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多组织Aircell/汉麻交织面料的织造

时间:2022-06-20 09:22:32

多功能多组织Aircell/汉麻交织面料的织造

摘要: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开发了多功能多组织Aircell/汉麻交织面料。通过多次实践,优化并完善了络筒、整经、浆纱、织造关键技术措施和工艺参数,为Aircell/汉麻纱交织面料的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Aircell;汉麻纤维;面料;多功能;多组织

中图分类号:TS155.6 文献标志码:B

The Weaving of Multi-functional and Multi-weave Aircell/Hemp Interwoven Fabric

Abstract: To meet the demand on market, a multi-functional and multi-weave Aircell/hemp fabric was developed. After repeated trials, key technical measures and process parameters for winding, warping, sizing and weaving steps were optimized, offering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ircell/hemp interwoven fabric.

Key words: Aircell; hemp; fabric; multi-functional; multi-weave

随着健康、生态的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单一功能已不能满足消费者追求舒适、绿色、环保、保健等多元化的需求。为了迎合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和市场消费需求,与德州鑫源纺织厂联合开发了透湿、透气、抑菌、防紫外线等多功能多组织Aircell/汉麻交织面料。面料规格:Aircell 14.6 tex×汉麻18.5 tex 434根/10 cm×300根/10 cm 190 cm。本面料主要用于家纺和服装,属于高档时尚的夏季面料。

1 经纬纱材料及其性能

本产品的经纬纱分别采用与德州鑫源纺织厂联合开发的白色14.6 tex Aircell纤维纯纺纱、白色18.5 tex汉麻纯纺纱。Aircell和汉麻纤维是近几年兴起的多功能性纤维。

(1)Aircell纤维

Aircell纤维属于功能性持久的多功能改性聚酯纤维。它含有10多种益于人体健康的超微粒矿物质元素,并能释放负离子。除具有涤纶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持久的促进新陈代谢、易眠安神、消炎止痛等抗菌保健和防紫外线功能。由于纳米超微矿物粒子的摄入,Aircell纤维具有明显的微孔结构,降低了结晶度和减小了无定形区,改善了其吸湿和导湿性能,其吸湿(回潮率0.62%,高于涤纶的回潮率0.4%)和导湿性能大大高于普通涤纶,透气性也高于涤纶织物、棉织物和麻织物,并且具有棉的柔软性和舒适性,染色效果好,光泽自然柔和,亲和性好,适合高档产品的加工。

(2)汉麻

汉麻纤维横截面呈多孔结构、纵向显示多孔洞和多缝隙外观(比苎麻、亚麻以及棉的大);含有少量的嘧啶、嘌呤等抗霉抑菌物质和大麻酚优良杀菌剂;具有与棉相近的单纤维细度及不规则的腰圆形、三角形、多边等多种形态和较松散、多棱状、螺旋纹的分子结构等。这使得汉麻产品柔软舒适,能避免其他麻织品的刺痒感,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导湿透湿性(是纯棉的 3 倍)及排热性。因汉麻分子结构及截面形态的特殊性,汉麻产品有着较强的消散音波和光波的作用,从而具有优异的防紫外线(经研究,汉麻织物可屏蔽95%以上的紫外线)和吸音效果。研究还表明,汉麻产品能经受370 ℃的高温而不褪色,在1 000 ℃时只是碳化而不燃烧,常见的苎麻和亚麻织物耐热性低于棉织物,纯棉织物125 ℃纤维开始碳化,150 ℃开始分解。因此汉麻纤维用途广泛,适于常规服装面料、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服及室内纺织品及防晒服、太阳伞等户外产品。

本面料具有抑菌、防紫外线、阻燃性好等多功能;具有保健、透气、透湿、舒适柔软、凉爽等优良性能,属上等产品,用于服装面料和床品,附加值高,前景广阔。

2 织造关键技术措施

2.1 织造工艺流程

经纱: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纬纱:络筒。

经+纬:织造下机整理。

2.2 络筒

经纬纱采用的络筒设备型号:1332MD槽筒络筒机。

(1)经纱络筒

针对Aircell纤维低强高伸、质量比电阻较高、易生静电和产生毛羽、纤维较光滑受较强拉伸易滑脱松散等特点,在满足卷绕张力、良好成形、卷绕密度适宜的情况下,降低络纱速度,偏小掌握络筒张力。经反复实践,确定如下的络筒主要技术措施。

①改造设备,合理配置清纱路线:机械清纱电子清纱机械清纱,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清除Aircell纤维纱的并丝。采用QSR-I电容式电子清纱器,短粗节:155%×1.8 cm,长粗节: 60%×30 cm,长细节:- 45%×30 cm。

②检查并保持络纱通道光洁,以减少毛羽。采用双盘式张力装置,并确保其位置安装正确。

③络纱速度450 m/min,卷绕密度0.40 g/cm3,张力垫圈质量 6 g。

(2)纬纱络筒

为了织造引纬形式的需要、清除汉麻纤维纱的薄弱环节、降低织机纬向停台率及提高织机效率,须对汉麻管纱进行络筒。汉麻纤维纱经受摩擦时容易起毛,本着低速络筒、张力减小的技术设计原则,经反复上机验证,络筒速度定为310 m/min,张力垫圈质量选为 8 g。

