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案外第三人权利救济机制完善研究

时间:2022-06-17 07:42:34

虚假诉讼案外第三人权利救济机制完善研究

摘 要: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在我国,第三人制度非常简陋,根本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民事诉讼当事人合谋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但往往第三人需求法律救济时,却发现没有完善的程序措施可以救济其受到的损害。本文从我国案外第三人权利救济机制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提出了完善相关制度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第三人;虚假诉讼;权利救济

中图分类号:D9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069-04

在我国当下,虚假诉讼案件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5月份,浙江省法院经审理确认属于虚假诉讼的案件达107件,其中民营经济发达的台州、温州地区更是高发地区。①它不仅侵害了司法权威,造成国家司法资源的浪费,更侵害了虚假诉讼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利。然而,对于虚假诉讼案件,国家司法层面更关注的是如何发现及如何惩治的问题,对于真正受到实质利益侵害案外第三人的权利如何进行救济的规定却很简陋,无法及时全面救济受害案外第三人的权利。本文拟从我国案外第三人权利救济机制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进一步寻求西方先进制度中国化的初步构想。

一、我国现有案外第三人权利救济机制存在的缺陷

(一)可以申请再审的范围过于狭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案外人对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确定的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且无法提起新的诉讼解决争议的,可以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作出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该规定明文设置了案外第三人申请再审的权利,但只能存在于针对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即与执行标的物存在利害关系的情景。这样的规定范围非常狭窄,因为执行标的物只限于给付之诉中,并没有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在确认之诉中,虚假诉讼当事人虚构债权或侵害案外第三人的债权分配的先后顺序利益或受尝比例的,这些案件中并不包含执行标的物,案外第三人就无法根据此规定申请再审。

(二)缺乏向检察院申诉的机会

新《民事诉讼法》第20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查建议或者抗诉:(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在201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的《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第6条中,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行政调解损害国家利益的、社会公益的,应当提出抗诉。这条规定将抗诉的范围限制在可能侵害公益,而绝大多数虚假诉讼案件侵害到的是案外第三人的私人利益。案外第三人对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确定的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且无法提起新的诉讼解决争议的,只能向法院提出再审的申请,却不能向法院提出申诉。

(三)案外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不够细化

新《民事诉讼法》第56条增加了第三人撤销诉讼的内容:“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能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该规定给予了因正当原因未能参加诉讼、却可能受到既判判决拘束的第三人提供程序保障和权利救济的途径,是对社会现实中虚假诉讼多发,严重侵害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一种立法回应。然而该规定设置过于简陋,对于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的适格当事人、法律后果等并没有相应的规定。同时,如何界定与相关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关系,受害人是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或是都可以选择并没有详细的规定,给以后的司法实践带来了不便。

(四)直接请求侵权责任赔偿制度的缺失

侵权责任法首次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了侵权责任法律制度,这不仅是对司法实践中业已存在的精神损害赔偿判决的最终肯定,也将是对公民权利的进一步张扬和维护。②但是针对虚假诉讼这一侵权行为方式的一些问题还需要予以解决。

首先,保护的民事法益范围不足。该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虚假诉讼案件中经常发生债权债务关系以外的第三方同债务人虚设债务侵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债权人无法直接向第三方请求侵权责任。

其次,能否针对虚假诉讼的侵权行为提讼没有明确的规定。前文已经论及虚假诉讼是行为人滥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理应受到侵权行为法的调整及规制。但是,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官的一切行为都依赖于现成的立法规定,鉴于国家统一立法层面至今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或解释来界定虚假诉讼行为的范围和责任构成等内容,因此无法明确能否对虚假诉讼侵权行为直接提起赔偿诉讼。

二、完善我国案外第三人权利救济机制的初步构想

对于可能侵害到案外第三人的案件,法院不仅要事前加大对案件的审查和防范力度,事中通知利害关系第三人参加诉讼,更要在案外第三人受到侵害后给予及时的救济。而事后救济机制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受害第三人权利被救济的程度,它包括案外第三人申请再审程序的完善、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的细化及完善我国相关侵权责任立法。

