。引申为挂碍之称。”[4]P644“\”本义为茧滓,引申为缠住、挂碍。此句“\”即\碍、绊住之意,\是本字,并非通假。王力先生晚年主编的《王力古汉语字典》即直训“\”为绊住、缠住,并引用此句为例。[5]P920

《说文・手部》:“挂,画也。从手,圭声。”[2]P25段注:“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4]P610依许说,“挂”字本义为区分、区别。《玉篇・手部》:“挂,悬也。”[6]P123《广韵・卦韵》:“挂,悬挂。”[7]P363此义后世为常。《广韵・卦韵》:“欤俗。”[7]P363段玉裁注“挂”字:“后人乃云悬挂,俗制‘臁字耳。”[4]P610《王力古汉语字典》在“挂”的“悬”义项下云“字亦作‘臁。”[5]P362“臁毕略疲骸巴‘挂’”,亦释为悬挂。[5]P372可见“臁笔恰肮摇弊衷凇靶挂”意义上的后起俗字,与“挂”是古今字关系。

“\”字亦可通作“挂”。《汉书・严安传》:“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8]P2811王念孙《读书杂志》:“挂读为\。\,结也。言祸结于越也。”[9]P332《史记・律书》作:“结怨匈奴,\祸于越。”[10]P1242“\碍”一词,后世多写作“挂碍”。但在本句中,“\”为本字,不可视为通假字。

综上,教材此注释义“\”为“绊住”无误,但以“挂”释“\”,则是以借字释本字,颠倒本末,而又牵连表示悬挂的“臁弊郑前后矛盾,徒增纷乱,更属不必。

(3)《论语・先进》:“摄乎大国之间。”注:“摄,逼近。摄乎大国之间,意为处于大国中间不得伸展。”[1]P189

今按:摄,教材释为“逼近”,不确。《论语注疏》何晏注引包咸曰:“摄,迫也。迫于大国之间。”[1]P2500教材盖据此引申。俞樾《群经平议》:“摄,犹H也。《说文・竹部》:‘H,箝也。’徐锴《系传》曰:‘今俗作镊。’然则摄之通作H,犹镊之俗作H也。《周官》‘司弓矢职’郑注曰:‘并夹矢H也。’是H有夹义。H乎大国之间,犹云夹乎大国之间也。包注未得。”[12]P1206按俞说可从。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即释此句“摄”为“夹”。[13]P601

(4)《论语・先进》:“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注:“铿,象声词。铿尔,等于说铿然,这里形容推瑟发出的声音。”[1]P190

今按:教材注“铿尔”为“形容推瑟发出的声音”,可以商榷。《论语注疏》何晏注:“铿者,投瑟之声。”[11]P2500邢m疏:“投置其瑟而声铿然也。”[11]P2500陆德明《经典释文》:“铿尔,苦耕反,投琴声,本今作瑟声。”[14]P351教材盖本此。杨伯峻《论语译注》翻译此句为:“他弹瑟正近尾声,铿的一声把瑟放下。”[15]P120似乎亦是指舍瑟而言。俞樾《群经平议》曰:“此本与子路率尔而作相对,铿尔者,作之貌,非舍瑟之声。”[12]P1206亦成一家之言。金良年《论语译注》:“铿,放下瑟的声音。一说是结束乐曲的尾声。”[16]P128按,一说可从。

“舍瑟而作”句,段玉裁谓“瑟”当作“琴”。《说文・手部》:“荆F头也。从手,坚声。读若‘铿尔舍瑟而作’。”[2]P257段注本作:“读若《论语》‘铿尔舍琴而作’。”注云:“旧抄《系传》本作‘琴’。《论语・先进篇》《释文》曰:‘铿,苦耕反,投琴声。’是则陆氏《论语》本作‘舍琴而作’。”[4]P609

本句中“铿尔”当即形容琴声。字书有“”字,义为琴声,音与“铿”同,二字通假。《玉篇・手部》:“,口耕切,琴声。《论语》曰‘而舍瑟而作’,与铿同。”[6]P123《广韵・耕韵》:“,琴声。”[7]P168《集韵・耕韵》:“、@:琴声。《论语》‘尔舍瑟而作’。或作@,通作铿。”[7]P68《类篇・手部》:“,琴声。《论语》‘尔舍瑟而作’。”[18]P439据此,旧注“铿尔”为“投瑟(琴)之声”,“投”字疑衍。

从古琴演奏的实际情况来看,“铿尔”应当是乐曲终了时所弹奏的一个强音,表示乐终。古琴弹奏结束有时会用一种特殊的指法,叫做“撮”,以右手二指同时拔两弦发声,较一弦单音为重,用来斩截利落地收尾。著名古琴曲《广陵散》乐终即是如此。前句云“鼓瑟希”,何晏注:“孔曰思所以对,故音希。”[11]P2500琴声逐渐稀疏,表明曾皙准备结束弹奏,回答孔子的问题,最后“铿尔”一声收尾,放下琴,站了起来。古人席地而坐,弹奏琴瑟时将其斜靠在膝上。弟子侍坐,先生提问,弟子要起立回答。《礼记・曲礼上》:“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19]P17“侍坐于君子,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19]P17故而曾皙起立要先将琴移置一旁。《礼记・曲礼上》:“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19]P15在老师面前,举止谨慎若此。曾皙舍琴,亦必定轻拿轻放。《广韵・耕韵》:“铿,铿锵,金石声也。”[7]P167“铿”为阳声韵,所拟为金石之声。如果理解为推开琴瑟所发出的声响,可以想见其用力之大,动作之鲁莽,真属投掷了,这在情理上亦难以讲通。

