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随诊分析

时间:2022-06-19 01:53:27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随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时间,提出CT随诊的重要性。 方法 搜集临床资料完整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5例,回顾性分析血肿发生的时间及CT表现特点。 结果 迟发性颅内血肿CT表现为脑内血肿28例,硬膜下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2例。发现血肿时间为6~24 h者占74.3%(26例),24~72 h者占20.0%(7例),3~7 d者占5.7%(2例)。 结论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在伤后24 h内,是CT复查最重要的时机,及时诊断和治疗是临床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颅脑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c)-0097-02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在颅脑外伤中并不少见,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本病临床预后的关键。本文搜集临床资料完整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5例,回顾性分析血肿的发生时间及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CT随诊对本病的诊断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颅脑外伤患者行CT检查并有复查资料者520例,选择其中CT复查时发现新的颅内血肿者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6~65岁。受伤原因主要是车祸、坠落和打击伤。入院时意识清醒者7例,有意识模糊或昏迷者28例。住院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者25例,病情无明显好转者8例,有2例因病情严重最后死亡。初次CT检查时间为伤后1~2 h,CT复查时间为6 h~7 d不等,每例患者CT检查为2~3次不等。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16螺旋CT机,全部病例均行常规颅脑横断面平扫,层面与OM线平行,层厚与层距各为10 mm。统计分析初次CT检查结果和复查时发现新的颅内血肿的时间及CT表现特征(包括血肿部位),并与初次检查对照。

2 结果

2.1 初次CT检查结果

本组35例中初次CT检查时有4例颅内未见明显异常,发现颅内病变者31例,为单发或两种以上病变同时存在。其中,脑挫裂伤19例,脑肿胀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脑内血肿4例,硬膜下血肿7例,硬膜外血肿5例,伴有颅骨骨折11例。

2.2 复查CT检查结果

本组35例在伤后6 h~7 d内行CT复查均发现新的颅内血肿及其他改变。新发现的颅内血肿类型有脑内血肿28例,硬膜下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2例,伴有脑挫裂伤23例,脑肿胀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血肿破入脑室3例。新发现血肿的时间在伤后6~24 h者26例,24~72 h者7例,3~7 d者2例。

3 讨论

3.1 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时间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外伤后初次CT检查未见颅内血肿,而在一段时间后CT复查时发现颅内血肿,或者在原有颅内血肿的基础上又出现新的颅内血肿。本组35例患者中,CT复查发现颅内血肿的时间在伤后6~24 h者占74.3%(26例),伤后24~72 h者占20%(7例),伤后3~7 d者仅占5.7%(2例)。因此,笔者认为伤后24 h内是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最多发时间[1]。有时患者入院后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在6 h内也应立即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治疗。

3.2 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

本组中有4例患者初次CT检查时颅内未见明显异常病变,而CT复查时发现颅内血肿。其原因是在颅脑外伤初期有脑实质的剪切伤而使脑组织挫伤、肿胀,颅内压增高,可发挥填塞止血效应,出血量少,CT不易显示,经临床脱水、手术减压等治疗后,颅内压降低而出血形成血肿,CT复查时即可显示[2]。所以,颅脑外伤初次CT检查无异常时,并不能完全排除有病情加重的可能性,应根据临床症状加重表现及时做CT复查[3]。

脑挫裂伤是引起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重要发病基础[4]。由于脑挫裂伤导致局部脑组织水肿、坏死、液化和多发散在的小出血等变化,严重者可出血较多而形成脑内血肿。脑挫裂伤可以在伤后初次CT检查时立即出现,但有研究发现迟发性脑挫裂伤比伤后初次CT检查发现病变的还要多。因此,脑挫裂伤并发迟发性脑内血肿也较常见,发病率可达47.6%[5]。本组病例中有23例患者脑内血肿与脑挫裂伤并存,也说明了这一点。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另一个重要发病因素。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存在是颅内并存剪切伤的一个佐证,在外伤旋转力的作用下,颅内蛛网膜、软脑膜及脑组织均可剪切离断,由于局限性脑肿胀存在及颅内压增高而使剪切口出血缓慢或凝阻。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后,一般可在10 h引起脑血管痉挛,继而引起血管壁的病理损伤如内弹力膜断裂、平滑肌细胞变性坏死等,进一步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有资料表明,颅脑外伤首次CT检查出现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考虑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可能[6]。本组病例中有13例在初次CT检查时见到蛛网膜下腔出血。

3.3 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复查时机

急性颅内血肿的症状和体征一般出现在伤后1~2 h内,迟发性颅内血肿绝大多数在伤后6 h~7 d内逐渐出现[7]。因此,CT复查对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十分重要。作者认为,颅脑外伤后初次CT检查无异常,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临床症状加重者,应立即进行CT复查。尤其是初次CT检查有脑挫裂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临床症状加重者更应注意在24 h内复查。对于一般经保守治疗而疗效不满意者在伤后2~7 d行CT复查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残率及估价预后都有重要价值[8]。

[参考文献]

[1] 叶长春,王伯源,王东. CT诊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0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737-3738.

[2] 黄智,刘璋,张立,等.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及临床特点探讨[J]. 医学研究,2009,38(7):105-108.

[3] 梁兴民,姬忠良,陈子然. 迟发性颅内血肿74例临床分析[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3):237.

[4] 蒙贵仕,雷敬富,卢强昌,等.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114例的诊治分析[J]. 广西医学,2011,33(7):932-934.

[5] 莫瑞嘉,梁於凤,周重东.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治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0):50-53.

[6] 高志友.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常规CT研究[J]. 安徽医学,2011,32(1):80-82.

[7] 葛培林,刘华明,刘仁忠,等.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首次CT的影像学特征分析[J].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5):338-340.

[8] 叶经纬,沈鸟松,刘惠祥. 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2011,31(11):61-62.

(收稿日期:2012-11-13 本文编辑:陈 俊)

上一篇:颅脑CT在婴幼儿期影像学“正常”的早产低体重... 下一篇: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