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安装企业人才工作中的“五个关系”

时间:2022-06-19 03:28:59

试论建筑安装企业人才工作中的“五个关系”

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成为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建筑安装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管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的竞争。当前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培养、吸收、储备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逐步缓解制约建筑安装企业加快发展的人才瓶颈。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一、正确处理培养与使用的关系

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发挥人才的效用;使用人才是建立在充分培养基础上的,培养得越好,使用得越顺手、越有效。要在营造人才成长环境的氛围中,按照“关键人才重点培养,稀缺人才加紧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一般人才分层次培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企业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应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到基层锻炼、持续不断地“充电”,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以师带徒、观摩研讨活动,有意识压担子等等。人才基本培养成熟了,就要及时使用,放到与之相适应的岗位。对成熟人才如果不能及时用其所长,所处岗位在较长时间与其能力、进步不匹配,他就 “英雄无用武之地”, 有可能“跳槽”。使用人才要有创新,变封闭式选人为开放式选才,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量才纳用,大才大用,小才小用,特殊人才破格使用。特别要重视“德”: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坚持以德为先。

在人才开发过程中,既要避免“过度培养”与“使用滞后”的矛盾,又要防止“使用过度”与“培养不足”的矛盾。实践中,一些建筑安装企业对骨干人才在使用上非常重视,予以信任,不断压担子,反复使用,没有“喘息”的机会,没有给予及时“充电”和休整。因而使他们感到力不从心,跟不上形势,甚至产生对工作的“厌恶感”,往往萌生“换换环境”的想法。所以不能只重视使用,不重视培养,而是要确立“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观念,双管齐下,相得益彰。

二、正确处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

物质激励是建筑安装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奖赏模式;精神激励则是根据人们的精神需求开展各种“非物质”性的活动,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建筑专业人才非常走俏的形势下,不强调物质待遇是不现实的。物质激励、工作待遇必须贴近市场,要经常检查企业的基本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各种福利、津贴、期权分配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现实中,一些建筑安装企业对骨干人才物质待遇并不差,钱给的也不少,但往往还是不断地有人“挪窝、跳槽”,没有达到企业预期的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精神激励跟不上,或者说“非物质”激励方面有欠缺。因为优秀员工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求,只有对各类人才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精神激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心各类人才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对在企业的发展前景乃至其将来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关心的。企业组织对各类人才尤其是核心骨干人才,要仔细地规划他们的未来、描绘成长路径,并纳入到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中;决策者对他们要定期评估,支持和肯定个人发展和进步,并达成一种默认的心理合同,让他们感到在本企业、本岗位干有奔头、有前途。组织上对他们努力工作作出的贡献及时给予肯定,在年度总结时该表扬的要表扬,该评先的要评先,绝不精神“吝啬”。对一些优秀的经营、操作、技术、管理骨干,各级领导还要经常挤出时间与之交流沟通,关心激励,以培养他们对企业、对组织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期待。

三、正确处理开发IQ与培育EQ的关系

智商(IQ)主要是指人利用已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情商(EQ)主要是指人的情绪智力,它包括了解自己、控制自己、了解他人、自我激励、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关乎提升。一个人的智商再高,若情商不高,受到限制,他将很难有所作为或大有作为。建筑安装企业是“大生产”的架构,讲究各部门、各环节、各专业、各工序、各工种的有机配合。情商不高的人才有的虽然很聪明,但与人们不一定能和谐相处,与共事同仁不一定能好好地合作,做事往往单打独斗,我行我素,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一定能调动起来。

情商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和培训得到提高。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分层次地反复向各类人才进行企业使命、经营理念和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教育,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既要把各类人才培养成为会管理和技术高的职业经理人或职业人,又要把他们培养成道德情操高尚的社会人:一方面激发他们的感恩思想,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合作共事,更出色地完成任务。

四、正确处理培养领军人物与培育团队的关系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个人,但可能存在完美的团队,这是管理学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建筑安装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转型升级,没有领军人物肯定是不行的。但同时更应注意培养过硬的群体,建设优秀的团队,调动一批人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一些骨干人才和专业带头人在特定的岗位上熟悉工作,感觉到了自身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往往个别人可能会有自我膨胀的趋势,他们可能会提出更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要求,稍不如意,就可能一走了之,给企业造成损失。这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大团队力量,不能把个人的作用摆得“重中之重”,否则损失就大了,弥补起来也比较困难。

对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在鼓励骨干人才的同时要有意识完善人才储备制度,形成梯队建设。要努力做到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培养储备二线、三线人才,一旦有人离开某个岗位,立即由相关人员补上,不至给企业带来重大影响。这些替代岗位人员的培养,还有助于在员工内部提高竞争意识,形成优上劣下竞争态势。

五、正确处理完善激励机制与建立约束机制的关系

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目前主要运用薪酬激励和精神激励:通过岗位价值分析,合理确定各岗位的企业价值,并逐步贴近市场,支付有一定竞争力的工资、奖金以及职务消费等;对一些关键岗位的特殊人才,其薪酬应努力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通过精神激励满足其成就感,如评选先进,进行表彰,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交给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根据业绩和能力进行提升等。

建立约束机制,目前的主要手段是引导其强化自我约束:自省,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经常检查和反省;自律,按照企业规章制度来严格要求自己;自控,处变不惊,不受外界干扰,不为不当利益所动;自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始终不断进取。制定相关制度,签订相关责任书,通过采用契约与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完善考核制度,定期对履行职责和取得业绩作出评价,作为奖惩的依据。完善法律体系,建立起企业和人才的双向约束保护机制,充分保护企业的技术和商务秘密。坚持优胜劣汰原则,做到能者上,劣者下,庸者让,让各类人才懂得要维护既得利益,就要忠于职守,努力工作,检点行为,多做贡献。

建筑安装企业只要不断构建人才开发管理的战略体系,形成一整套系统、完整的人才开发的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强化人才开发管理的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人才资源的活力与潜力。

上一篇:探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合作经济组织管理 下一篇:讨论市政工程中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