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挥发性有机物(VOC)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6-18 05:42:19

汽车座椅挥发性有机物(VOC)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不断提高的环保意识,车内空气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国家环境保护部又在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给各主机厂提出了明确的推荐性要求。不论是市场要求还是推荐标准的要求,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降低都成为各主机厂及汽车内饰零件供应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汽车座椅挥发性有机物(VOC)改进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浅谈其应对措施。

关键词:汽车座椅 ; 挥发性有机物;措施

中图分类号:U463.83+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2012年3月1日GB/T 2736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正式实施后,国内绝大多数乘用车制造商纷纷出台关于汽车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测试方法与限量值要求,所以如何能够快速的、低成本的满足相应的主机厂要求成为汽车内饰件供应商急需解决的课题。简单来说,如何少走弯路,如何快速的解决改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汽车内饰件的VOC降低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汽车座椅挥发性有机物(VOC)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检测机构对相同零件检测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及准确性对零件VOC含量的分析有很大影响。不同的检测机构其检测的稳定性千差万别,更有个别检测机构抓住了零件供应商急于获得合格检测报告的心态,故意出具检出量很少的检测报告。这无疑给零件供应商乃至主机厂在VOC改进上带来麻烦。下面是一组针对不同检测机构的对比数据:

试验条件:同一种汽车零部件(座椅泡沫),用材、工艺、结构完全相同,下线时间为同时下线,包装方式完全一致,将上述的2个零部件同时发送给两个不同的检测机构,并且在同一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

如上所述,不同检测机构其检测的差异是非常大的,上表中检测差异最大竟为18.5倍。如此大的检测差异,根本无法准确的判定零件的VOC的含量。

(二)挥发性有机物的历时变化特性影响分析准确性的问题

研究表明,车内VOC具备历时变化特性,一般来说,汽车内浓度和汽车内饰零部件的VOC挥发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降低,但不同物质其降幅有所不同,如图1-1和1-2。

图1-1 车内甲醛随时间变化图1-2 车内甲苯随时间变化

图1-1和图1-2中以有代表性的甲醛和甲苯为例,纵坐标表示车内某种物质的浓度,以刚生产出的新车车内含量作为初始值1计算。从图中看出,新车制造出来后,在存放过程中,车内VOC含量不断降低,当存放200天左右后,甲醛和甲苯含量基本达到一个稳定值。正式由于车内VOC和内饰零件VOC含量具有历时变化性,给各内饰零部件供应商的VOC改进项目带来了麻烦,主要体现在:部分主机厂对零件的检测时机范围过于宽泛,不利于检测样件合格与否的判定,比如:某主机厂对零件的检测时机要求为:零件下线30天内,而30天的时间,零件的VOC含量变化很大。

(三)座椅材料取样规格影响分析准确性的问题

国内部分主机厂对座椅蒙皮材料级VOC测试的取样规格设定为100mm×100mm,其测试袋大小为10L。下面是六组关于座椅蒙皮材料的VOC测试数据:

从上述六组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其大多数物质的检测结果均是ND,其余的检测数据也基本是相差无几,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准确判定哪家供应商材料的VOC含量最低,其性能最优越。这无疑给座椅VOC的改进带来了巨大麻烦,因为根本无法筛选VOC性能优越的材料。

三、对于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标定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从中甄别确定精度、稳定性最好的检测机构

对于该问题,可以考虑在认定检测机构VOC检测资质时,对多家检测机构同时进行数据标定,这里所说的标定是指:采用完全相同的零件(包含但不限于:生产条件、材料、生产工艺、包装方式、运输方式、生产下线时间、结构、用量等)同时发至检测机构,要求不同的检测机构在同一天进行测试,对测试的结果进行比对,将与大多数检测结果差异较大的机构淘汰。

(二)进一步明确、缩小零件的检测时机

鉴于VOC的历时挥发特性,设置较为宽泛的检测时机,无疑对合格的判定,改进效果的判定不利,解决此问题的指导性方法为,对零件的检测,其检测时机设置在下线10~15天内。

(三)增大样品取样尺寸,规避测量系统误差所占的比重

鉴于样品取样尺寸小导致部分VOC物质的含量小于检出下限,从而无法比较VOC性能的问题,可以考虑将座椅蒙皮材料的取样规格由100mm×100mm放大至500mm×500mm或放大至1000mm×1000mm。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及时解决改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少走弯路,对于汽车座椅的VOC降低项目有这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谢祖峰.《汽车座椅挥发性有机物(VOC)对车内空气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05期.

马 辉,陈可波. 《车内有害气体(VOC)现状的研究》.汽车工艺与材料.2006年08期.

李俊贤. 《某车型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 汽车工艺与材料.2012年12期.

GB/T 2736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上一篇:基于当前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探讨 下一篇: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