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源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机制研究

时间:2022-06-20 11:03:47

金融资源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金融资源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科技财政支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机构贷款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股票市值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影响不显著;劳动力、GDP和R&D活动经费支出都对高新技术产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政策建议是继续保持科技财政投入、加大金融机构贷款力度同时完善资本市场体系运行。

【关键词】金融资源 高新技术产业 面板数据模型

一、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是劳动生产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明显高于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器,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重大影响。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中枢系统,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强大的金融支持,健全的金融体系,将大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和创新,是支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当作首要发展战略任务,对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优化金融体系,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而来提升国际竞争力。因此,研究我国金融资源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具有较为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根据前人学者的研究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营业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科技财政支出、金融机构贷款、股票总市值、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R&D经费内部支出和GDP六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鉴于各省数据的可获得性与统计的一致性,本文最终选择的数据时间跨度为2007年至2014年,研究对象为剔除了自治区的30个省市自治区,最终获得有效样本240个。

(二)模型建立

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营业收入(Y)可以作为经济产出的指标。地方科技财政支出(Gov)可以用来衡量政府财政投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金融机构贷款(Loan)用来代表金融中介发展水平;股票总市值(Cap)表示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L)可以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力投入力度,可控制劳动力对高新技术产业产生的影响;R&D经费内部支出(R)用来表示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以控制产业特征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选取各省的GDP可以控制省际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根据前人学者的研究经验,建立模型:

Yit=α0+β1Govit+β2Loanit+β3Capit+γLit+δRit+θGDPit+εit

其中,Y为高新技术企业产出,Gov为科技财政拨款、Loan为金融机构贷款、Cap为股票总市值,R为技术投入,L为劳动力投入,GDP为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首先,通过Eviews软件对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利用F检验和LR检验的检验统计量和伴随概率结果,来判定是否需要建立混合横截面模型。对选取模型进行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检验结果看,F统计量和LR检验的伴随概率均为0.0000,拒绝混合横截面模型相对于固定效应模型更有效的假设,因此不需要建立混合横截面模型。

再来,先以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为基础,再进行Hausman检验,来判定是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检验结果看,Hausman检验的检验统计量为33.278103,伴随概率为0.0000,因此,拒绝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的原假设,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因此,我们以各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利用Eviews软件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所示:

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整体效果较好。实证结果表明,除了Cap股票总市值的P值为0.8987,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变量均通过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科技财政支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科技财政支出可以有力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金融机构贷款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股票总市值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不显著,且系数为负。劳动力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GDP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由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科技财政支出由于其无偿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机构贷款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或融资成本高,其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由于资本市场的资本化程度不高,股票市值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影响不显著。劳动力、GDP和R&D活动经费支出都对高新技术产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根据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提出如下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保持科技财政投入

首先,继续保持或加大科技财政支出的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并增加其核心竞争力,同时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其次,应优化资源配置,对有条件的机构组织积极鼓励其参与到重大项目中,为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扎实的技术基础。同时,也要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科技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

(二)加大金融机构贷款力度

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风险高,收益不确定性大,使其面临贷款难和融资成本高的困境,要解决这个难题,一要完善银行贷款机制,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各个阶段、规模和行业,创新出相对应的贷款产品;与此同时也要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再者,可以创造出单独为科技型企业贷款的部门或机构,同时通过政府扶持,担保公司担保,对优质企业或项目进行单独审贷,增加科技贷款的数量。

(三)完善资本市场体系运行

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通过新三板上市进入资本市场,但由于投资者难以把握其企业的投资价值,引起其交易不活跃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完善做市商制度,加大市场和企业的活跃度和流动性,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易机制。再者,可以加大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不仅可以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可以起到“税盾”作用,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适当放宽要求,发行相适应的企业债券,提高债券的投资价值,进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雪.我国科技金融助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李颖.分层视角的科技产业与金融结合路径探析[J].产经评论,2011,03:12-24.

[3]马千芸.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

[4]宋智文,凌江怀.高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 经济问题,2013,03:75-80.

[5]孙青青.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4.

作者简介:宋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先生你早,爱情你好 下一篇:阅读指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