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上流是一种精神力

时间:2022-06-19 03:21:48

如果一定要区分,上流社会的小圈子是一直存在的,但它真正的内涵是一种精神力,不是一场用物质堆砌和武装起来的男女聚会。

上流社会存在吗?我认为是永远存在的。遥远的1970年,的时候,有一屋子年轻人,把窗户都关起来,拉上黑色的窗帘,白天把屋子里搞得漆黑一团,然后打开一个留声机,围着倾听美好的古典音乐,那些大师――贝多芬、莫扎特、威尔第、肖斯塔科维奇等等创作的音乐。他们在倾听的时候,就构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不朽的上流阶级。

这就是中国上流社会的雏形,但今天提到上流社会,我们能想到的就是一场衣着光鲜的派对,在那里,每个男人看上去气宇轩昂,各个女子妖娆无比,全身都是世界一线名牌,是一场用物质堆砌和武装起来的男女聚会。

上流是始终存在的圈子

1989年,我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中篇纪实文学,名字叫《1988:金字塔崩溃之后》,在文章里我曾经提出过一个“白领”的概念,《收获》杂志的老编辑顾绍文,笔名谷白,他当时问我说:“有白领吗?真的有吗?或者说他们只是伪白领?”现在这个关于上流社会的疑问是一样的,我觉得不奇怪。

我在1984年就接触到白领了,上海的白领有一个产生的过程,最早是各个企事业单位里的“外贸组”里产生的,很早就有,但它是在流变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很多人不了解的时候就会说:“有吗?”或者就说是假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与上流社会是两个概念,这两项都是由物质当量具体来衡量的,但是如果你把中国富人的标准和国外的富人去比较,发现差距又很大,于是大呼“伪啊!”

世界上很多国家,不同阶层在文化上都有很鲜明的标志,中国以前是一个大一统的概念,最大的就是“人民”,这里面包括了从政治家子女到上海一个下岗的,现在在某个地方做保安的苟延残喘的苍老的男人――把所有的等级、文化标志、符号都消解掉了。

小圈子从来都有,现在开始不断强化了。有一些富人,我称之为在整个城市生活中相对的成功者,占据了城市中的某一个要冲之地,也许也受到过一些比较好的教育,就自以为他所构成和步入的圈子就是上流阶级了。

从全世界的角度来说,所谓上流,肯定离不开权势的,这是上流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我想美色在这里面肯定也少不了,比如影视明星、体育明星、时装模特构成的美色大军,就是权、钱、色。智慧在这里面也会有一点,这个智慧如果是以一种非常炫目的方式来表达,那么肯定会被这个圈子所接纳,它会给这些新贵们隐蔽的生活方式里带来一点闪亮的感觉。

上海新富阶层里,圈子这个概念开始产生了,有些人想进入这个圈子,那么就要有个空间,于是就有了会所,必须是会员才能进。在他们的概念里,认为这就是上流社会了,如果你去过很多会所的话就会发现,也就是一些餐饮,加上一些按摩、酒吧,如此而已。

如何对自己的灵魂提出要求

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剧、文学作品或者新闻报道里看到“上流生活”。一些时尚杂志,我认为要负很大的责任,它们在杜撰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并且他们在、抽取真正上流社会的核心意义。

“上流”包括一种精神力。你是个上流人物,是个贵族,那么你就不仅仅是个富人。上流就好像我们说一个人上品,他一定是对人类有大的悲悯对苦难有自己深刻理解的人。你穿着一身名牌,不能代表你就上品,不能说你就是上流阶级。拿着杯子喝红酒或香槟,女生们挤眉弄眼,男士们装得彬彬有礼、口吐莲花,这都不是上流阶级最关键的要素。要素是你认同的这个阶层,对你有这个阶层的要求,同时你也能够做到。为什么欧洲人肯定有上流阶级?如果他是一个贵族,他有家徽的话,他是必须要对这个家徽负责任的。

在中国,这个阶级现在还缺少时间的沉淀,还在慢慢形成中,再过10年、20年或许才会成熟。正因为现在我们还刚进入这个阶段,所以对各种标准和做法特别强调,等到以后成熟了,或许还会觉得这些礼仪上过分的要求显得有些迂腐,这种反复的强调有些矫情。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对我们的灵魂提出要求。如果你对经济锱铢必较,没有爱心,没有帮助自己朋友的愿望,所有的钱只知道拿来把自己包装得完美无缺,对别人的东西一点也不闻不问,那算什么上流阶级?

上一篇:胡润:有了富三代,中国贵族才会真正成熟 下一篇:北京万柳高尔夫 上流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