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维度的高职学生社会交往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06-19 09:07:58

就业维度的高职学生社会交往素养的培养

摘要: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专业知识彼此不相上下的角逐中,一些非专业的素质将决定着胜负的归属。文章探讨了高职学生的社会交往素养的一系列问题,试图从另外的视角寻找突破就业难题的途径。

关键词:就业;高职学生;社会交往素养

随着大学教育在中国日益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由于中国的人口大国的国情,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大众所万分关注的问题。自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在短时间内的蔓延全球,中国同样难以独善其身,遭遇经济低谷的整体外界环境对于原本就紧迫的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如何突破就业瓶颈,如何缓解经济低谷中的就业压力,成为当下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就业的紧迫环境,有外界的不可回避的客观因素,高职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的缺陷,也是主要原因。从就业力来看,高职学生缺少的主要不是专业素质,而是非专业素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环境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造性工作能力明显欠缺,不仅影响其就业力,而且导致其职业发展后劲不足。本文从就业维度探讨高职学生社会交往素养的培养。

一、就业维度的高职学生社会交往素养培养的现状

(一)高职学生的社会交往误区

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其过多的自私和依赖心,在一般情况下多苛求他人迁就自己,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父辈们在高效率的生活节奏、较强的生存压力下,也渐渐失去了频繁交往的原动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高职学生,比较喜欢独处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交往有着或多或少的不适应感。而网络的介入,使得当下高职学生的社会交往虚拟化,沉迷于网上交际的高职学生,往往因为疏于现实交往,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勇气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培养。相关的社会交往的素养也日渐退化,甚至消失。这种现状,急需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在这方面要花更多的精力、物力去关心和教育学生。

(二)认识的变化和环境的落差导致学生社会交往的理想与现实有较大的偏差

由于社会对高职学校的认识偏差,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孤独感也随之增强。大部分学生在和陌生人交流时会感到紧张、不自在和拘束。可以看出,他们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又缺少人际交往的锻炼,不能适应陌生的交往环境。2006年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对高职学生的民调所的调查报告显示,当问及“你与同学关系如何”时,有64.5%的人认为自己与别人交往“一般”或“无所谓”,可见大学生之间交往的主动性较为欠缺。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就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而沟通能力正是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三)高职学校对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要为国家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所以很多高职学校不论是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还是课程内容,都过多地关注学生单一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忽视了一些诸如社交素养等这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培养。这种与人沟通能力的欠缺将直接造成学生自信心容易受挫,未来发展潜力较弱,事业上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对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人才的需求。而加强社交能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自信力,其主观能动性也必将不可估量。这些完整和系统的知识,也将提升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批判性思辩能力。高职院校要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的社会人才,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其目的是培养高职人才的自由、和谐和全面发展。尤其是面对当今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只有专业素质而缺乏社交能力的高职人才,由于不能正确把握社会人文脉搏,将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二、就业维度高职学生社会交往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重、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不能放弃人的责任。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高职学生独立人格、独立思想、崇高的精神境界为终极目标。

应当引导高职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凝结,人际交往应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功利化的目的之上。通过情感的付出与收获,人与人之间才能实现认识、了解、体验和心理满足的目的。人际关系是人们之间思想、行为互动的结果,纠正交往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在交往过程中,双方都是具有个性和能动性的主体,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互动,交往才可能进行下去,人际关系才可能形成,否则就不可能产生较好的交往效果,甚至会造成交往中断。人际关系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现实的。现实性意味着人际关系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但肯定是围绕现实生活进行的交往来形成的。要引导高职学生不因沉迷网络人际交往,而忽略现实人际关系建构。从高职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调查总结出较为普遍和典型的价值观,通过主体引导教育和师生互动,采取一系列价值澄清策略,使高职学生掌握一些澄清自己价值的技巧,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提高他们自主分析和处理各种道德、社会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把这种能力转化为行为。

(二)构建社会交往的平台,在日常生活中给以社会交往的平台和机会

校园活动是加强高职学生的团队意识的重要契机,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高职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载体。它在展示高职学生能力和才华的同时,对团队精神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活动中高职学生们树立共同的目标,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在相互支持中建立信任关系。这种信任正是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氛围的基础。事实证明,在各项活动中结识的高职学生们相互信任度更加高,出现矛盾以及矛盾升级的比率约为其他情况的十分之一,活动所需的协作精神无疑是拉近高职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相互信任进而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的有效途径。

