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三大合作” 促进农民增收

时间:2022-06-18 01:58:06

推进农村“三大合作” 促进农民增收

【摘 要】 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社区股份合作“三大合作”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业务,也是带动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发展农村“三大合作”增加农民收入,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 基本业务;增加收入;举措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农工办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大桥镇将据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截止2011年底,全镇成立三大合作组织93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1个,成员人数12062人,带动农户19183户,并组建四家专业合作联社;农地股份合作社22个,入股农户9220户,入股面积1.54万亩;农村社区股份专业合作社40个,量化农村集体资产11606.2万元,享受股权人数92489人。三大合作组织工商登记91个,登记率97.8%。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1个,农地股份合作社22个,农村社区股份专业合作社38个,工商注册登记率分别为100%、100%、95%。登记成员数102160人,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700人,农地股份合作社755人,农村社区股份专业合作社99705人。

一、坚持领导重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大桥镇在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工作上坚持整体联动,明确责任,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保证了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具体做法:

(一)强化领导。镇党委、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工作非常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每年在全镇农业农村会议上,镇领导都强调扎实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多次对“三大合作”规范化建设进行调研,了解掌握“三大合作”发展状况,解决存在的问题,落实专人协助村组搞好组建及日常指导工作。

(二)强化责任。为了工作的上下联动,镇、村两级组织相应成立“三大合作”推进工作班子,明确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主办会计为直接责任人,村民主任、经济合作社社长紧密配合,搞好协调。同时镇党委、政府完善了村级干部工作考核办法,将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工作纳入年度镇管村干考核内容,与工资薪酬挂钩,调动了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坚持典型引路,形成以点促面的发展格局

积极参加市农工办组织的相关参观学习、听取先进合作社的经验介绍,培育壮大本镇已有一定基础的合作社,成功后在面上推广。

(一)组织学习。大桥镇先后组织3批合作组织负责人、基层干部等50余人,先后到浙江等地进行参观考察,进一步学习经验,拓宽视野,寻找差距,增强发展的针对性,积极组织合作组织法人参加市农工办举办的合作组织理事长培训班,提高理论业务水平。

(二)培育典型。大桥镇重点培育了扬州市现代农业特种作物合作社、江都市兴业花木专业合作社和江都市三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典型。现代农业和兴业花木合作社已创成市级“四有”合作社,三丰农机合作社被授予江苏省“四星级”农机合作社。

(三)推广经验。组织本镇合作组织负责人学习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消化吸收不同类型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在面上推开。大桥镇重点推广“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农户”模式,强调了合作社成员股金分红及二次逐利。

三、坚持规范建设,形成促进增收的有效载体

大桥镇已创建省市“四有”合作社、“五好”合作示范社为契机,将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作与农民增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起规范的运作机制,突出以制定章程和建立成员账户、台账为重点,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发展。

(一)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重点处理好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主要通过最低保护价的形式做好利益的直接分配。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分配盈余422.56万元,其中按交易量返还成员总额158.88万元,按股分红总额238.47万元。扬州市现代农业特种作物专业合作社与成员签订金花菜收购协议,成员每斤收购价比一般种植户高0.3元,确保成员一季种植金花菜亩均收入达到2800元,比种植小麦多收入2000元左右。该合作社按3000亩种植基地推算,农民增收达600万元。

(二)调整股金分红标准,提高农民收入。一是调整光明巨祥花卉土地合作社成员股金,由原来的每亩420元增加到每亩800元,每亩净增收380元,按1000亩计算,增加农户收入38万元。二是组建江都市滨江生态农业土地股份合作社,与土地流转农户签订入社合同,农户以2513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社,土地流转承包依据粮食部门挂牌收购价格按每年每亩田1200斤粳稻价格结算,仅此一项,农户土地流转获得收益88万元。

(三)严抓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现代农业就是市场竞争农业,农业要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靠一家一户是不行的。而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作为纽带,连接了小而散的经营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通过制定、实施生产技术规范流程,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对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桥镇加快合作社“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建设,扬州市现代农业特种作物合作社充分利用在国家注册的早晚牌商标的品牌优势,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生产出来的黄花草、大麦茶等产品相继获得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证书,这些产品销售额明显增加,经济效率也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农经站)

上一篇:既有居住建筑围护体系节能改造适宜性技术研究 下一篇:刍议吉林省农村低保工作的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