2.3 整经

整经设备型号:贝宁格ZC整经机。设计原则:降低张力,减少毛羽和防止静电,卷绕、排列、张力三均,良好卷绕质量,提高效率。经多次试验确定如下整经主要技术措施。

(1)选用V型循环链式筒子架,油压无级变速,效率高,阻尼效果好,张力波动小,片纱张力均匀。

(2)张力分前排、中排和后排 3 段集中控制,其数值分别为4.9、4.41、3.92 cN。同时,为避免边纱产生荷叶边,最终定为6.37 cN。

(3)整经速度:580 m/min。

2.4 浆纱

采用GA308型号的浆纱机,对经纱进行上浆。鉴于Aircell纤维低强高伸、纤维间易滑脱、纱线较蓬松等特性,通过上浆要增强纤维间的集束性和抱合性,并贴服毛羽。经纱14.6 tex属于细纱范畴,须增强浆液的渗透力,增大压浆辊的压力,以提高纱线强力。但压浆力增强,车速须提高,否则被覆率减小,贴服毛羽效果下降,上浆率降低,为此,上浆时被覆和浸透要兼顾。浆液配方遵循浆料成本低并易自然降解、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工艺绿色低碳、降低二次毛羽、提高浆纱质量等原则,经综合考虑、多次实践验证和完善,浆纱主要技术措施:PMA浆料25 kg,醋酸酯淀粉35 kg,抗静电剂 5 kg,浆液pH值 7,浆槽温度90 ℃,浆液粘度 8 s,调浆体积0.85 m3,车速60 r/min,生产中压浆辊压力22 kN,上浆率9%。

浆液配方中PMA浆料可以完全取代PVA,比PVA成本降低30%。PMA具有浆液稳定、渗透性好的特性,避免了PVA结皮的现象,降低了浆斑、疵布的几率,降低了退浆难度,提高了浆纱质量。醋酸酯淀粉分散性和溶解性好,具有与Aircell纱亲和力好的酯基,浆膜富有韧性和弹性,易退浆,与环境友好和谐,该浆料性能优良。

3 织造

3.1 织物组织及其风格

设计了平纹+平纹地小提花+透孔多种组织,与经纬纱材料配合,增强织物的凉爽透气效果,织物组织如图 1 所示。织物经纬纱都是白色,颜色清新素净,气质脱俗,简单但不失典雅。在众多色彩缤纷的面料中,营造引人注目的雅致清新风格,平添夏日的另类情趣。

3.2 织造工序主要措施

采用G6300多臂剑杆织机,对织物进行织造。为确保降低织造时经、纬向停台率,提高织机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经多次试织,优化并确定以下织造工序主要技术措施。

(1)后梁高低、织机车速、上机张力的选择

① 与有梭引纬相比,剑杆织机引纬器体积小且质轻,车速得以提高,引纬时可小梭口,但要大张力,保证梭口的清晰;

② 地组织是平纹,由小提花和透孔组织结合,使得织物表面没有明显和有规律的纹路出现,且浮长线不长,所以后梁较高些,但需兼顾后梁过高使上层经纱因张力小而下垂、致使开口不清形成织疵的问题;

③ Aircell经纱强度低,因此张力不能过大,速度不能过高;

④ 由以上 3 点分析,多次实践后,最终确定织机车速580 r/min,后梁(刻度)前后/高低102±3,停经架(刻度)前后/高低51/1,上机张力203.8 kgf。

(2)开口时间,采用迟开口290°。鉴于本开发面料属于宽幅,织机车速较高,为了减少引纬器出梭口挤压度,采用迟开口。兼顾利于打紧较粗的纬纱、并降低打纬时经纱张力、降低经纱断头率,反复验证后,最终确定开口时间为290°。

(3)Aircell纱易生静电,为了确保织机的正常运转,织造车间温度掌握在27 ~ 29 ℃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6% ~ 67%范围之内。

通过上述织造措施的采取,织机运转情况表明:经向停台次数为0.88次/台?h,纬向停台次数2.9次/台?h,织机效率达到了91%,这印证了采取的络筒、整经、浆纱、织造关键技术措施的合理性。

4 结束语

利用Aircell 14.6 tex为经纱、汉麻18.5 tex为纬纱,采用平纹、透孔和小提花多组织交织了面料。所开发面料具有透湿、透气、抑菌、防紫外线等多功能多组织的特点,本面料功能性强、典雅清新、风格雅致,颇受消费者青睐。

参考文献

[1] 丁盛.Aircell纤维成纱的工艺探讨[J].实用技术研究,2010(4):54-59.

[2] 赵博.Aircell纤维的性能特点及产品开发应用[J].上海毛麻科技,2013(l):39-40.

[3] 叶静.Aircell纤维的性能研究[J].棉纺织技术,2009,37(6):322-324.

[4] 乐荣庆,吉宜军,王德根,等.Aircell纤维纱线产品的开发[J].上海纺织科技,2009,37(5):40-42.

[5] 赵博.Aircell纤维与棉混纺精梳纱产品开发[J].中国纤检,2010(11)(下):80-82.

[6] 陈艳华,王国和.不同混纺比的汉麻/棉混纺纱的性能研究[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3,28(1):11-12.

[7] 曾静伟,叶静,沈兰萍.Aircell纤维织物的吸湿导湿性能研究[J].合成纤维,2009(5):20-21.

[8] 张华.汉麻与低碳经济[J].针织工业,2010(11):5-6.

[9] 郝新敏,王飞,杨元.汉麻纤维与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开发[J].针织工业,2012(11):4-6.

上一篇:亨斯迈纺织染化参与2013纺织环保会议 下一篇:细支高密粘纤府绸的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