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模式探讨

时间:2022-06-20 07:08:55

中职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当前情况下,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应该如何进行更好的专业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用人企业的需求。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也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这篇文章把中职计算机专业分为几大模块,对不同的模块分别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使用日益普及。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并且很快成为的学校的热门专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市场上越来越供大于求。再加上中职学生自身水平的限制,因此就业显得非常因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需对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方向重新设置,使之更附合市场的需求。我认为专业的设置,首先必须着眼于市场,也就是开设有社会需求的专业。其次,还要立足于中职学生和学校师资的实际情况。这两方面都缺一不可,如果忽略市场的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无人问津。但如果只着眼于市场而开设一些名字听起来冠冕堂皇,而实际上又不着边际的专业,这样即对学生不利,也不符合学校的长远利益。针对中职生和学校师资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把计算机专业划分为这样几大模块,供学生根椐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计算机办公模块、电脑艺术设计(平面)模块、计算机软件工程模块、计算机网络工程模块。下面对每一个模块的开设进行简要的阐述:

1.计算机办公模块:

汉字录入技术、word、Excel、PowerPoint、应用公文写作、打印机和复印机维护等课程。此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能熟练的利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办公,是非常有实际用途的专业。虽然计算机在大多数单位已经基本普及,大部分人也能使用计算机、使用一些常见的软件,但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的的人并不多。我们可以试着培养一般单位需要的“软件操作能手”。

2.电脑艺术设计(平面)模块:

包含素描、色彩、平面结构、网页制作、Photoshop平面设计、Coreldraw、flas制作等课程。此模块主要面对喜欢用电脑进行平面设计的学生,可以培养他们处理图片、制作网页、制作二维动画的技能。图像处理是需求量较大的一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公司、网络公司、装饰公司和外贸公司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这种人才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要求相对较低,但要求熟练掌握有关图形图象软件的使用方法。这类软件的版本升级非常快,学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随时更新教材,并要给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图形图像处理需要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我们可开设相关的课程进行培养。

3.计算机软件工程模块:

C语言基础、VF数据库应用、VB语言编程、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养成基本的、良好的编程习惯,懂得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编程方法,能够理解编程所使用的各种语句,为他们今后投入具体的编程工作打好基础。软件编写人才是当前和未来几年最紧缺的人才之一。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各种层次的软件公司,国家也正在大力扶持软件产业,很多城市都建有软件园,为这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因而,软件蓝领有广阔的就业机会。

4.计算机网络工程模块:

包含组网技术、ASP动态网页设计、网络操作系统、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课程。此模块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能够组建和维护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和网站。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局域网或网站。因此也就需要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且组建和维护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不需要太多高深的埋论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实践操作经验,这就非常附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工人,是应用型人才,教学目的是学以致用。只有课程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中职计算机课程内容的改革,要以项目或模块为单位,对相关的课程进行整合,使教学内容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理实一体化等原则。例如“计算机网络工程”模块,可以某种局域网为项目,通过进授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使学生理解网络传输协议;掌握在不同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各种线材的设计、安装及铺设的原则与方法;学会分析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如何配置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选用与安装;了解网络管理、资源分配以及网络安全等问题;使学生具备网络组建和维护的基本技能。以上这几个专业,并不要求高深的理论知识,但需要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因此学校必须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和设备。最后,还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学生勤于动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我所例举的课程只是每个专业方向的必修课,除此以外还需要开设相应的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一学年以开设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职业生涯等课程,专业基础课包括计算机基础(上、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Internet应用、Dreamweaver网页制作等课程。每二学年则以专业课程为主,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再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向学习相应课程。对于有条件的专业,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劳动部门的职业技术鉴定考试,使证书与毕业证挂钩。总之,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决策者深思熟虑。此外,中职学校为了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定期做好毕业生的跟踪工作,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课程设置。因为它将关乎学生的人生前途,也事关学校的发展大计。只有这样,我们的中职教育才会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使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从而真正做到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曾泳 单位: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下一篇:接触热阻在电子设备热仿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