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护理带教质量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6-19 08:45:52

影响护理带教质量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带教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相关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实习生50名、带教老师5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方式及带教态度满意度比较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结论 临床带教老师应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及带教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形式灵活教学,并用自己优良的言行去带动和影响护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关键词]护理带教 影响因素 对策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护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能力。如何做好护理带教工作,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培养适合时展的实用型人才,已成为临床教学面临的共同问题。选择2011年本院护理实习生50名、带教老师5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临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1年度护理实习生50名、带教老师50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实习生中专生38人,大专生12人,年龄18~22岁;带教老师中专学历35人,大专学历15人,年龄25~34岁。问卷是根据临床教学过程中对带教老师及护生的要求并结合相关的参考内容设计的。分满意(4分)、较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四个等级进行评分。对带教老师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风范、知识水平、临床技能。其中有12名学生参与了对大专学历老师的评价,23名学生参与了对中专学历老师的评价。老师对学生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无菌观念、基础理论、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其中有9名老师参与了对大专学生的评价,有24名老师参与了对中专学生的评价。

二、结果(见表1~表2)

三、分析

(一)带教老师方面

1.带教方式陈旧。从表1可以看出,实习生对低学历带教老师带教方法满意度仅为63.04%。 年长的护士大多学历层次低,创新能力差,缺乏带教知识培训及更新,带教观念陈旧,使带教方式无法适应新的教育模式,带教过程中只注重传授操作技能,疏于强化理论知识与整体护理模式教育,使学生只会机械操作,理论知识相对较差,不能满足护生的学习需要。

2.带教态度不端正。从表1可以看出,实习生对各层次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满意度偏低。带教老师在带教实习护生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双重的任务造成带教老师有时忽略临床带教工作[1]。主要表现在对护生的指导、讲解少,或嫌学生操作慢,担心护生出错,只让护生跑腿打杂,如:测生命体征、拔针、取药等基础工作,使护生失去锻炼的机会,理论与实践脱节。

(二)实习生方面

1.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从表2可以看出,带教老师对各层次实习生的学习态度满意度偏低。大部分带教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可能与目前社会风气有关,加之家庭条件相对优越,有混文凭、熬日子的心理倾向。

2.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从表2可以看出,带教老师对实习生沟通能力的满意度偏低。其中,对中专学历学生沟通能力的满意度仅为62.5%,基础知识的满意度为61.46%。中专护生的基础文化多为初中水平,理解医学基础护理知识、专业知识的程度有限,使她们在面对不同文化层次、经济、家庭条件、社会地位、信仰背景的病人进行沟通时拘谨、语言生硬或少言寡语,使病人产生不信任感[2]。

四、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注重带教老师业务知识及带教能力的培养,让她们参加各种学习班,以扩充业务知识。鼓励并支持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以激励其不断加强学习,增加现代护理新知识,以便提高带教水平。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带教老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带好护生的关键。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护生的榜样,其言行对护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带教老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优良的言行去带动和影响护生,强化护生对本专业性质的认识,从平凡的工作中去体会护理工作的深刻内涵。让护生改变实习态度,热爱自己的专业,自觉地学习。

(二)完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

1.成立由护理部-护士长-带教秘书-带教老师组成的教学管理体系,并进行层层质控。

2.采用多维评价,全面评价教学质量。每科室结束发调查表调查学生对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情况的评价,实习期间和实习结束后,召开护生和教学秘书座谈会,广泛征求学生和老师对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教学。

(三)改革临床教学方法

将“以临床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技术,将护理程序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培养和提高批评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3]。主要的教学方法有:个案分析法、教学查房、疑难护理病历讨论、角色扮演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法。

(四)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和工作主动性

掌握学生心理和思想动态,端正学习态度,提倡“启发—探讨—实践”的带教方式。用情感带教,关心、帮助护生,尊重、鼓励护生,激发其学习热情。护理带教操作,应事先讲解操作步骤,在患者面前尽量用手势和目光。学生操作失败时,老师应及时向患者致歉,不要在患者面前责备学生,学生操作成功后及时给予鼓励,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培养护生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大多数患者对护生产生怀疑和抗拒感。临床带教首先要教育护生着装整洁,举止文雅,端庄大方,给患者以稳重、利落的美好形象,从而乐意接受护生的护理。在工作中要求护生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沟通能力,使患者信得过,护理操作的机会自然增多,操作技能也将随之提高。

小结:临床带教,既是对护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给带教老师一个再学习、锻炼和提高的机会。通过带教,老师的专业知识、授课能力及技术操作都得到了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宏,石丽玲.影响胡生在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的因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52

[2]何红英,杨超前,兰桂平.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2,16(4):237

[3]杨瑞.临床护理带教的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3,17(11):1309.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三和医院)

上一篇:研究生在本科生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下一篇:浅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