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提升策略

时间:2022-07-13 04:34:13

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提升策略

摘 要: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的高低会对小麦的产量产生直接影响,而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也具有较强的地域针对性,为保证冬小麦年年持续高产,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提高整地质量及播种质量,加强水肥管理,做好除草工作,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为冬小麦的优质高产提供保障。文章以河南焦作地区为例探讨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提升策略。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提升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108

1 提高整地质量

实际冬小麦栽培种植中,播前整地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麦田耕层的深厚度,保证土壤中肥水气热等各环境因子协调发展,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并且小麦精量播种过程中地面平整是必要条件,只有保证耕层深厚度,为全苗、壮苗及后续的田间灌溉及排水提供便利。

2 提高播种质量管理

提高播种质量管理的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种:适墒播种。小麦播种阶段的适墒标准一般是土壤相对水量的75%~80%,即播种前抓一把土壤如果可抓实,且齐胸高度自由落体可变碎即证明墒情合理。在土壤墒情合理时播种小麦可以保证小麦及时长出子根及次生根,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小麦抗旱、防涝及防倒伏的能力。如播种墒情不充分则要提前浇水造墒;做好适期播种。

3 加强水肥管理

3.1 合理灌冬水与春水

根据田间小麦的长势、环境温度等进行冬灌,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通常日均气温3℃左右为适宜灌溉温度,低于该温度会导致土壤冻结,不仅水分无法充分下渗,而且麦苗表面结冰导致其死亡;反之高于3℃则会增加田间水分蒸发量,不仅无法达到灌水增墒的目的,还可能导致麦苗徒长,增加后期发生冻害的机率。一般情况下旺苗无需冬灌,单根独苗等弱苗也不宜冬灌,否则易出现淤苗、凌台、受冻害等。冬灌要注意控制水量,否则地面易积水,或气温下降时形成冰壳,导致植株受冻害而影响产量。灌溉后要及早划锄,可有效提高地温,促进冬小麦根系发育,培育壮苗。除了灌冬水外,春季第一水也是提高冬小麦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如果麦田墒情较差或基本苗数少,可在麦苗起身期浇春季第一水;反之则可在起身后拔节前浇水。

3.2 科学施肥

冬小麦生长所需的底肥是保证冬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条件,冬小麦底肥以各种元素为核心,做好各种肥料之间的科学搭配,农家肥与化肥互相结合,以氮磷钾等基础肥料为辅助,如条件允许可施播小麦专用肥料,每667m2用量在35kg左右,小麦专用肥可为冬小麦的生长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营养供给。如果采用农家肥与氮磷钾等基础肥料搭配应用,则农家肥、磷肥、钾肥、锌肥等用于底肥施播,60%的氮肥用于底施,在麦苗拔节期再追施余下的40%氮肥,以为冬小麦生长提供更多养分。施肥时提倡化肥深施,可采用机械施肥,注意不能表层撒施;浇水前追施尿素300~375kg/667m2。

4 做好杂草及病虫害防治

田间病虫害、草害会对冬小麦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影响到小麦的品质及产量,因此冬小麦的栽培管理中田间病虫草害的防控是一项重要内容。农民要及时关注植保部门的信息情况,预重在病虫害情况做出及时预警与监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冬小麦常见病虫害包括白粉病、赤霉病、灰飞虱、吸浆虫、纹枯病等;防治时要首选低毒高效的药剂进行防治,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小麦蚜虫可用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对水喷雾;小麦吸浆虫可在拔节孕穗期用 50%辛硫磷乳油等拌撒毒土防治幼虫,抽穗期喷雾防治成虫;小麦红蜘蛛初期可用 20%哒螨灵乳油等对水均匀喷雾,严重时可用 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等对水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治红蜘蛛。除化学防治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除病虫害外,麦田草害也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针对大面积麦田可采用化学除草的措施,合理掌握化学除草的时间,通常在冬小麦要进入拔节阶段时即可施用巨星或苯磺隆进行防治;用药时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执行,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如麦田播量大或呈现出倒伏趋势,可在麦苗起身至拔节前采用多效唑等药品进行化学防治。

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对提高其产量、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际管理中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深入探究冬小麦的生长习性,不断提高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的有效性、创新性,在保证冬小麦健康、优质生长的前提下提高其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上一篇:不可小视的“预习” 下一篇:大豆种子的选择及播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