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生的社会网络注

时间:2022-06-20 09:37:53

内蒙古大学生的社会网络注

摘要:应用个体中心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社会网规模、关系构成、趋同性、异质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大学生人际网络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是以高趋同性、低异质性、高紧密性为特征的,拟似家人关系和熟人关系在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不同民族、性别、年级的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状况做了差异分析。

关键词:内蒙古大学生;个体中心社会网络;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05-04

1研究问题

社会网研究的基本思想可追溯到20世纪初,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关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相关表述。目前,社会网理论已经在美国社会学与管理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由于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视角可以解读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社会网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也有了颇为可观的研究积累。

近年来,许多学者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了分析,然而在这一群体中仍然可以细分为:民族地区大学生和非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本文以内蒙古地区大学生为研究主体,应用个体中心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试图分析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的规模、关系构成、趋同性和异质性等基本状况,并对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做了比较研究,以期更准确客观地反应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的社会网络状况,并指出了他们社会关系网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为优化他们现有社会关系网络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取样的方式,选取不同专业蒙古族和汉族一至四年级学生各45名(男女各半),发放问卷360份,施测时间为2011年12月。收回有效问卷311份,其中汉族162份,蒙古族149份;男生155份,女生156份;大一95份,大二110份,大三67份,大四39份。

2.2网络数据的收集方法。

本研究使用“提名生成法”收集网络数据, 先要求被访者回忆近半年与自己讨论过重要问题的人,至于什么问题是“重要问题”则由他们自行界定。我们把问题集中于被访者所提到的前五位网络成员,然后依次填写这五位网络成员(可以少于五位)的具体情况, 包括:性别、民族、年龄、学历、家庭条件、学生干部,被访者与网络成员的关系性质、认识久暂性、亲密话题、亲密行为、共同朋友圈等信息。

2.3主要测量指标及基本概念。

个体中心社会网络有一些固定的结构性测量指标,我们将按以下指标, 逐一测量内蒙古大学生的社会网络特征:

社会网络规模指的是构成一个社会网的成员数目。本研究中,要求被访者回忆近半年与自己讨论过重要问题的人,选择最先提到的五位(可以不足五位),这样就可以测出社会网络规模大小。

社会网络构成是指在一个特定类型的个体中心网络中成员的类别构成。通常用某种特定关系占总关系的百分比来表示。在此次测量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时,逐一询问了网络成员与被访者的关系属性,分别为:弱关系、熟人关系和拟似家人关系。

社会网的连带强度指网络成员与被访者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往研究考察连带强度包括四个构面:认识久暂、亲密话题、亲密行为和亲密朋友圈。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关系来源在中国社会是远比其他构面更重要的因素,因为平常互动不多而不会有亲密话题的直系血亲,在关键时候还是最值得信赖的强连带,所以在其他构面权重是1的时候,关系来源的权重可能是2或者是3。因此,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考察连带强度:关系来源、认识久暂、亲密话题、亲密行为和亲密朋友圈。连带强度评分方法:首先将各网络成员在亲密话题、亲密行为上的得分分别求平均,再将各网络成员亲密话题、亲密行为的均分与关系类型、认识久暂性和共同朋友圈的得分加总求和,得到每个网络成员与被访者关系密切分数,再将被访者的各网络成员关系密切分数加总求平均,最终得到被访者的平均连带强度得分。

社会网络趋同性指被访者与其他社会网成员在某种社会特征方面的类似性,通常用与被访者在某个特征方面同属一个群体的人数占全体社会网成员的百分比来表示。所谓同属一个群体,可以是相同的性别、民族、家庭条件或教育程度等。本研究中,主要考察了网络成员与被访者在性别、民族、条件、干部、年龄和学历方面的趋同性。我们把年龄趋同性界定为与被访者年龄不超过3岁的社会网成员所占的百分比。

社会网络异质性 指的是网络成员之间(不包括被访者)在某种社会特征方面的差异程度,指的是从一个网络中随机抽取2人,这2人在某个方面不属于同一群体的概率。本研究中,考察了内蒙古大学生在性别、民族、条件、干部、年龄和学历方面的异质性。性别异质性的最大值是50%,最小为零。年龄异质性由社会网成员间的年龄标准差来表示,标准差越大,说明社会网成员的异质性越强。

