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

时间:2022-06-17 09:41:43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

摘要: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一个语言知识积累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读量增加,阅读兴趣、阅读技能的培养的意义已超出为了学生考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主张把英语的大量阅读当做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新课程中学英语大纲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使学生明确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到:“根据初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初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点教师必须向学生解释清楚,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数据和事实更清晰地让学生明白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学生心中确立了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就有了英语阅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那么英语阅读教学才有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和开端。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虽然,教无定法,但教一定要有法。我们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以下导、读、听、述的授课形式可供大家参考。

1.导读: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导课科学合理,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进入阅读程序。导课方式多样,有背景介绍、故事启发、以旧带新、设置悬念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导课方法,以激发学生强烈的了解课文的欲望。

2.阅读:阅读课的主旋律就是阅读,教师应从整体语篇出发,结合后面的练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文章内涵、推测作者意图等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训练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阅读训练也可以分三步:(1)速读:学生的阅读欲被激发后,急于了解文章内容,安排这样的活动,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此时,教师要设计一些较为浅显的问题,或合理利用后面的练习,让学生有目标地去阅读,由此,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完成了阅读的第一步。(2)细读。这一步是阅读的核心。学生通过有目标的细读,加大信息量的输入,掌握全文的结构脉络,从而把握文章的要领,提高获得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判断正误、回答问题、排序、选择等练习,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细节,又了解了文章的框架结构。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归纳以供讨论,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对同一内容作不同的表达,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设置问题情境,提出一些层层递进,逐级攀登的问题,最终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3)朗读。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既可以培养语感,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听录音。学生通过视觉了解课文的信息之后,合上书通过听觉再次强化信息的输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学生可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语速,纠正自己错误的发音,为下一步的“复述”提供充分的条件。

4.复述。这是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口头训练,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有效途径。复述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提问式、填空式、关键词提示式、根据图片全文概述式等。复述应根据学生实际,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地进行。例如,可以分以下四步:首先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其次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然后用所给的关键词组复述全文,最后让学生分组表演。这样,学生有了学有所用的感觉,兴趣盎然,气氛活跃,效果很好。

三、实施整体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和能力

整体教学是课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始终将一篇课文作为整体去教,把课文的内容和篇章结构放在突出的地位,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章,不破坏文章的整体性和趣味性,不影响文章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培养阅读能力和提高阅读速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阅读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之中。整体的含义是从整体上感知和归纳课文中心思想和课文大意,从课文内容的整体信息出发,逐层深入,弄清段落大意及各段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篇章结构,理解其现实意义,深化运用。课文整体教学的步骤分为三步:

第一步:从整体上对课文进行综合性理解,包括预测、指导、阅读、思考、理解五个环节。

第二步:从课文内容的整体出发,围绕段落大意或主题句对课文进行局部分析,包括发现、自查、问答、讲评、联系五个环节。

第三步:抓住课文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全方位地对课文内容实施综合性运用,包括归纳、总结、具体化(情景化)、运用、点题五个环节。

四、大力开展课外泛读

一是选择课外读物,指导课外泛读。开展课外阅读,既能增加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有利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课外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选择读物时尽量选一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的文章,使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所选读物要内容广泛、新颖,体裁和题材多种多样,语言质朴生动,引人入胜,寓学习于消遣之中,所以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增强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是设计阅读表格,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对学生阅读情况的了解,是通过两张统计表格来反馈的。一张发给学生,让学生登记自己的阅读文章题目和理解率,另一张发给全班用,定期把每个学生的阅读文章名称和理解成绩登记,这样不但教师可以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进展情况,而且学生之间也能相互了解,互相促进。我们把这一做法进行马拉松式的长期阅读比赛,学生读完一张报纸,接着又读另一张报纸,看谁读得多,理解得准确。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读报的积极性,把一些从来不读英语课外书的学生也吸引到英语课外阅读中来。更重要的是,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在阅读课上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心设计阅读教学过程,要在学生建立阅读兴趣的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技巧和能力,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上一篇: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英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