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介入 适当指导

时间:2022-06-19 12:33:09

适时介入 适当指导

摘 要: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的活动形式。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指导游戏就需要介入到幼儿的游戏当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教师过多限制或放弃指导,都不利于幼儿个性健康良好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所存在的问题,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的类型,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等几个方面,结合案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希望对同方向研究的老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游戏 介入 指导 策略

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的活动形式。因此,除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以外,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对幼儿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指导游戏就需要介入到幼儿的游戏当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促进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那么教师如何介入幼儿游戏?以何种方式、方法介入?本人认为游戏的指导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明确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幼儿游戏缺乏观察与指导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行为表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孩子们爱玩什么?爱在哪里玩?是怎么玩的?在活动中需要什么材料支持?等等,观察是教育的先导,只有充分观察、了解幼儿,教师指导才能有更好的针对性,也才有可能真正适应、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那么,教师如何捕捉这些幼儿活动的信息,真实的了解孩子的活动兴趣、活动水平?

案例:“娃娃超市”从上班开始就没有一个人人光顾,孩子们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准备着游戏的材料,超市的小小营业员,开始的时候在整理超市的材料,过了好一会还没有客人来,营业员大声叫喊,仍不见客人来,于是他开始胡乱敲打,许多东西落在地上,也没人去捡。接着小小营业员从超市里走出来准备到娃娃家里去。

这是中班幼儿的一个活动场景,当幼儿对正在进行的主题情节难以深入时,教师有必要介入,以玩伴的身份有效地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作为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孩子,所以细心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对教师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可有些教师认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玩的,只要不出问题,教师就可以不管,缺乏观察游戏的意识。又由于游戏不容易驾驭,加上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幼儿,难以观察到动态游戏中幼儿究竟在干什么。虽然教师都认识到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知道要通过观察来指导游戏,但对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游戏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等还是做得不到位。

2.教师对幼儿缺乏足够的尊重

案例:区角活动时间开始了,星星在图书角看着走迷宫的书,涵涵走进对星星说:“这本书是我带来的,不许你看。”星星不理,继续看着,涵涵随即伸手把书抢过来,星星生气了:“你捣乱,不和你玩了!我告诉老师去。”星星告诉老师,而老师正在处理其他事情,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声:“啊!好的,我知道了,你去玩吧。”说着,还在忙着自己手头的事情,星星的问题没有引起老师的重视,扭头扫兴地离开了……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很少用心去关注游戏的进展情况,存在不尊重、不关心的现象。游戏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在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成人的尊重认可。

二、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的类型

教师何时介入幼儿的游戏会增强幼儿的游戏兴趣并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何时介入会消解幼儿的游戏热情并干扰幼儿的游戏进展,这完全取决于该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游戏介入时机的判断和把握。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的功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需要对幼儿游戏进行不同程度的介入,并根据需要在幼儿游戏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如准备者、协作者、参与者。通常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遇到矛盾,温馨调节

运用温馨调节的方式介入游戏,与幼儿年龄特点有明显的联系。小班和中班幼儿受自身能力限制以及有需要教师支持的心理,特别是游戏中出现的争执和告状行为较多。当幼儿游戏出现矛盾争执时,教师要以矛盾为契机,深入了解情况,及时调节,给予帮助指导,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继续游戏。

2.蹲点介入,提升经验

每次区域活动时,教师总有重点观察目标,蹲点介入是指教师长时间在一个固定游戏区进行观察指导,它是一种非常态的介入,往往出现在教室内新增的游戏活动中。当幼儿对游戏本身还不熟悉,或者遇到了游戏困难靠自身无法解决需要教师指导时,教师要蹲点介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游戏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关注游戏,动态巡视

动态巡视即教师边走边观察,关注每个区域游戏的开展情况,这种介入较为随机。但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用心观察,关注幼儿的游戏进展情况。教师一般以“指导者”的身份介入幼儿游戏,这种介入对掌控班级的活动进程、了解每个幼儿的游戏状况都是必须的。

三、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1.暗示指导策略

暗示指导是指教师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会一种玩法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例如,教师提供了一些硬纸壳及挂历纸,目的是想让幼儿自己动手通过画 、剪、 贴制作出各种物品,结果无人问津。这时,教师用这些材料制作出了非常逼真的食物,紧接着就有一部分小朋友围拢过来!活动便进行了下去。又如,教师提供了新插塑玩具,有的孩子只插了一种就呆坐在那里,这时教师用这些材料插出了滑梯,发夹、汽车、火箭等,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孩子们便又活跃了起来。

2.角色扮演策略

上一篇:文学作品中的叠音词 下一篇: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双导师制”的创新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