在趋同性和异质性的计算中,均排除了社会网规模小于2的个案。趋同性和异质性是描述社会网特征的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趋同性是比较被访者与其他成员之间的相同或相异,而异质性比较的是社会网成员之间在社会特征方面的差异。

2.4统计工具。

采用SPSS19.0统计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3调查结果

3.1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基本情况

3.1.1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的规模、紧密程度、构成内容和连带强度。

从表1提供的数字看,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的平均规模是4.84,93.2%的调查对象与5个或5个以上的人在最近半年中讨论过重要问题。在22.8%的社会网中,所有的成员至少是相互认识。互不相识的平均百分比仅为31.72%。在21.5%的社会网中,成员完全是由关系密切的人组成。平均41.07%的社会网成员的关系是密切的。

这些社会网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呢?表1表明,27.7%的社会网完全是由拟似家人构成的,19.6%的社会网则完全是由非拟似家人构成的,平均52%的社会网成员是拟似家人。平均39%的社会网成员是熟人,只有9%的社会网成员为陌生人。这说明在内蒙古大学生的社会网中,拟似家人和熟人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而拟似家人比熟人更为重要。

社会网成员与调查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被称为连带强度。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成员与调查对象的平均连带强度为4.97,最小值为1.4,最大值为8.2,有58.5的调查对象与网络成员的平均连带强度为4-6之间。

3.1.2趋同性。

本文中的性别、民族、家庭条件、学生干部、年龄和学历各方面的趋同性是由调查对象的群内选择比例来表示的。表2表明,平均71%的社会网成员与调查对象同性别,只有4.5%的社会网的所有成员的性别完全与调查对象相异,有29.9%的社会网的所有成员的性别则完全与调查对象相同。在典型的社会网中,平均83%的成员与调查对象同民族,46%与调查对象具有相近家庭条件,55%与调查对象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相同,92%与调查对象具有相近年龄,81%与调查对象具有相同学历。

3.1.3异质性。

表3提供了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在性别、民族、家庭条件、学生干部、年龄和学历各方面异质程度的统计结果。我们将典型社会网的异质性指标与整个样本的异质性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后者代表内蒙古大学生异质程度,可被视为社会交往的机会机构。

首先看年龄异质性。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的年龄异质性是相当低的。在8.7%的社会网中,成员年龄完全相同。而在79.7%社会网中,成员的年龄标准差仅在1-3岁之间。整个社会网的平均年龄标准差为2.02,这说明社会网的年龄异质性是相当低的。

再看性别异质性。性别异质性的最大值是0.50,这正是样本的性别异质性的数值。即从纯概率的角度出发,若从一个群体随机抽取1人,男、女被抽中的可能性都是50%。然而,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的平均性别异质性数值为0.27,仅为样本数值的54%。大约1/ 3(34.1%)的社会网是由同性成员组成的,其性别异质性为零。

社会网的民族异质性平均值为0.14,占样本数值的28%。大约2/ 3(63.3%)的社会网是由同民族成员组成的,其民族异质性为零。在一般意义上,汉族调查对象倾向于与汉族人交往,蒙古族调查对象倾向于与蒙古族人交往。

担任学生干部的异质性为0.31,占样本数值的62%。大约有25.9%的调查对象与社会网成员具有相同担任学生干部情况。

学历异质性数值是0.19,家庭条件异质性数值是0.35。学历和家庭条件异质性的最大理论数值是1,即社会网成员之间教育程度和职业是完全不同的。表3的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在学历和家庭条件方面的分化较低。

3.2内蒙古大学生不同群体的社会网络状况

3.2.1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的蒙汉差异。

本次调查对象为内蒙古地区的大学生,结果发现蒙汉大学生在平均连带强度、弱关系(见表4),民族趋同性、年龄趋同性(见表5),年龄异质性(见表6)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上无显著差异。平均连带强度、民族趋同性、年龄异质性方面汉族显著高于蒙古族;弱关系、年龄趋同性方面蒙古族显著高于汉族。

3.2.2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性别差异。

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连带强度、弱关系(见表4)、条件异质性(见表6)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在平均连带强度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弱关系和条件异质性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3.2.3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年级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网络规模、弱关系、拟似家人(见表4)方面差异显著,其他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网络规模整体情况为:大二大二>大一,而大四显著高于大一、二、三年级;拟似家人整体情况:大一>大三>大二>大四,而大一显著高于大四年级。