综上,“铿尔”不是舍瑟之声,而是弹奏琴瑟乐终收尾时所拨的强音。

(5)《齐桓晋文之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注:“刑,通型,用如动词,示范。”[1]P293

今案:教材注谓“刑”通“型”,不确。按,刑罚之刑,《说文》作“ ”,释云:“ ,罚f也。从井,从刀。《易》曰:‘井,法也。’井亦声。”[2]P106引申而有法则、端正之义。《诗经・大雅・抑》“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毛传:“刑,法也。”[11]P554《广雅・释诂》:“刑,正也。”[30]又引申有模型、典型之义,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型”。《说文・土部》:“型,铸器之法也。”[2]P283《荀子・强国篇》:“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刑与型同,范与D同,皆铸作器物之法也。”[21]P291

可见“刑”与“型”存在语义上的联系,不是通假字,而是古今字的关系,“型”字承担了“刑”的部分引申义。《王力古汉语字典》“刑”字下有“仪型、典型、铸造器物的模子”义项,并云:“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型’。”[5]P68郭锡良《古代汉语》:“刑,后来一般写作‘型’。这里用作动词,示范。”[13]P635亦视为古今字。

(6)《魏其武安侯列传》:“学盂诸书。”注:“,通‘P’。”[1]P734

今按:教材谓“通P”不确,“”与“P”为异体字,非通假。《说文・木部》:“,承也。从木,般声。o,古文,从金。P,籀文,从皿。”[2]P122商承祚云:“以木为之,则从木;以金为之,则从金;示其器,则从皿,其意一也。”[22]P58后世多用“P”字,而“”字罕用,但“”与“P”为改换形符之异体字无疑。

(7)《魏其武安侯列传》:“籍福恶两人有郄。”注:“郄,通“S”,隙,衅隙、嫌隙。”[1]P744

今按:“郄”为“S”的俗字,二者是异体字关系,教材注为通假字,不确。此句中“郄”实与“隙”相通假,教材释义不误。

《说文・邑部》:“晋大夫叔虎邑也。从邑,声。”段注:“叔虎之子曰S芮,以邑为氏。”[4]P289“S”之本义为地名,此句中以“S”为本字显然于义不通。《汉书・窦田灌韩传》作“福恶两人有隙”,[8]P2386“隙”乃本字。《说文・部》:“隙,壁际孔也。从,从,亦声。”[2]P306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坼裂皆曰隙,又引申之,凡间空皆曰隙,假借‘S’为之。”[4]P736隙本义为墙缝,引申而有嫌隙义,古书常假“S”为“隙”,例多不备举。

“郄”为“S”的异体字。《王力古汉语字典》“S”下云:“也作‘郄’。”[5]P1473“郄”下云:“同‘S’。”[5]P1471将此二字视为异体字,不误。“”旁之字俗写往往从“”。《广韵・陌韵》:“S,俗从。”[7]P491《隶辨・陌韵》“ ”下按云:“《说文》作S,从邑从,读若口上阿也,从口,上象其理。碑变作,与相似,今俗遂讹作郄。”[23]P718揭示了偏旁“”到“”的讹变轨迹。又如“s”字亦作“ ”,《正字通・卩部》:“ ?,俗s字。”[24]P119“”字亦作“”。《集韵・陌韵》:“隙,或作 、 。”[17]P211皆可为旁证。

(8)《报任安书》:“得竭指意。”注:“指,同旨。指意,意旨,心意。”[1]P910

今按:依照教材的术语体系,“同”用来指称异体字。谓“指同旨”,不确。

“指”本义为手指。《说文・手部》:“指,手指也。从手,旨。”[2]P251引申而有意向、意旨之义。《汉书・景十三王传》:“文约指明。”颜注:“指,谓义之所趋,若人以手指物也。”[8]P241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手部》:‘指,手指也。’转为意指,于意亦近。故《史》、《汉》多作此字。”[12]P1028“指”的这一引申义,后亦作“d”。《说文・心部》:“d,意也。从心,旨声。”[2]P217“指”与“d”为古今字。

“旨”本义为甘美。《说文・旨部》:“旨,美也。从甘,匕声。”[2]P101“旨”字又与“指”、“d”通假,有指向、意向之义。段玉裁云:“(旨)今以为意d字。”[4]P202朱骏声云:“(旨)假借为‘指’,《汉书・翟方进传》:‘有旨疆土。’又为‘d’,《礼记・王制》:‘有旨无简不听。’注:‘有其意。’”[3]P582

后世“d”字少用,而意向一义皆假“旨”字为之。“指”、“d”、“旨”三字关系遂不易明了。《说文解字系传》“d”下云:“指,手指也,旨,甘美也。准(惟)此为意d字,古今假借,多致纷杂。”[26]P208李富孙《说文辨字正俗》:“按旨为甘美字,意d当作‘d’,许《自叙》云‘晓学者,达神d’。今‘d’通作‘旨’,或作‘指’,皆非本字,而‘d’字亦不行矣。”[25]P5097

综上,“得竭指意”一句中,“指”为古字,后来写作“d”,后世“d”字亦不用,专借“旨”字当之,“指”、“旨”亦可视作古今字。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中国书店,1983.

[7]陈彭年.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

[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1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十三经注疏[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12]阮元,王先t.清经解清经解续编[Z].上海:上海书店,1988.

[13]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6]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7]丁度.宋刻集韵[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8]司马光.类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9]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0]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2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2]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3]顾南原.隶辨[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

[24]张自烈,廖文英.正字通[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25]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6]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上一篇:德育视阈下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 下一篇:试论语言节律在普通话学习评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