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6-19 06:59:44

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中小学校园网的建成,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成为可能,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网络信息资源之丰富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相关的知识。历史学科其特性在于内容丰富,涉猎领域广泛,而网络资源的丰富快捷和多样性的特点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的思维方式。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如果不能恰当、合理的运用计算机教学,或者是课件制作存在严重问题,有时反而事倍功半。网络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尽快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掌握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一、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新教材和网络教学的使用,无疑给初中历史课教学吹进了一股春风,给我们教师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教学面貌有了全新的改观。新课程对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传统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手把手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1. 不会制作和使用教学课件

很多教师由于计算机使用不够熟练,也很少进行这方面的知识培训,不会利用网络平台制作课件,有的教师直接不会制作,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还不如口头表达的清楚。再是课件操作不熟练,有的教师不能正确操作计算机,不是不出画面,就是不能及时点出自己教学需要的课件,整节课只是按照别人给设计好的线路向下翻动,不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回翻动课件。

2. 课件使用流于形式

现在多媒体进教室,有的地方要求上课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学校的要求,不是自己根据教学需要,课下精心制作课件,而是从网络上下载课件,但不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适当删减,只是因为某种上课形式的需要,被动地运用。教学中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有的教材上已经介绍的非常清楚,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就能很好的理解的问题,教师再制作课件,反而使教学更加繁琐,学生学习更加茫然。既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电力。所以,课件使用一定要有实效性,不能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3. 学生没有开口的机会

因为整堂课教师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师上课打开电脑,学生先是跟着大屏幕上呈现的课件走,再是跟着教师的讲解走。看课件使学生眼花缭乱,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云里雾里。学生一节课都没有开口的机会,看得多,听得多,而一节课下来学到的甚少。久而久之,学生提问题的习惯没有了,记忆的能力减弱了,不能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探究历史知识,而是被动的看、听,形成了懒惰的习惯,那样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怎么能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

4. 影响教学进度

多媒体教学有时能使繁琐的问题一目了然,但是也能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为大多数教师都是从网上下载的课件,有的非常唆,许多地方没有必要,教师不正确删减,在课堂上使用起来,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历史课有着独特的记忆特点,许多问题都需要记忆,而理解的问题不是太多,比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其中的关键人物,这些都需要准确的记忆,是唯一的答案,而不能通过理解得到多种答案。所以,这样的问题给学生明确的展现出来即可,没必要弄成课件,再做繁琐的讲解。再说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也可以列出事件的重点知识,这样比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在这些情况下,我认为教师没有必要再使用课件。

二.相应的对策

1.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正确理解多媒体使用的意义

利用业余时间,寒、暑假或其他节假日期间,组织教师学习计算机多媒体和电子课件制作的培训,要求每个教师都能正确使用多媒体,利用好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这个平台把课件制作好。再是要根据教学需要使用多媒体,不要流于形式,既浪费师生的时间,又浪费精力和学校的财力。

2. 采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从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变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是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频率的高低。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教材历史知识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生有了开口的机会,自主学习意识大大加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

3. 集体备课中抓好“四备”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必须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群策群力,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课件。作为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对教材充分地研究,仔细地斟酌,把握好教学的目标。二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预测好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尽可能地考虑细致全面。三是要备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问题,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有的问题需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的材料需要学生阅读解决,有的需要教师讲解,有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就能自己解决。所以,不要所有问题都用一种模式解决。四是备好课件,也就是无论教师自己制作,还是网络下载,课前都要设计好,确保课件内容正确无误,课件的使用能提高教学效率,不浪费时间。

4. 合理安排和调控好课堂教学时间

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不要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上课成了“放电影”,要合理安排好时间。除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外,还要采用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课堂上的大多数时间应该留给学生自主阅读感知历史教材并学会思考历史问题,当学生有问题而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再让学生讨论解决。只有在学生有了充分的自我感知和理解历史之后再进行的讨论才是最有效果的。而且,在进行讨论时,老师还要注意对时间和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恰当的安排和调控。不要成为典型的“放羊式”和典型的“自流式”,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所以,教师一定要调控好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网络教学带给了我们极大的便利和快捷,新课程带给我们新的挑战。但是,如果教师不转变观念,不把握好新课程的理念,不能正确运用多媒体,合理调控好课堂教学,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魏桥实验学校)

责编 / 齐鲁青

上一篇:相信一个人所能改变的 下一篇: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