(一)完善案外第三人申请再审程序

1.扩大案外第三人申请再审的范围。在国外,案外第三人取消生效判决的程序根据管辖法院、审理范围和诉讼效力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分为再审型、上诉型、复合型和独立型撤销之诉。意大利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再审型第三人撤诉程序:因他人间确定判决或有执行力之判决而权利受侵害的第三人,或因欺诈或通谋诉讼而损害自己利益的继承人及债权人,可以对确定判决提起再审之诉。可以看出,意大利对案外第三人提起再审型撤销之诉的要求是很低的,第三人可以主张其权利受到了确定判决或执行力判决的侵害,或者是因欺诈、通谋诉讼而侵害到其利益。因此,对我国第三人申请范围的规定不应过多地给予限制,应将案外人申请再审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类型的裁判。③笔者认为,可以将案外人申请再审的条件设定为“案外人认为原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的内容侵害到自己合法权益的,其无法提起新的诉讼解决争议的,可以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作出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2.赋予案外第三人向检察院申诉的权利。如上所述,即使法律扩大了案外第三人申请再审的范围,但案外人要想通过再审程序撤销侵害自己权利的裁判书或调解书也非易事。根据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虚假诉讼案外第三人想要通过再审撤销已生效的裁判,就需要证明本诉当事人存在串通诈害诉讼的事实。但问题在于,虚假诉讼的当事人之所以获取了理想的裁判结果,就是因为他们已经精心计划虚构了法律事实,通过伪造证据骗得了法院的审核,因此,让受害的案外第三人来证明虚假诉讼的情况是非常困难和有失公平的。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209条也增加了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查建议或者抗诉,但是在任何法律仰或司法解释中却找不到案外第三人可以向检察院申诉的规定。在《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的第6条规定中,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行政调解损害国家利益的、社会公益的,应当提出抗诉。这条规定将抗诉的范围限制在可能侵害公益,而绝大多数虚假诉讼案件侵害到的往往是案外第三人的私人利益。此时,如果不赋予其向检察院申诉的机会,受害的案外第三人可能通过非法定的权利救济手段私力救济或通过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这样可能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和官民和谐。因此,从诉权平等保护的角度出发,同当事人享有申诉权一样,应当赋予案外第三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诉的权利。

(二)进一步细化案外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

境外比较完善的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出现在2003年修订的我国台湾地区民事程序法中。该制度起源于法国,但又有所创新。法国是基于其特有的既判力制度而为保障第三人权益所设,台湾地区是因实施新的诉讼告知制度而为了协调判决效力扩张与第三人程序权保障之关系。④而我国设置该项制度的初衷是,出现越来越多发的虚假诉讼案件侵害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而第三人无法通过现有的程序规定来救济自己的权利。在我国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增加的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条文过于简单,可能对未来司法实践的指导产生不便。因此,有必要在将来的司法解释中作进一步的细化。

1.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原告。第三人是否具备适格的原告资格,关系到撤销权有没有被滥用的问题,因此要严格审查第三人的原告资格。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原告要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原审当事人以外的人,原审当事人只能通过上诉或再审变更法律裁判,而不能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第二,必须具有上诉的利益,即认为原审裁判文书存在错误而损害到其民事权益,既可以是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受到的伤害;第三,存在未参加诉讼的不能归责于本日的正当理由。对于这三个条件,法院在受理案件的时候要严格加以审查,同样对于滥用第三人撤销权的主体也应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

