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藏地区的鲁梅十人

时间:2022-06-19 04:48:08

不灭火种

时下,对于藏传佛教后弘期具体起始于哪年还有不同的看法。起因在于对律藏上路弘传起始时间的不确定。

梳理藏史可见,“朗达玛”的灭佛行动,其实并未在大地上持续多久――他仅在位五年,前一年还非常崇敬佛教。在他被佛教僧人拉隆・贝吉多吉刺杀之后,吐蕃的灭佛行动实际上就已告一段落。

到了他的两个儿子云丹和威宋时期,更大幅遏止了灭佛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重振佛教。《贤者喜宴》载,“二王子虽未成年,但按尊崇佛教之大臣们的禀告,把埋在土底下的释迦佛像,以及诸弥勒菩萨挖掘出来,安放在各自的宝座,供奉之至,并维修残破的庙宇。”威宋之子贝科赞也“贬其祖(朗达玛)德行,恭敬佛教”,依据藏史的记载,他还建立了门龙等佛寺庙宇。

公元918年,贝科赞26岁时,有出家僧人重建佛教仪轨,诵经闻思。据此,有学者认为,佛教的后弘期时代,这时已悄然拉开帷幕。

《红史》《布顿佛教史》等藏文史料记载,公元843年“朗达玛”灭佛之际,在曲阿日(雅鲁藏布江之南,羊卓雍措之北),有三名比丘正在山中修行时,见到一群身着僧装的人手牵猎狗前来打猎。惊愕不已的比丘经过问询才得知“朗达玛”的灭佛事宜。于是他们化身乞丐,用骡子驮着经书逃往阿里,然而北上到回鹘地区。难以立足,他们又由回鹘向东,辗转到了青海化隆,然后在西宁附近的丹底寺落脚。

这时,一位出身于宗哥地方的年轻人,慕名前去丹底寺求法。于是,三位比丘中的藏・饶色作为亲教师,约格迥作为规范师,为其受沙弥戒,并合二人之名,为其起名叫作格哇饶色。此后不久,格哇饶色又请求三位比丘授其比丘戒。按佛教仪轨,正常情况下,授比丘戒需要十位僧人执行,特殊情况下也得凑齐五名僧人才行。于是前往迎请逃往了康定的拉隆・贝吉多吉。贝吉多吉因刺杀过朗达玛而予以婉拒,最后,无奈之下他们请了两名汉族僧人前来,一共五人为格哇饶色授了比丘戒。这样,这位出身宗哥的年轻人后来勤奋学习,成为精通佛教教义者,所以也被尊称为“贡巴饶色“(智力聪慧者),或“喇钦”(大师)。

因为此前不久的公元840年,末世的唐朝也进行过一次和情况差不多的大规模灭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此时的甘、青、川边这一区域,远离唐朝和吐蕃两个政治中心,从这两个方向刮来的灭佛风暴,均未太过深入。青藏高原上的佛教火种,因而在这里得以呵护与永续。

下路弘传

等吐蕃的灭佛风暴稍稍过去后,山南一个地方势力的首领、桑耶寺的寺主意希坚赞,作为吐蕃王室云丹的后裔,他也很想重新弘扬佛教。得知上述消息后,于公元970年左右,派出了鲁梅・楚臣喜饶等l0人前往丹底寺,跟随喇钦学习和迎请佛教“律藏”。

学成后,鲁梅等10人陆续回到卫藏,其中鲁梅晚回一年。返回卫藏之前,鲁梅请求喇钦赐予他供奉物。于是喇钦赐给了他一顶自己戴过的帽子。鲁梅把喇钦赐给的帽子后帽檐卷了起来戴在头上回了卫藏弘扬佛法,以至此后卫藏这10人传出的弟子,均养成了配戴这种长檐帽的习惯。

10人中,鲁梅等卫地5人回到桑耶地区,在吐蕃时期遗留下的一些寺庙中做了寺主。后来,他们又陆续在藏地建立寺庙,如鲁梅在卫如地方建立了拉穆弟吴寺,在米曲地方建立了拔朗寺,以后他在卫藏地方领主的支持和资助下,在卫藏及康区等地建立了许多寺院如敏珠林寺等,收徒传法,使佛教势力在这一地区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鲁梅弟子很多,有“四柱、八梁、三十三椽”之说。所谓“四柱”,意为“后弘期佛教界中,如房屋的四根柱子,极为重要”,为香、俄、朗、珠梅等人。这四个人都很有作为,形成的四个派别合称为“鲁梅支系”。与鲁梅・楚臣喜饶共同前往丹底寺学法归来的其他四人,之中的巴・楚臣罗追建兰巴吉乌寺,以此为道场形成“巴曹支系”;热希楚臣迥乃在墨竹建昌下寺,以此为道场形成“热曹支系”;征耶歇云丹建安兰吉摩寺,以此为道场形成“征曹支系”。

总之,鲁梅・楚臣喜饶等人以及他们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致力于修建寺庙、剃度僧人和传授佛法,卫藏地区的小型寺庙如雨后春笋似的纷纷出现。在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扎塘寺和夏鲁寺,便是这一时期由“鲁梅10人”的弟子们所建的。

这种由安多、康区所发起的佛教复兴,被称为“下路弘法”。

由鲁梅等人传回卫藏的律法,一般被归入宁玛巴传承体系,时期上作为对应故称“上路弘法”。

上一篇:吐蕃王孙西行记 下一篇:你会因为“生物钟离婚”而离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