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专业学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19 10:27:05

浅析专业学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专业学位培养提出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转变的要求。本文从专业学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优势、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使多元化培养模式更好地适应专业学位培养的需要,促进专业学位培养健康发展。

关键词:专业学位;多元化培养模式;企业委托培养;校企联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82-02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自1997年开设以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丰富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学位类型,在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我院自2001年开展专业学位招生以来,由零开始不断发展,招生和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在近两年中,专业学位工作开展顺利主要得益于我院在传统的面向社会招生这种模式上开拓了多元化培养模式,新增企业委托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这两种模式。其在专业学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专业学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优势、问题及对策做以下浅析。

一、多元化培养模式的优势

企业委托培养模式是指某个企业与学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委托学校对该企业的员工进行培养。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在企业进行论文工作。校企联合培养主要是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学校为企业定制所需要人才的培养计划,学生在课程阶段结束以后直接进入企业实习,在企业进行实战训练。这种模式突破传统高校教育与社会培训的局限,根据企业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设计课程和制订教学计划,学生用学制的一半时间到工作一线学习专业技能,成为走出校门就能上岗的实用型人才。以上两种培养模式较传统的面向社会招生的模式有如下优势。

1.企业委托培养:①培养方案的合理性:企业委托培养能使我们了解行业的具体人才要求,从而为行业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为国家提高生产力提供保障;②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效果显著:学生一般来自于行业骨干岗位,本身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是到校进行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从而解决工作岗位上遇到的问题。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③进一步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行业的委托培养,能够加强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各取所需,既能使学校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快地投入实践应用,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又能使行业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节约时间,少走弯路,达到“双赢”的效果;④进一步提高学校和企业的社会声誉:该模式能够提升学校和相关企业的社会声誉,提高企业的人才积聚和储备能力,并促进其增大研发投入和增强创新能力。

2.校企联合培养:①培养方案的合理性:该模式的学生主要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学生的就业意向明确。企业对人才专业技术知识的要求清楚。这样就为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定制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②资源的有效利用:该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不同环境及其教育资源,利用好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其核心是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课堂延伸至企业工厂,使书本学习与有计划、有指导、有检验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③学生的就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促进了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其是它促进了人才供需双方零距离对接,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从而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人才配置及利用效率。

二、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以上两种培养模式下我院专业学位招生和培养规模不断壮大,但是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我院发现现有的培养方案、教学方式、指导方式和管理体系等与这两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不适应性,阻碍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主要问题体现如下。

1.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2.对于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企业对学生某一技能的“精”“专”要求,造成学生与其他企业的签约率降低;

3.教学方式不尽合理,造成工学矛盾;

4.校企双方导师配合的随机性导致双方导师对学生论文指导的磨合时间较长,影响学生的论文质量;

三、应对措施

基于以上的问题,我院与企业方采取的措施可以用五个“共同”和一个“相对固定”来概括:在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共同做好招生选拔工作,共同做好课程设置及教学工作,共同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工作,共同做好培养基地建设,共同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校企双方导师相对固定。

1.与委托和定制企业共同做好招生选拔工作:在企业培养的重点人才中选拔,保证生源质量,同时满足企业所需。

2.共同做好课程设置及教学工作:在学校对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和质量的要求以及课程设置规范的指导下与委托和定制企业充分沟通、研讨,专门成立针对不同培养方向的教学培养指导组,发挥我院优势专业、优势专家的作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在教学方面选派理论基础扎实,同时具备丰富科学研究经验的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承担专业学位硕士的教学任务。对于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企业方在课程阶段也参与到教学中。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选修相关课程。学校聘请有经验的企业方导师为学生讲授课程,同时选取课程进行试点,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和研究。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培养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为校企联合培养班学生打造新的学习和实践体制。

3.共同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工作:学生入校一个月之内双向选择指导教师。导师在学生第一年课程阶段指导学生选课,做好开题前期准备,大力提倡结合学生工作岗位的毕业设计内容,不断提高学生业务技术水平。对于企业委托培养学生,指导教师应充分调研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根据学生自身的科研基础选择论文题目。学生利用企业科研条件进行技术革新,在校方导师和企业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企业方导师和校方导师分工明确,企业方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校方导师负责指导学生把解决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同时指导学生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论文撰写。对于校企联合学生,其进入毕设阶段后先到定制企业进行两个月的实践并与企业方导师共同选定毕业论文题目,随后进行集中开题。

4.共同做好培养基地建设:针对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要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在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具备更多的企业需要的技能,也就是要给学生更多的实训机会。因此,我院和学校相关部门一起建立专门面向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实训基地。缩小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差距。这种实训基地既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又注重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增加了学生到非定制企业就业的机会。

5.共同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院和企业或者企业服务中心共同派出专门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应加强与学生的日常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思想动态,跟踪学生毕业后对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和工作表现,指导以后专业学位的招生和培养工作。

6.校企双方导师相对固定:建立校企双方导师信息库,使校企双方导师的搭配相对固定。例如这一届学生甲由校方甲导师与企业方甲导师共同指导,下一届学生乙也由校方甲导师与企业方甲导师共同指导。形成学生更换,导师搭配相对固定的指导模式,可以节约校企双方导师间的磨合时间,使学生的论文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任菊驰,李云章.适应需求,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

[2]李世刚.订单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科研,2008,(20):17.

[3]蒋茂东.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8.

[4]纳学梅.适应电力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5]牟在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机制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6]侯自新.在改革实践中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6,(22).

[7]付云霞.加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基金项目:电子科技大学“985”项目优秀教学团队支持计划(A1098522-07)

作者简介:何芳(1977-),女,四川安岳人,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讲师,硕士;杨万渝(1982-),男,安徽长丰人,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硕士。

上一篇:范式教育与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耦合 下一篇:也谈英语电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