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

时间:2022-06-19 01:48:45

高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高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的、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高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谏言、献策。

关键词:高层 混凝土 施工技术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基础性建设的投资不断加大,建筑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不断吸收和革新先进的施工和管理经验,提升单位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也趁势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高层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得到跃升。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骨料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经混合搅拌硬化成型的一种人工的石材,是由胶凝材料将骨料结合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在我国,普通混凝土主要是用约12%的水泥、8%的水和80%的骨料搅拌而成的,特别是商品混凝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世界最大的水泥产、耗国,必须对混凝土进行革新,促使我国混凝土不断得到优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并不断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引进和革新,进一步提升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程度和国际竞争力。

2.混凝土配制和输运概述

针对不同用途、不同施工强度的需要,应科学配比混凝土各组分。选用低水化热得水泥,能有效降低混凝土中水泥和自来水的用量。例如在选用粉煤灰普通硅酸盐等类型的水泥,必须按照国家现行标准GB1344-92执行,如果使用的水泥粒径越细、标号越高,则用量也就越大,其活性与水泥强度就越高,混凝土自身的特有性质诸如收缩值等参数也就越大;可适当的添加粉煤灰,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减少水泥使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增强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不断强化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轻混凝土的可塑性,并参考GBJ146-90标准中Ⅰ、Ⅱ级标准技术要求;适量的掺加合适的减水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水化热释放速率,并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长,提升混凝土的理论强度和使用的耐久性;科学控制粗骨料连续级配,有效控制针片状含量(

严格执行有关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规定,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防止混凝土在浇筑施工中产生裂缝。混凝土原材料要求:水泥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制备的,石子为级配卵石,粒径为20mm-40mm;砂为中粗砂,其砂率控制在38%-45%之间,含泥量不大于3%;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水泥用量不能小于300kg/m3;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为6cm-8cm,如不添加粉煤灰,则水灰比不应超过0.5,普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科学的控制在4小时-5小时左右,混凝土的科学配合比在正式生产前应向监理工程师和甲方项目负责人提交原材料合格的检验报告并经准确审核签字认可,未经审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不允许生产。

运输混凝土使用专有车辆运输,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在混凝土输运过程中应不断搅拌混凝土,避免商用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从而影响混凝土特有的性质和混凝土强度。在施工现场,应对输运的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检验,并科学记录,确保高层建筑施工浇筑的顺利进行,对混凝土运输时间的管理和坍落度的测定必须有商品混凝土厂家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代表的共同监督、抽检并签字核实。

在高层施工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高层建筑工程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150±10)mm左右,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的泌水,并科学控制混凝土含气量和初凝时间。施工监理和技术人员应重点审核商品混凝土配制的原材料、配合比等,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试验中确定的配合比投料,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科学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搅拌时间,并及时对砂子、碎石的含水率进行测定,科学调整混凝土的需水量,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特性和强度要求。

3.高层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技术

高层混凝土的泵送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初由德国和美国提出的,并通过不断的改进和革新,使其泵送理论得到快速的发展。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是通过泵和管路,依靠压力将混凝土输送到施工浇筑区域的技术。高层泵送混凝土具有无噪声、无粉尘、施工速度快、节省劳动力、施工效率高、综合施工费用较低等优点,有效地改变传统大面积浇筑的弊端和出现的问题。

输送泵管道的布设应做到铺设路线短、弯道少、接头严密,确保管路铺设科学,混凝土浇筑顺利。影响混凝土可泵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管路、石子性质、水泥的用量等。在混凝土配制的粗骨料中以卵石制成的混凝土的可泵性最好、混合材料次之,碎石最差。

三、高层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问题及措施

1.高层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堵管及控制措施

在高层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施工场地一般较小,加之高度不断加大,传统的吊斗式提升设备已经无法满足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的需求,泵送混凝土由此产生。混凝土泵送设备主要包括混凝土泵和配套的混凝土泵管。科学选择混凝土输送泵的型号、功率,确保输送过程的安全并满足混凝土浇筑强度要求等。混凝土泵的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混凝土堵管的现象发生。泵输送管道内壁不干净也会导致堵管;输送泵的管线路太长,弯管太多,也会不同程度的造成堵管;另外,由于混凝土输送过程中操作不当,致使混凝土停留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堵管的发生。

控制混凝土输送管堵管的措施:在泵送混凝土砼施工前必须根据高层施工工程特点科学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泵,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专业培训;在混凝土输送管连接时,必须清除泵管中及管接头外残留的混凝土,尽可能少用弯管,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连接、固定管路;在泵送高层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先对输送管路进行清洗,确保器清洁,再进行泵送混凝土施工。

2.高层混凝土的强度偏低及相关控制措施

在高层混凝土泵送或吊斗施工建设中,由于客观因素常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够,其中主要有:实际水灰比大于设计水灰比。便于泵送施工操作,混凝土实际用水量比理论设计用水量要大;混凝土中各成分的含水率发生变化,现场施工和监理人员未及时、科学的调整;粗、细骨料质量因素。混凝土制备中骨料级配不好,含泥量过大,石子针片状含量偏大等;掺用的混合材料及其选用的泵送剂性能太差;混凝土养护不好。

在高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监理和施工技术人员应对控制点进行全面的检查,并积极落实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现场组织措施,并要求混凝土供方的施工交底,并严格执行国家混凝土制备的相关规定:合理调度搅拌输送时间,科学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科学控制高层混凝土泵送浇筑的高度和厚度,确保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振捣方法要求科学、正确,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强度和性能。

四、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不断的发展,使得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只有认识和发现施工中的问题,按照国家施工相关规范,并通过建筑实践去认识和解决,且通过对国内外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的引进、吸收,提升和完善我国高层混凝土施工技术。

上一篇:浅析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下一篇:水泥土搅拌桩处理码头边坡适用条件探讨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