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时间:2022-06-20 11:53:28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总结人性化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与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改进前收治患者839例为对照组,行安全隐患排查及人性化护理活动后收治患者930例为改进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改进前,医护人员主诉安全隐患153例,其中护理管理、患者因素主诉率均为95.56%,患者主诉707例次,护患沟通主诉率最高为45.87%,发生安全事故74例次,患者因素56.76%、护患沟通20.27%;改进组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次数分别为(89.3±4.7)分、(98.3±30.6)次/人优于对照组(73.3±18.5)分、(84.1±41.0)次/人,安全事故、重度伤残、死亡率分别为0.54%、0.54%、1.08%优于对照组8.82%、2.03%、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行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抑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但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隐患;人性化护理

骨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危险因素的增多,患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骨科临床护理技术性、专业性强,加上患者病情特异,护理路径繁复、人工操作内容较多,护理工作量大,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预后[1]。人性化护理以综合素质、主动服务意识强,气质形象优良的护理人员为基础,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要,应用于骨科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某院2013年1月1日开展骨科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人性化护理工作,预见性的选取2012年10月1日~12月30日骨科收治住院患者83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30例,女309例;年龄5~86岁,平均(53.2±19.4)岁;选取2013年1月1日~5月1日骨科收治住院患者930例为改进组,其中男583例,女347例;年龄5~85岁,平均(52.9±16.3)岁。

1.2方法对照组:收治时按照常规治疗护理路径,据患者病情给予急诊、门诊救护,安排专业组,常规护理管理,给予治疗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基本康复护理以及健康宣教[2]。护理期间由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主诉安全隐患,以便后期开展改进活动。

改进组:据对照组研究,开展专项改进活动,排除、解决安全隐患,降低护理风险;给予医护人员有关人性化护理培训,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培养如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处理事故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等,职业技能如护理操作能力、合理用药意识等,人性化服务意识培养包括主动服务意识、微笑服务等[3]。

1.3观察指标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基础护理次数、护理安全隐患项目、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数(n)与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安全隐患45名护理人员共主诉安全隐患153例次,其中反应护理管理、患者因素存在安全隐患主诉率最高;839例患者及家属共主诉安全隐患707例次,其中护患沟通比例最高,其次为职业技能、患者自身因素;发生安全事故(包括摔倒、脱管、护理差错等)共74例次,其中患者因素比例最高,其次为护患沟通,再次为基础设施,最次为护理管理与职业技能,见表1。

2.2改进成效改进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患者满意度、基础次数、安全事故例次、重度伤残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医院在开展安全隐患改进活动前分别收集来自于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有关于安全隐患的主诉,医护人员主诉集中在管理、患者因素、基础设施、护理沟通,患者主诉集中在护患沟通,结合实际发生安全事故因素分布看,患者自身、护患沟通、基础设施是主要因素。因此医院应提高护患沟通效用,改进基础设施。

培养提高护理人员人性化服务能力,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降低,可见改进工作提高了治疗康复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次数显著提高,工作量加大。因此改进应注重提高护理效用,改善工作环境,注重人性化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林彩霞,伍一,陈小玲.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02):236-237.

[2]陈素艳.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2011,9(08):132-133.

[3]吴晓梅.骨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1,12(4):104-105.

上一篇: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下一篇: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伴胃转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