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费者驱动的动态竞争战略

时间:2022-06-19 10:29:00

浅析消费者驱动的动态竞争战略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以及潜在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消费者最终的购买行为,也决定着企业最终是否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得先机,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现代社会的消费者拥有着相当重要的决定权,关注消费者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的共识。基于此,本文对消费者驱动的动态竞争战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市场系统中的主体交互关系以及消费者主体行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消费者 市场 动态竞争

对于如今的企业来说,消费者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经营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市场是有大量交互在一起的主体构成的,这其中企业主体与消费者主体是市场最基础、最关键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向前推进,消费者主体逐渐的起着导向作用,因为任何企业的产品,其所能提供的价值最终都是由消费者来做出最终判断的,而且消费者的判断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够在这个市场上继续存在或者是否能够获得有利位置的唯一标准。可以这么说,在当前任何市场中,消费者的市场决定作用是根本。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使得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升级,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产品与服务,企业既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更好的迎合消费者,成为企业所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特备是IT时代的到来,消费者不再被动的接受企业所制定的产品价格,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来选择更多的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纵观当前世界上知名企业,无不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以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为例,2010年排名36位,2011年排名26位,2012年排名20位,短短三年时间,品牌资产增长了23%,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领域,其电子图书市场可以占到接近90%的市场份额。亚马逊的成功就在于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在其公司网站上写着:努力成为地球上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不夸张的说,企业只要重视消费者就可以赢得市场,忽视消费者将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消费者驱动的动态竞争战略,对于未来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

一、消费者驱动的动态竞争战略

任何一种战略系统的建立均必须要考虑构成要素以及相关规定等信息,不同战略系统的要素均以不同方式在战略系统中发挥作用,例如主体方式、子系统方式、其他方式等。本文将以主体方式构造的系统为例,来研究具体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讲,这种系统需要尽可能包含完备的相关主体,根据利益相关者分析理论来进行构建。主体筛选的标准:第一,被选主体对于系统的核心问题一定要具有非常关键性的影响,我们将这类主体统称为关键主体;第二,包含有关键主体的系统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所以我们不必去深究该系统是否面面俱到;第三,在进行系统理论性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操作性,保证设计的系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依据这个标准可知,战略分析系统从理论上来讲消费者与企业应该是当前市场最基本构成要素,其他主体作为补充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

动态竞争战略框架还需要考虑若干关键因素,这些因素的处理方式也将直接影响着战略系统是否能够真正起到作用:第一,异质性。对于系统的关键主体消费者及企业而言,异质性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异质性不仅可能表现在自身内部,也有可能表现在外部。内部是说不同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判断标准不同,有自身的偏好。外部是说不同消费者具有不同的社会交际圈,这个交际网络对于消费者最终的产品选择以及产品满意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不同的企业所具备的的研发、生产、销售能力不同,这些方面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供应以及市场份额;第二,关系与网络。对于以消费者和企业为关键主体的系统而言,主要包含了消费者-消费者网络、消费者-企业网络、企业-企业网络。对于只有消费者构成的网络而言,消费者所处的网络位置将决定其所能够获得的产品信息,并最终影响具体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消费者-企业网络说明的是消费者对于某些具体的企业时,所做出的的选择。只有企业构成的网络说明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学习;第三,活动与交互。这两个概念讲的均是系统中的某种行为,活动是指自身行为,交互是指系统各个主体之间的行为。对于市场系统而言,其中的不同主体必然都有自身的活动,但更加重要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交互行为。

二、主体交互关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的关键在于网络这一点,也就是说分析的重点在交互作用单元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是按照结构对行为的制约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其内在因素则不是考虑的重点。分析者根据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来对它们进行归类,更多的研究多维因素构成关系形式对于网络成员行为的影响程度,所以社会网络分析并不假定网络成员之间只存在二维结构。强联结是社会网络分析中较为重要的概念,它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所发展起来的,主要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起系统内部的纽带关系,使得社会系统的建立成为可能。

三、消费者主体行为分析

1.消费者需要分析。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是其需求程度,一些理论研究也将消费者的这种需求进行了层次划分。较低层次的消费需求必须要在部分意义上加以满足,才能够促成实际的购买行为。

2.消费者购物价值分析。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主要考虑的是能够满足自身的哪些目的,实质上这就是所说的价值。购物价值包括产品获取方面和享乐体验方面两个维度,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发生仅仅与其获得产品本身这一点,更多的方面是产品能够给消费者所提供的潜在乐趣以及情感价值。对消费者购物价值的分析实质上就是对消费者的购物动力的研究,在进行深入的数学建模时,可以建立合并的二维结构,从购物价值的个人效用及社会效用两个角度来确定基于消费者驱动的市场系统模型。

参考文献:

[1]董大海,权小妍. 顾客价值动态性及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J]. 预测, 2004,l,ll-15.

[2]丁海欣. 市场动力学建模:基本市场空间内的问题[D]. 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

作者简介:彭亚敏,女,汉(1979- ),江西萍乡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民营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竞争优势分析 下一篇:通货膨胀下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及其对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