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应努力做到“三美”

时间:2022-06-19 06:47:13

中学历史教学应努力做到“三美”

〔关键词〕 语言美;教风美;板书美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A)―0024―01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做到语言美、教风美、板书美是非常重要的。

一、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简洁明了、优美动听的语言传递历史知识信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为学生解惑答疑,不但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强烈兴趣。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有时甚至比历史知识本身还重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做到语言美,能够用规范、标准、简洁、优美的语言来传递历史知识信息。教师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尽量做到科学、准确、简洁明了,不可似是而非,含混不清。其次,注意逻辑性和系统性,应使教学语言前后紧密联系,完整全面,自成系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叙述能力。再次,还应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和教育性,切不可随意妄言乱语,造成误导。最后,要注意艺术性和示范性。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工作本身是严肃的,但语言表达的幽默、诙谐、风趣是教学艺术性的体现。艺术性的教学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当然,标准规范、简明扼要的历史教学语言的示范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在新课程背景下,严谨科学、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教师应在实践中自觉锻炼,并养成课前认真思考,精心组织,课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的习惯。教师只有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语言能力的训练,并通过多种渠道留心和关注他人的语言表达艺术,日久天长,才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教学语言风格,做到语言美。

二、教风美

众所周知,初中历史课早已沦为“负课”,为挽“危局”,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课堂氛围,以此来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只有民主和谐的历史学习氛围,才能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提倡: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有想好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学生补充,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见解。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解释现实问题,使其从历史学习中感受到自由、和谐成长的乐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其历史意识和主体精神。教师还应做到欣赏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在已有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既掌握历史知识,积累学习经验,又提高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所需要的勇气和毅力。而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表情和蔼可亲,教风民主和谐,引导得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的新要求。

三、板书美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板书,无论是文字符号,还是各种图形、简笔画等,都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教师的教学语言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各尽其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历史教学板书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精心构思设计出来的:其或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犹如一份微型教案;或眉目清楚,展示背景、原因、过程、影响等,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或画龙点睛,揭示规律,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节成功的历史课,总是缺少不了精彩板书的点缀。好的板书必须要注意:一是整体性,即教师根据需要精心设计,全面规划,能体现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切不可凌乱不堪,随意板书,亦不可残缺不全,缺乏整体性;二是概括性,即内容要高度概括、简洁明了,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便于学生学习,切不可繁杂冗长,变成教学内容的翻版;三是条理性,即条理清晰,前后连贯,切不可稀里糊涂,凌乱无条理;四是直观性,即直观、明了,不可太过复杂;五是计划性,即历史教学板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必须根据需要精心策划,字体、字号、字的颜色、板书布局等教师都应认真思考,巧妙设计,切不可随意板书,从而降低教育效果,削弱板书的作用。

上一篇:地理教师如何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下一篇:感悟历史 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