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型企业贷款机制的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18 05:01:29

基于微型企业贷款机制的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使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然而其融资情况却长期以来未得到金融机构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概述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态度,进而分析了微型贷款的机制设计,以期为中小企业的有效融资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微型企业;贷款机制;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不论在产出、企业数、就业人数及出口金额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人民币升值、土地与劳务成本快速上升等,使得传统劳力密集产业出口竞争力降低。大型企业在政府全力扶持下,能够容易获得经济的主导权,而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却迅速恶化。随着经济、政治情势的变迁,中小企业仍旧是我国市场经济经营的弱势群体。资金往往是企业经营的命脉,若就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比较来看,银行借款与发行股权证券是最主要的两大融资方式。不过,近年来受到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严重冲击,银行借款与发行股权证券的比重此消彼长。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较不健全,银行对其贷款意愿本来就较为保守,而较为恶劣的经济形势更是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歧视,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二、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态度

从银行的角度思考,商业银行为金融体系中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业务为吸收存款支付利息、提供融资及各项金融商品服务给需求者,借以收取利息及手续费收入,并以赚取最大利润为目的。

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均以成本及风险控管为优先考虑因素。首先,关于成本考虑方面,商业银行为扩张对中小企业服务内容,需投入事前信用评估、事后追踪考核等,花费成本很高,但贷款金额往往与大型企业差距很大。从成本收益观点而言,所付出成本可能超过收益,因此大多中小企业乃至更小的微型企业,往往一开始就被隔离在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之外。其次,关于风险控管方面,商业银行的融资贷款区分企业金融及消费者金融两大部分,其贷款前均需经过事前严格的信誉评判,具体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企业家内容包括:年龄、家族状况、住宅环境、居住年数、现任职业服务年限、年收入、与贷款银行往来关系、其他因素等;企业部分则包括:财务状况(长、短期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经营效能)、经营管理(负责人信评、公司组织型态、内部组织功能、产销配合情形、银行往来信用情况)、产业特性与展望(在行业内所处地位、产品市场性、企业发展潜力、未来一年行业发展预测)等因素。因此,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放款有一套绵密严格的授信审核作业,一般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或自营工作者均不易通过贷款标准,当然也成为金融机构拒绝放贷的对象。

事实上,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存在比中小企业规模更小、数目庞大的微型企业,由于进入市场门槛低,或无特殊的市场竞争优势,根本不可能获得天使投资人或创司的资金,在经营活动中也通常与银行很少往来。因此,一旦有小额资金需求,通常只能靠亲友借贷,甚至向民间、地下钱庄融资,但往往因极高的利息负担,加上无法因应外在环境冲击而倒闭。

三、微型贷款的机制设计

微型贷款业务虽然始于尤努斯教授在孟加拉大力推广,并在当地与许多所得较低的国家实施成效卓着而成为典范,但在一些国家并不一定能完全适用,特别是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具体原因如下:一是资金往来的对象都是陌生人,而非社区内的左邻右舍,在城市地区人际关系的疏离与都市化现象,使微型贷款很难以团体贷款的形式存在;二是一般人要创业成功,通常需要接受相当程度的基础商业与经营培训,加上商业竞争激烈,若没有相当的创业家精神很难成功,这大大降低了微型贷款所能发挥的效果;三是创业所需资金水位高,特别是在接近已开发国家或开发中国家,产业发展程度已达一定水平,微型贷款的金额根本是杯水车薪;四是微型贷款机构通常是非营利组织,或是由贫苦百姓为主要利益共享者的机构;微型贷款的立意,如放款机构不采用传统抵押品的评估方式,挑战了传统商业银行将微型企业主归类为“不符合信用评分标准”的贷款人,这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下根本无法达成。

若要使我国微型贷款机制能够充分运作,则必须满足下列条件:规划微型贷款相关金融商品时,必须考虑我国的所得水平而调整贷款上限;针对微型贷款借款者进行相关的专业辅导或纳入保险机制,以降低资金运用的风险;改良微型贷款特殊的放款机制,使其更符合我国的社会型态。为此,将已根深抵固于我国社会,且熟知社会底层实际情况的非政府组织纳入微型贷款的政策体制内运作,运行如下的微型贷款机制:一是若依据我国所得水平而提高微型贷款的放款金额上限,势必影响银行放贷与中小企业信誉保障基金的保证意愿,因此纳入民营的保险机制,强制微型贷款人必须对该笔贷款投保信用保险,并缴纳保险费。若微型贷款人甚至连保险费均无力缴纳,此时可通过政府补捐助或社会救助机制加以应对。二是在降低资金运用的风险方面,针对微型贷款借款者的创业或资金用途进行相关的专业辅导。除了公民营辅导机构之外,更可借助NGO深入民间的社会网络,其专业志工于贷款前后的关怀辅助,达到了解借款人的实际经济状况与资金运用情况。三是银行贷款不足的部分,若经由NGO的实际接触与评估,了解微型贷款人的实际迫切需求,在相关单位的监督下,以政府补捐助或NGO援助方式,达到社会救助的目的。总体而言,制定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微型贷款机制,协助金字塔最底层的民众能够获得各项金融服务渠道,将成为当前安定社会、延续经济成长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韦淑琴.小额信贷中信用风险的防范管理[J].现代商业,2010(15).

[2]杨再平.论全方位社会责任银行[J].银行家,2010(07).

上一篇:高中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推行和美教育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