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图像处理通道

时间:2022-06-20 02:30:32

数码相机的图像处理通道

现在的数码机都是采用CCD(电荷耦合元件)或CMOS感光器件一这些感光器件都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但两者的转换方式不一样。

在CCD器件中一有几百万的感光像素(Pixel)组成的阵列覆盖在传感器的表面。曝光后,整个CCD像素阵列上累积的电荷通过一定的时序,列队从CCD传感器的一个端口读出,并通过一个专用模数转换芯片进行A/D转换。CMOS则直接对每个像素的曝光量进行A/D转换。然而,CMOS的缺点就是感光度比CCD低,容易出现杂讯,这主要是因为CMOS的每一像素的结构要比CCD复杂,CMOS的感光开口不及CCD大,并且CMOS每个像素旁都搭配一个ADC放大器,(每个放大器都是有轻微的差异),对比单一放大器的CCD,CMOS计算出来的噪声要比较多。但CMOS相对于CCD的优势在于成本低,耗电少,电路较简单。基于上述的优缺点,CMOS应用在数码相机的低端产品,CCD用在数码相机的中高档产品。

CMOS传感器通常以RGB或YcbCr格式输出像素单元的并行数据,伴随水平和垂直同步以及一个像素时钟,有时也可以使用外部时钟和同步信号来控制CMOS传感器图像帧的输出。

CCD传感器则不同,输出为模拟信号,需要一个专用芯片(含A/D转换器,时序发生器,垂直发生器),例如LR38667,AD9943,它可处理模拟信号,将其A/D转换和产生CCD阵列所需的适当时序。A/D转换器输出为每个像素的10位或12位并行数据,也伴随水平和垂直同步以及像素时钟。

当然,图像的捕获过程不会在传感器结束,相反,这一过程才刚刚开始。让我们看一下原始图像(RAW data)在变成显示器或其他输出设备的精美图像之前要经过那些环节。在数码相机中,这些处理环节被成为“图像处理通道”。图3给出了一个可能的流程。这些算法通常由专用的DSP来处理。例如ATMEL 公司的AT76C113,此DSP含自动测光,自动对焦,自动白平衡。

对焦和测光系统

在你按相机的按制时,相机进行自动测光和自动对焦,自动对焦,DSP根据事先预设的区域,控制镜头作动,不断运算,得出镜头的最清晰点,从而控制镜头到清晰点位置。自动测光,测量预先设定区域的亮度,通过调节快门速度或光圈大小来对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区域进行补偿,其主要目标是维持图像中不同区域之间的相对对比度,并达到要求的平均亮度。

图像坏点补点(图像预处理)

传感器是高度精密的元器件,由于制造艺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含有一些

缺陷像素,所以,一般的图像补点处理技术通过中值滤波来消除。这种技术依赖于这样的事实,即像素间的急剧变化是不正常,因为光学过程只能稍微使图像变得不清楚。图5为补偿缺陷像素的方法。

白平衡(图像预处理)

当我们看到一幅场景时,无论光线条件如何,我们的眼睛都能将场景内的所有事物都转换成同样的一套自然色彩。但图像传感器对颜色的“感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线条件,因此它需要映射其获得的图像,使最终输出看起来不受光线的影响。这种图像映射可通过手动或自动完成。如图6为传感器出来的原始图片,通过对传感器输出的红,绿,蓝的像素数据乘以不同的倍数进行校正,使出来的颜色同人眼感觉一致。

预处理还有一个镜头校正(阴影或畸变),这套算法解决了输出图像和与用户看到实际场景之间偏差的镜头的物理属性问题。不同的镜头会产生不同的畸变。例如:镜头的阴影畸变减低了镜头周围区域的亮度,色差失常会使图像周围出现色彩版纹,因此DSP要对图像进行数学变换,以校正畸变。

去马赛克,像素内插,降噪以及边缘锐化

去马赛克可能是图像处理管道中最重要且运算量最大的操作。通常各个厂商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一般来说可归纳为几类主要的算法。

双线性插值或双三插值等非自适应算法属于最简单易行的方法,非常适合图像的平滑区域。但用这些算法处理边缘或纹理丰富的区域会出现问题,那些可根据局部图像特点进行调整的自适应算法可以提供更好的处理纹理。

自适应算法的一个例子是基于边缘导向的重构,这种算法分析像素的区域并确定在那个方向内插。如果它在像素周围附近找到边缘,则顺着边缘进行插值,而不是横过边缘。另一种自适应算法是假设整个对象有一个恒定色掉,这就可以防止在个别对象中出现的颜色梯队的突变。还有许多的去马赛克方法,包括频域分析,神经元等。

颜色转换

在这一阶段,内插后的RGB图像转换到目标输出空间,为了压缩或在LCD,TV显示图像,通常要进行RGB到Yuv(YcbCr)的矩阵转换,这往往还包括另外的伽码校正以适应目标显示。在这一阶段可能还要按照标准4:2:2格式对Yuv(YcbCr)输出进行颜色浓度二次采样,以减少颜色带宽,从而不会影响视觉效果。

后处理

在这一阶段,图像在送到显示器或存储媒介之前通过各种滤波操作得到完善。例如:边缘增强,降低噪声以及人工颜色的消除都在此一阶段完成。

显示压缩和存储

一旦图像准备好用于显示,图像管道就会向两个不同的分叉,在第一个分叉,处理好的图像输出到目标显示器,通常是LCD或TV。在第二个分叉图像被送到DSP的压缩算法,在这里先用工业标准的压缩技术(如JPEG)进行压缩,然后再将图像送到本地的一些存储器介质(通常是一个非易失的闪存卡,如SD卡CF卡)。

参考文献:

1.AT76C113 Datasheet.Atmel Corpora-tion,2002

2.LR38667 Datasheet.Sharp Corpora-tion,20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一种多频段无线通信测试 下一篇:首颗TD-SCDMA射频单芯片诞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