2.法院诉讼告知制度的完善。虽然我国(大陆)民事诉讼中也规定了法院依职权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规定,但它的主要目的是追加很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第三人。反观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67条之一规定,法院得于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前相当时期,将诉讼事件及进行程度以书面通知就诉讼之结果有法律上利害关系之第三人,使该第三人有参与该诉讼程序之机会。⑤该规定的设置初衷是为了防止案外人可能因为未知的诉讼活动受到不法侵害,进而告知案外人,由案外人决定是否参加的制度。案外第三人如果不参加便失去了正当理由,就不能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台湾地区诉讼告知的规定改造我国法院依职权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这样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不仅有助于减少虚假诉讼出现的机会,而且配合了完善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制度。

3.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法律后果。根据我国民诉法规定,第三人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但是在撤诉审理期间,原判是否停止执行,能否上诉都没有先关规定。笔者通过借鉴法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立法规定,认为应该产生以下法律后果:首先,第三人撤销之诉不能停止原确定裁判执行的效力,但法院认为有必要或第三人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可以停止执行。其次,即便撤消了部分判决,但原判决效力仍然存在于原当事人之间。除非原当事人与第三人在诉讼标的上是合一确定的,原当事人之间的原判决效力也应当失效,即在此情形下将彻底否定原判决。⑥最后,从公平的角度出发,法院作出的针对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判决,该诉讼的当事人有权提出上诉进行救济。

(三)完善我国相关侵权责任立法的规定

侵权责任立法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侵权行为人的惩罚,达到弥补受害人损失并预防侵权行为的再次发生。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可以看出,我国侵权责任立法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对于如何确定合法权益,以及合法权益的范围也决定了对受害人的救济程度。

1.扩大我国立法中民事权益的构成范围。民事权益一般是对民事权利和民事利益的统称。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该法规定的18种权益基本都是绝对权,但却没有规定相对权――债权。依据传统民法理论,债权是存在于特定当事人之间的相对权,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并不存在侵害债权的能力。但并不能排除第三人知晓而故意侵害债权的存在可能性。例如,存在熟人关系的第三人同债务人通过合谋虚构债权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债权确认之诉。而受到侵害的案外人却不能提起再审之诉,因为没有“执行标的物”;也不能提起侵权之诉或第三人撤销之诉,因为侵权责任法和民事诉讼法不承认债权为民事权益。

由于债权一般存在于特定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并不知晓或存在侵害债权的能力。为了保护交易的自由,很多学者及国家立法限制对侵害债权行为的惩罚。因为“自由竞争乃是法律所容许的经济上的重要原则,因此第三人纵知已有债权之存在,仍得依据自由竞争及债权人平等原则取得相同内容之债权,纵其结果侵害他人债权,亦为法律所容许行为”。⑦因此,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情形规定在共同故意的范畴之内。在司法实践中,英美法系国家通过判例确立了在第三人引诱或故意情况下对债权的侵害构成侵权行为的规则。而大陆法系国家对侵害债权的行为就适用侵权行为中的“违反法律保护规定或以违背善良风俗”类型解决。⑧杨立新教授认为侵害债权的第三人应当限定在“明知他人享有债权,以引诱、胁迫、伤害债务人等方式阻止债务人履行债务,造成债务人债权损害的,应当承担债权责任”。⑨徐国栋教授认为,“侵害他人债权的行为包括但不以如下行为为限:(1)第三人直接劝说、促使或引诱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其订立的合同;(2)第三人为使债务人对债权人的义务履行成为不能或极为困难而与债务人缔结和原合同不能相容的合同;(3)第三人对债务人施加肉体上或精神上的强制、胁迫导致他不能自主、自由地行为,从而使他在客观上不能履行合同。”⑩笔者认为,根据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是共同故意的侵权行为还是个人恶意的侵权行为,可以将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情况分为:(1)第三人与债务人合谋或第三人劝说、引诱、帮助债务人以虚构债权、受偿顺序等方式侵害债权;(2)第三人通过强制的手段使债务人不能自由地行为,从而使债务人客观上不能履行合同。

上一篇:创建红山文化学的构想 下一篇:以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关系之视角探析绿色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