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片幻灯到图片电影

时间:2022-06-20 12:08:11

从图片幻灯到图片电影

说到“中国名片”,人们会想到很多名词:长城、四大发明、姚明、李娜……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带有中国印记的名词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的大屏幕上,先后有几家机构都曾经在这里播放过他们认为的“中国名片”。无论是名人的罗列还是艺术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都是大家心中的中国名片。

2011年8月1日,由中国新华社承担的大型国家形象纪录片工程《中国名片》在纽约时代广场播出,在展现中国主要城市和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从图片幻灯图片电影全新的尝试。

缘起

《中国名片》这部纪录片,从名字上听来就是关于勾画中国脸谱的一部作品,事实上,它也是由新华社承担的一部大型国家形象纪录片工程,用浓墨重彩般的镜头语言描绘中国的主要城市和中国的世界遗产。但这样一部有着浓厚“官方”背景的作品,透过影像中浓浓的人文情感,展现着创作者对于中国、对于城市、对于整个民族的热爱,这一切都源于这部作品的纪实风格。

从2011年5月份开始,《上海》和《杭州》已经摄制完成,《上海》已经在8月份播出,《杭州》也已经制作完毕,准备播出。接下来,摄制组要进行西安、拉萨、香港、台北等城市的制作拍摄。《中国名片》系列将以此为主线,扩大拍摄50—100个特色的中国城市。

这样一部纪录片能直观代表中国,以民族民俗为根本,向世人介绍今天真实的、美好的、不美好的、个性鲜明的中国。新华社在纽约时报广场上有一块“中国屏”,《上海》已经率先在这个引人注目的地方播放了,中国而第一张名片已经递出。

而通过跟主创人员的接触,我们再次深入地了解到《中国名片》背后的故事。

何谓中国名片

可以说,《中国名片》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和开端。中国的形象在国际上来说,经历了几次变化。最初的中国名片是张艺谋镜头下的黄土地和红高粱,色彩鲜明的让人透不过气,画面中充斥的泥土的气息和巩俐那大气豪放的脸孔让外国人第一次有了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认识。但是国人并不认同,在经历了黑蓝灰的阶段后,中国人开始对自身有了新的认同。所以那些外国人眼中封闭、压抑的中国腔调并不是中国人眼中的自身。于是,中国人开始努力把光鲜的一面作为自己的名片发放了出去。但是外国人一开始很难接受这种已经颠覆了他们脑海中的中国形象。

在经历了奥运会、世博会后的中国,亟需一张真实的、鲜活的、不畏惧、不回避、负责任的中国名片。于是,在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时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兼摄影部主任王瑶的亲自策划和实施下,《中国名片》终于问世。没有名人和熟悉的脸孔,没有煽情的语言文字,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员,就是随机的采访和普通市民的脸孔,构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名片》。有些镜头没有特意的布光,没有刻意的安排,不介意“脏乱差”,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自信的中国,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和环境。

所谓的形象,不是打造出来了,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上海》中,那个推开窗,穿着旗袍的老太太,就是上海本地的老阿姨,不用听她说,也能听出来是一口吴侬软语。《杭州》中,雨中的行人,漫步在湖边,那种烟雨蒙蒙的情调,就是杭州的街景,那份清晰的辨识度,不是别的地方能够看出来的。

“外地人看着美,本地人看着像”,这就是《中国名片》所要达到的目的。新旧交替的图片不断的在镜头中变换和延展,时而清晰,时而迷蒙的调调,老人的笑脸,街角的小吃,雪中的情侣,大概能让上海和杭州在外的游子一下子勾起思乡的情愫吧。

被修正的电影概念

前新华社华盛顿分社摄影记者、《中国名片》系列电影监制吕明响告诉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尽管自己和大部分成员一样都是摄影记者出身,但在拍摄的过程中,大家也都转换思维,开始一种全新的尝试。

《中国名片》的导演郜南是新华社摄影记者出身,也做过图片编辑,终审签稿人,更“在职研”了导演硕士,编过剧本,导过电视剧,因此在影片的创作上,顺理成章地形成一种电影的创作手法。在整个影片的创意阶段,郜南导演决定采用大量的纪实摄影作品进行还原,这既源于新华社对于“真实”不懈追求的传统,又出于导演本人对于电影影像的才华与创造性的发挥。郜南认为,纪实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是无可替代的,是专业演员无法演绎的,因此他一直在强调纪实的图片电影。

“我们在选择图片的时候,没有刻意回避什么,甚至对解放前老建筑上的‘中央银行’字样也不避讳,并进行了同一建筑的新旧对比,这更体现我们对于历史的尊重,”郜南导演淡淡地说着。这些对于历史的尊重和突破性的创作,确实我们没有想到的。

在没有看影片之前,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停留在幻灯的概念中。但是实际的看了《中国名片》之后,这种想法被完全的颠覆和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拍摄方式。导演虽然是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出身,但是这次的纪录片,却完全是运用电影的语言和手法来摄制完成的。影像的记录和静止的图片天衣无缝的融合,这种在电影特技中常见的手法在纪录片中却是一次另类的突破。

有一组印象很深的镜头,著名摄影师张望的摄影作品《过堂》是一组静谧而出色的摄影作品,镜头中,僧人们的闲适和安逸让人有种出尘的安静感。在《中国名片》的《杭州》中,导演把一组僧人们动态的影像最终定格在一幅摄影作品中,突然的由动到静,让人有种莫名的感动。

“电影是每秒24张图片组成的,电视是每秒钟25祯图片组成的。理解了这个就理解了影视的本质,”郜南导演的这席话揭示了影视的本质,也不难看出这种把图片和影视结合的思路诞生的路线。而影像到图片的定格,加上动画的效果,都是摄制人员背后的付出,比如还原一张照片的拍摄角度,并融合进视频,这种精准程度直接决定了这段影像衔接的效果。所以说,从图片到影像,从静止到流动,这是一个思维的改变和进步。纪录片里面能都渗透电影的元素,这大概是《中国名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也是因为现在的图片技术发展才可能完成的,因为在胶片时代,摄影家留存的都是底片,而连起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划痕,数量跟不上,后期剪辑软件也跟不上,因此不容易做成‘图片电影’,而如今,摄影的普及使之成为可能。另外,作为镜头的黏合剂,我们还拍摄了大量视频镜头,视频部分全部都是使用艾丽莎或RED EPIC这样的电影设备。”说起自己四十多人的剧组,郜南导演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上一篇:寻访过云楼 下一篇:添新品 全面覆盖影视制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