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青年教师职责与工作的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19 07:21:23

新形势下青年教师职责与工作的问题研究

【摘要】青年教师是刚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也是高校发展的生力军,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往往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水平不高、责任意识尚未觉醒等问题。对此,青年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教学基本功,积极探索科学知识,以负责任的态度、过硬的教学和科研本领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关键词】青年教师 职责 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深入人心,高校教师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备受关注,青年教师经历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业任务,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如何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是每一位青年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科研轻教学

传道授业是高校教师首要任务,而现行职称评定制度使高校教师出于利益偏好而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选择。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刚刚起步,在家庭生活中经济压力较大,而薪资水平与职称等级挂钩,因此青年教师从迈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评职称的压力,职称与科研能力直接相关,大部分的加分项出自科研成果,导致青年教师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申请课题、、成果报奖,以实现提升职称等级,提高工资、提升价值。精力重心的转移导致青年教师没有过多精力研究教学,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二)教学水平不高

教育是一种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以满足学生不断提高的求知欲望。高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他往往缺乏中小学教师在师范学习中的专业学习,使其在教学基本功上欠缺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技术辅助使上课变得“容易”,青年教师往往是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的佼佼者。过于依赖现代化教学技术、照本宣科,这不仅容易导致课程枯燥,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熟练程度,影响青年教师处置课堂突发事件能力的提升,增加了教学隐患,不利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青年教师责任意识有待提升

青年教师责任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对学生的正确认识,现代高考制度和全国招生使得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给教师教学增加了难度,加之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独立性强,各种外源性诱惑分散学生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责任感,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真正做到爱学生、育学生,有的老师在学期结束后连学生名字都记不住,这是不负责任的体现。二是学术腐败问题,学术腐败是高等学校不得不面临的共性难题,更是对青年教师责任意识的考验。

二、提升青年教师工作能力的对策探析

(一)修身立德,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的基础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必备品质,是社会对人才的必备要求。良好的道德修养对青年教师尤为重要,是青年教师的责任之源,育人之本、只有通过自身道德的力量,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以自身道德的力量影响学生,以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

(二)严格要求,强化基本功

青年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和职责,真正确立教学中心的地位,只有摆正教学的位置,才能真正引起重视,才能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学上,才能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青年教师要认真揣摩教学大纲,只有自身对教学内容极为熟练才能挥洒自如的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教学所需、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要紧跟学术前沿,时刻关注知识的推陈出新,真正将学生所需、社会需要、学科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应该仅仅限制于教材。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实验、案例、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此外,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传帮带活动,多听课、多听优质课,通过与老教师、优秀教师交流沟通,不断积累自己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了解学生需求,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要多演练、多讲,练好三笔一话的基本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三)格物致知,积极探索。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青年教师是推动科学知识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生力量,是一个巨大的潜能宝库。当代青年教师的两大任务就是教学和科研。教学以渊博的知识为支撑,是知识传播的过程;科研以知识的累积为基础,是知识再生产的过程。因此,青年教师应首先以格物致知为己任,终身学习,通过不断吸收知识,渊博学识,不断完成自己的知识构成,扎实基础,以便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知识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青年教师应该成为推动科研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也许苦苦研究多年却没有任何结果,加之青年教师正面临着事业起步、家庭初建等各种困难,青年教师难免会感到失落,有时也难以得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会动摇决心、失去信心。因此,科研工作需要青年教师做出牺牲,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只有心无旁骛,真正沉下心来做研究,才能研究有所得,促进知识不断推陈出新。

高校青年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不同,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师范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诸如对学生认识不足、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水平有限等问题。青年教师可以通过修身立德、明确重心、格物致知等方法,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上一篇:关于中职学校团体心理咨询中指导者人格特征的... 下一篇:推进我国“新农合”发展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