同时强化班级建设,加强高职学生之间的情感依存度。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爱班级、爱同学、爱老师的“三爱”教育,培养高职学生对集体、对同学、对老师的情感,从而使老师和同学以情感为基础紧紧地团结在班集体周围,形成一个团结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进行“三爱教育,就是要培养高职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使他们学会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尊重老师,在同学、师生之间建立起真挚的情感,从而摒弃一切庸俗化的交往内容和方式。

(三)以网络为平台,建立心理咨询系统

借助一心理咨询辅导平台解决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形成的消极情绪体验可以采取心理咨询辅导来应对和缓解。由于网络的隐秘性特点,高职学生更愿意说出心里话,而且由于网络交往时空的及时性、无限性和普遍性特点,更便于进行团体咨询、心理互助、多样化心理知识的普及等。因此,可以在网上设立心理咨询主页,定期更新有关高职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并由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对访问的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问题。从目前国内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来看,高职学生常见的交往心理障碍如自卑、社会适应困难、情绪抑郁低落以及各种人际交往障碍如社交恐怖症、焦虑症、偏执型人格、恐惧症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心理咨询来解决,当然,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也应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因此,不但要重视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对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护和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重视网络心理教育,搞好网络心理咨询。

三、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交往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就业导向对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的要求

诚信是与人成功交往的基础。与人交往时要做到热情友好,诚信为本,以诚相待。

在与人交往时,要昂起头,挺直双肩,迈出充满自信的步伐。既要保持自信,也要避免自负。微笑是一座能缩短心理距离、加强友谊合作的桥梁,微笑能让你赢得美好的第一印象,微笑能使人性格开朗、乐观,能使大家理解、团结。

与人交谈时,要学会主动倾听,不要心不在焉,不要随便揭人隐私。不要对人称王称霸,或者试图通过使别人感到渺小来增加你的份量。

要学会称赞他人。要懂得欣赏他人,让别人知道你重视他们,满足对方的自我价值感。

与人交往时,要理解别人,对于别人的错误、过失,不要斤斤计较。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

只要待人真诚、乐观自信、尊重别人、大度为怀,你就会发现自己与人交往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轻松愉快。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你会很快适应市场,成为强者。

(二)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交往素养的培养的现实意义

1、增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现实当中,在人与人交往认知过程中,第一印象非常关键,在就业中体现得更加明显,良好的社会交往素养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的个人魅力感染对方,解除对方的心理防备,取得对方的信任,或者说软化对方对自己挑剔的目光,从心理上让对方对自己有好感。

2、增强自身的团结协作能力

人和是事物成功的基本要素。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团队,需要的是成员之间团结协作,需要的是人和。这样,才能够创造出一个好的工作、创业环境。大家相互支持、彼此融洽、荣辱与共、相得益彰。所以聘方在招聘的时候会更多顾及将来单位的人和问题,需要具有团结协作能力的人员,而一个人要具有团结协作的能力是其中的粘合剂。

3、增强自身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聘方在招聘人员的同时无形中也在为单位未来的发展物色好的后备干部。作为一个具备领导潜质的人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而社会交往素养则是组织协调能力的杠杆。

4、增强自身的公关能力

每个单位都要与外界交往,都需要能与外界应对自如的人才去处理错综复杂的关系,去缓解各式各样的矛盾,去增加单位的无形和有形资产。而加强单位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消除单位发展的外部阻力,这需要员工具有较强的公关能力,而社会交往素养是公关能力的敲门砖。有了社会交往素养才会让自己的公关计划从一开始就吸引对方的眼球,从一开始就掌握主动权,尤其是应聘到销售工作岗位。

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目前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高职学生应当从自己的现实情况出发,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同时,加强社会交往素质的培养,从就业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在梦想和现实交汇的路口,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为自己的未来增添获胜的筹码,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增添幸福的筹码。加强社会交往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就业的需要,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廖宇婧.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引导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

2、刘磊.亲和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纽带作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8).

3、张文斌.人际关系学[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4、程艳林,庞艳,何兵权.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普遍性缺陷及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理论研究,2005(5-6).

5、曲长海,郑蕾.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和谐氛围的营造[J].绥化学院学报,2005(7).

*本文为课题论文,课题名称:就业维度的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8CZC028。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论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审计学》教学改革 下一篇:英语教和学中教学材料的运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