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羌塘盆地岗尼乡布曲组沉积特征

时间:2022-06-20 02:36:53

摘 要:前人在羌塘盆地岗尼乡布曲组二段泥微晶含膏灰岩中发现了冷泉碳酸盐岩,间接证明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文章基于此基础,着重描述了该组2条剖面,认为布曲组一段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二段则为一套碎屑岩沉积,顶部发育一套泥灰岩和石膏层;三段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角砾状灰岩以及顶部的砂

1 野外实测剖面

土门地区岗尼乡达卓玛东中侏罗统布曲组一、二段实测地层剖面,剖面代号P05,剖面起点坐标N32°55′30.1″E90°49′4.7″,剖面终点坐标 N32°55′23.8″ E90°49′41.4″,剖面长度237m,厚度165.7m;土门地区岗尼乡达卓玛东中侏罗统布曲组三段实测地层剖面,剖面代号P06,剖面起点坐标N32°55′23.8″ E90°49′41.4″,剖面终点坐标 N32°54′58.9″ E90°49′58.9″,剖面长度197m,厚度73.3m。

P05剖面描述如下:

布曲组二段(J2b2)

这两条剖面都位于倒转背斜的倒转一翼,因此,整个布曲组剖面都被挤压过,厚度较其他区域更薄。布曲组在研究区侏罗系地层中分布最广,颗粒灰岩为主,夹浅灰色泥质灰岩、泥岩。根据岩石组合的特征,本次调查将布曲组划分为三段:一段为灰色、深灰色中层-厚层结晶灰岩、泥灰岩、生物灰岩、砂屑-砾屑灰岩,生物灰岩与砂屑、砾屑灰岩中常见递变层理,生物类别主要以腕足类为主,常见有腹足类、双壳和海百合茎;二段为紫红色、土黄色、浅灰色(杂色)厚层粉砂岩、钙质泥岩夹泥灰岩,上部发育黄褐色冷泉碳酸盐岩和1-8m乳白色石膏层,泥岩块状构造,局部发育弱水平层理;三段为浅灰色、灰白色薄层-中层夹厚层泥晶灰岩、生物灰岩,上部夹角砾状灰岩,近顶部发育砂糖状白云岩;生物灰岩中生物以腕足类、海百合茎为主,少量腹足类和双壳。

2 布曲组岩石学特征

布曲组在研究区分布最广,颗粒灰岩为主,夹浅灰色泥质灰岩、泥岩。该组和下伏地层雀莫错组为整合接触。根据岩石组合的特征,本次调查将布曲组划分为三段:一段为灰色、深灰色中层-厚层结晶灰岩、泥灰岩、生物灰岩、砂屑-砾屑灰岩,生物灰岩与砂屑、砾屑灰岩中常见递变层理,生物类别以腕足类为主,腹足类、双壳和海百合茎常见;二段为紫红色、土黄色、浅灰色(杂色)厚层粉砂岩、钙质泥岩夹泥灰岩,上部发育黄褐色冷泉碳酸盐岩和1-8m乳白色石膏层,泥岩块状构造,局部发育弱水平层理;三段为浅灰色、灰白色薄层-中层夹厚层泥晶灰岩、生物灰岩,上部夹角砾状灰岩,近顶部发育砂糖状白云岩;生物灰岩中生物以腕足类、海百合茎为主,少量腹足类和双壳。

3 布曲组沉积特征浅析

布曲组原为雁石坪群的下灰岩组,为中侏罗世中期的碳酸盐岩沉积。研究区的布曲组根据碳酸盐岩-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可细分为三段,底部与雀莫错组整合接触位置为一套混积的砂屑灰岩,发育有正粒序层理,见有双壳、腕足、海百合茎、腹足发育,往上为鲕粒灰岩和泥晶灰岩,鲕粒灰岩的鲕粒破碎的较多,显示出了较高能的海水环境,有细的陆源碎屑的混入,为水深相对较浅的滩积碳酸盐岩缓坡相。中段主要为泥岩和钙质细砂岩这些细碎屑岩的沉积,发育有水平层理,说明水环境相对低能,为内陆棚相,二段顶部为一套泥灰岩和石膏层的泻湖沉积,整体表现了一个海退的过程。三段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角砾状灰岩以及顶部的砂糖状白云岩的碳酸盐岩沉积,生物碎屑主要为双壳和海百合茎,应该为海平面相对上升后在浅缓坡沉积的浅碳酸盐岩缓坡亚相。

布曲组地层首先开始沉积碳酸盐台地相的泥晶灰岩和表示水动力较强的颗粒滩相鲕粒灰岩,随后海平面又继续上升,接受内陆棚环境沉积,形成了布曲组中部的砂岩-粉砂岩组合。然后当海平面下降到最大位置时,该地区就位于了海平面之上被障壁开,于广海之间完全隔绝开了,于是形成了局限台地-泻湖环境,使布曲组下部出现了代表蒸发环境的膏岩沉积。最后到布曲组上段的时候,海平面又一次上升,形成了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沉积有碳酸盐缓坡相的生屑灰岩和泥晶灰岩,以及砂糖状白云岩。

4 结束语

综合P05、P06两条剖面分析,羌塘盆地岗尼乡布曲组总共可划分为三段:一段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二段则为一套碎屑岩沉积,顶部发育一套泥灰岩和石膏层;三段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角砾状灰岩以及顶部的砂糖状白云岩的碳酸盐岩沉积。相对于海平面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整体表示从碳酸盐台地-陆棚-泻湖-碳酸盐缓坡相的变化。该组中化石总类丰富,可见双壳、腕足、腹足、海百合茎等生物化石。

参考文献

[1]付修根,廖忠礼,刘建清,等.南羌塘盆地扎仁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沉积环境特征及其对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J].中国地质,

2007,34(4):599-605.

[2]陈文彬,廖忠礼,付修根,等.北羌塘盆地布曲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意义①[J].沉积学报,2007,25(5).

[3]马伯永,王训练,王根厚,等.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东缘贡日地区中>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环境[J].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009,28(5).

[4]马伯永,王根厚,李尚林,等.羌塘盆地东缘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环境[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30(2):11-18.

[5]赵兵.羌塘盆地北部马料山侏罗纪布曲组地层古生物及沉积环境[J].地质通报,2002,21(7):415-420.

上一篇: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