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文 写佳作

时间:2022-06-19 05:29:12

在平时写作中,学过的课文就是写作的例子。它除了作为其他的考题出题依据之外,还可以作为你的“写作指导”。只要你回过头来,仔细地找找课文,就能会心一笑。

一、半命题作文

不曾留意的

标题可以填上让你的生活或者人生路或思想感情发生转变的人或事物。比如“叮咛”,比如“伙伴”……文章选材,重点当然要落在“曾”字上。文章写法,就是追述过去,再现转变的过程。比如“不曾留意的叮咛”,我们就可以回想起朱自清的《背影》,在课后题里强调的“四句话”,是“我”当时所不曾留意的――这是很小的细节,而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写出了父亲对“我”的诚挚之心。而当“我”想起这些话的时候,眼前就浮现出了父亲的背影,从而追述了肥胖的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感人过程,让读者透过作者的泪水看到一个真实感人的父亲的形象。

二、全命题作文

会当凌绝顶

这是杜甫的《望岳》抒发胸怀的两句。从诗句上看,“凌绝顶”了没有?没有,是“会当”而已。所以,这是对自己的理想的追求过程的描述。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通过莲的生长环境、外表姿态、气质的描述,表达了自己要达到那种“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境界。然后,拿来做烘托,拿牡丹来反衬,表明自己“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高远追求。又如刘禹锡的《陋室铭》,为了表明自己不会因为受到打击、排挤而消沉,要保持“唯吾德馨”的高洁情操,先表示对被安排到荒芜之地不但不在乎,反而非常欣赏“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幽美;然后写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精心选择自己的朋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还要用自己在陋室里的日常生活表达自己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最后拿不屈于贫贱的先贤来对照,硬是得出“何陋之有”的自得精神,显示了自己不会屈服的坚强。再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一个人要达到“不慕荣利”的境界,要不计较门第,“不知何许人也,不详其姓字”;要在“环堵萧然”的居住环境中做到“晏如也”;要在衣食不继的情况下还有“常著文章自娱”的心情。用了九个“不”字,表示自己宁可粗衣素食也不残民以逞的淡泊宁静。

三、话题作文

苏轼《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后两句是说: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正是橙子将黄,橘子将绿的秋末冬初。我们一生之中,肯定有许多“橙黄橘绿”的时节收藏在你的心里。

请以“最是橙黄橘绿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话题作文最好不要以话题为题目,要拟一个耀眼的题目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次是审题思路:按题干的提示,中心是“许多‘橙黄橘绿’的时节收藏在你的心里”,提炼出来的关键词是两个:(1)典型的事例;(2)收藏在心里。我的收藏“是什么”,然后点出我“为什么要收藏”,或者“这个收藏给了我什么启迪”等等;用串珠法将“我某些具有共通主题的收藏”连缀起来,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收藏,不管是“实”的,比如某个物品,某些同一旨趣的物品,某些不同时段而同一趣味的物品;还有“虚”的,比如一段友谊,一段经历,一个教训,一种经验……都需要你“叙述中的细节”必须准确而精当。最后是避免进入误区:(1)这个“橙黄橘绿的时节”是比喻义,若一味写秋末冬初,就陷入了死胡同;(2)它不单单指“最美”的事物,也可以是“印象最深刻的”事物。课文里的可参考题材有:鲁迅《藤野先生》。作者选用题材的方法是先抑后扬,首先简略描写先生引人发笑的自我介绍,作为“抑”;然后深情地写先生对“我”的关心:订正讲义、关心解剖实习、帮助恢复名誉、关心“我”转学去向,这些情节都写得很详细,作为“扬”,并写到先生的精神日后对“我”的影响,感人至深且发人深省。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以“书”为线索,选取了父亲关心我的课业,回首往事,那是挥之不去的记忆,值得收藏,那是受用不尽的财富!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初级中学

上一篇:明察秋毫,细节制胜 下一篇:浅谈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