4分析与讨论

4.1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总体情况分析。

内蒙古大学生倾向于与相同民族、相同性别、相同家庭条件、相同学历和年龄相近的人讨论重要问题;而这些讨论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在这种很明显的群内选择趋势下,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的异质性是相当低的。超过一半的讨论对象是拟似家人、熟人,在社会网中所占的比例也高过统计上的概率预测。

4.2不同学生群体心境状况比较分析

4.2.1蒙汉民族变量分析。

蒙汉大学生在平均连带强度、弱关系,民族趋同性、年龄趋同性,年龄异质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平均连带强度、民族趋同性、年龄异质性方面汉族显著高于蒙古族;弱关系、年龄趋同性方面蒙古族显著高于汉族。首先,由于民族文化影响,蒙古族大学生多数性情豪爽直率情感外露,而汉族大学生相对含蓄内倾,进入大学后,高手如云,这种学习等各方面能力上的竞争压力对汉族大学生的影响更大,所以汉族大学生需要更多的情感支持,平均连带强度高于蒙古族大学生,更加愿意和自己同民族的人来往,能够相互理解。

4.2.2社会网络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连带强度、弱关系(见表4)、条件异质性(见表6)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在平均连带强度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弱关系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这说明与女生相比,男生的社会网连带强度低、陌生人比例高,更能与不同家庭条件的人成为朋友,从而能为自己带来更多获得就业信息或实际帮助的机会。相比而言,男生社会网结构更能为调查对象带来价值。这是由于社会对男女性别的社会期望不同,认为男孩要培养自己独立大胆、有所作为;而女孩要有温和谦逊、彬彬有礼。不同的社会期待使男生对自己更严格要求,更加理性、有大局观,而女性则倾向于凭心情做事,比较感情用事。相比女性,男性会更加善于经营人际网络,学习到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并能客观的学以致用,以长远眼光来维护人际网络,更喜欢建立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圈,而女生则喜欢拥有一些能说知心话的朋友。

4.2.3社会网络状况的年级特征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网络规模、弱关系、拟似家人(见表4)方面差异显著,其他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网络规模整体情况为:大二大一,而大四显著高于大一、二、三年级;拟似家人整体情况:大一>大三>大二>大四,而大一显著高于大四年级。

这表明大学生网络规模、弱关系和拟似家人是一个发展过程。一年级学生进入新的大学生活,离开了父母和熟悉的朋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巨大的压力感和孤独感需要拟拟似家人这样亲密关系为其提供情感支持,所以大一学生的社会网成员中拟似家人关系比例最高,而弱关系比例最低。通过不断学习以及社会经验的丰富,大二、大三学生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压力感也逐渐减小,使拟似家人比例和网络规模逐渐降低,开始扩展自己新的朋友网,陌生人比例有所增加。大四学生虽然面临考研、就业等压力事件较多,但是他们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应对困难的经验,能够较为独立的处理各种问题,更多精力投入在对自己未来的打算上,对人际投入较少,所以对拟似家人的依赖大大降低,同时也意识到人际关系对于未来就业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对工具性关系网络-弱关系的拓展。

5结论

本研究可以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 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以高趋同性、低异质性、高紧密度为特点。(2)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的网络规模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民族和性别方面没有显著差异。(3)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的连带强度存在显著的民族、性别差异,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4)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关系构成:弱关系在民族、性别、年级三个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拟似家人关系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民族和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5)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的趋同性:在民族趋同性和年龄趋同性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6)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在年龄异质性上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在条件异质性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参考文献

[1]阮丹青、周路.1990.“天津城市居民社会网初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2]林南. 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边燕杰. 1999.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J].国外社会学(4)

[4]边燕杰,李煜. 2001. 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C] //清华社会学评论(第2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5]张文宏,李沛良、阮丹青. 2004.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J].社会学研究(6)

[6]张文宏,李沛良, 阮丹青. 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 J]. 社会学研究, 2004, ( 6): 1- 10

[7]黄希庭,时勘.大学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学报,1984(4):455-465

[8]Burt, R.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Granovetter, Mark.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1360-1380

[10]Lin, N. 1982. “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 in P. Marsden & Lin N (eds)

上一篇: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初探 下一篇:如何答好考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