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几点研究

时间:2022-06-18 12:52:2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几点研究

摘 要: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作为我国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厚的经济效益。尽管如此,在调查与研究后发现,因缺少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而导致的果少、缺苗等现象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将成为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障。通过一定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出我国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农民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114

在进行蔬菜种植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一直忽略种植的方法与技巧,那么将导致大棚蔬菜种植出现更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进行研究,从而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

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1.1 有毒气体的预防工作

在进行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当中将会产生一定的有毒气体,如果对这些有毒气体不能够进行较为及时的处理,那么将导致蔬菜的产量大大降低,所以对有毒气体进行预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常为氨气,这是由于施肥过程中用量过大,以及一些速效化肥所产生的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施肥的方法有误,那么将导致未腐熟的有机肥,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并产生氨气,对蔬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蔬菜死亡。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有毒气体为亚硝酸气体,这种气体主要产生于铵态氮肥用量过度,这种有毒气体所导致的现象为蔬菜叶片上产生白色斑点,严重将导致蔬菜枯萎。

主要的预防措施为合理施肥,施肥对蔬菜的生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应当主要的是在施肥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施肥手段,这样才可以将化肥的最佳功效发挥出来。在大棚内进行施肥之前,应当对有机化肥进行发酵附属处理,同时应当确保化肥的质量。尿素应当与过磷钙进行混合施肥,从而发挥尿素应有的作用与效果。在进行施肥时,应当确保基肥的施肥深度,同时也需要控制好施肥。

1.2 CO2技术

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还应当时刻注意对CO2的浓度进行控制与掌握,只有将CO2浓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确保蔬菜产量。

1.2.1 化学反应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CO2的浓度迅速的提升,利用简易的化肥发生装置,通过化学方法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通常用到的化学反应原理主要有硫酸盐以及碳酸氢铵,这种方法还可以控制产生CO2的多少,因此这种方法得大多数人民的青睐。

1.2.2 燃烧方法

燃烧法是对大棚中的空气进行CO2补充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所以燃烧法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1.3 嫁接苗技术

该技术通常被应用到瓜类的种植方面,原因为可以通过砧木的根系及其具有一定的抗逆性,从而有效的提升植物对水肥的吸收,从而在某种方面可以增强植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1.4 在温室内放蜜蜂

为了有效的减少在低温季节的蔬菜结出的畸形果较多的现象,可以通过在大棚内放一些蜜蜂从而有效的改善大棚内传粉条件差的问题,这种做法大大的减少了畸形果的现实产生。但是,这在杀虫剂的使用方面应当更加注意,避免因使用杀虫剂不当将蜜蜂杀死的现象发生。

1.5 减少大棚蔬菜低温冻害

1.5.1 室外保温

通过对大棚外进行保温从而达到室内温度高的目的,这种做法的主要手段有在大棚周围设立防风障从而减小风速,或者在大棚周围培土,增加大棚的厚度,达到保温的效果。做好大棚与大棚之间的连接工作,增加阳光的照射时间,或者在大棚的四周挖一些寒沟并且在沟内填满炉渣,达到保温的作用。

1.5.2 室内保温

大棚蔬菜发生冻害的预防措施较多,可以通过增加室内温度的措施从而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通过点燃煤料、施用具有热性的有机肥等从而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的热性燃料为马或者羊的粪便等。通过采用地膜等方法也可以起到室内保温的作用。

1.5.3 增加二层裙膜

增加二层裙膜,并且配压膜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可以有效的前期解决增温、保温以及后期的换气能力低下的问题,主要的做法为在扣大棚时,使得大棚的薄膜接触到地面便可以,并且不使用泥土来固定,用压膜线的方法。在大棚内部距离地面为40cm的高度处先用铁丝做一层裙膜,然后在80cm左右处在设立一层裙膜,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温作用,同时可以达到排湿、降温、换气等作用。

2 总结

如果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到蔬菜种植当中,那么将可以充分的满足人们对膳食的需求,并且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真正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进行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一些种植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通过合理的大棚种植技术,使得大棚蔬菜种植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能坤.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及创新[J].农村经济,2012(4):86-88.

上一篇:大豆种子的选择及播种方法研究 下一篇:略论小麦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