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及运用问题初探

时间:2022-06-17 07:23:55

统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及运用问题初探

摘要:建立统计地理信息系统,为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普查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加强对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让普查工作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加直观、快捷、高效的服务,全面提高统计服务社会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普查工作;GIS;SGIS;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7-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信息系统。社会经济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充分利用地理信息软件技术把社会经济发展信息与地理空间数据有机结合,客观、便捷地反映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信息的重要平台。统计地理信息系统(Statist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SGIS)是构成社会经济地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GIS手段建立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完成普查工作中区域划分及建筑物的绘制的工作,能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有效地解决以往普查划区绘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为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让普查工作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及科学化轨道的必经之路。

1 建立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建国以来,我国由统计部门组织开展了若干个大型普查工作,其中包括六次人口普查、两次经济普查和两次农业普查等。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要求绘制普查区地图。第五次人口普查、第二次农业普查则要求在普查区域划分的时候要画普查区及普查小区边界线并在普查小区里面画建筑物。这些手工绘制的纸质地图具有目的单一、不可重复及人为差异的特性,在其后的普查工作中也无法加以运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200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对于普查区域划分和建筑物的绘制上有了革命性的变革,运用SuperMap绘图软件和Oracle数据库技术,绘制出首张经济普查电子地图,电子地图上的每个建筑物都包含有所在单位的详细信息,便于检索和查询。只要更新及时则可以动态显示建筑物内单位的增减变动情况。存在的问题是,该电子地图的地域界线是根据上级给定的地域框与各地的行政区划地图进行比对所得,所以存在区域划分与实际的行政区划出入较大,同时缺乏对单位信息的动态维护功能。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则以土管部门提供的土地详查时航拍电子版地图为蓝本,运用MapGis绘图软件和Oracle数据库技术,绘制出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电子地图。从技术进步与信息容量与第二次经济普查相比又有了重大进步。划分的区域范围更准确、可操作性更强。但它仍然需要根据土管部门提供的电子版地图上已有的区域界线再由人工描绘,更重要的是由于各个地方的土管部门提供的电子地图的比例尺缺乏统一,绘图人员的技术水平差异,在边界及建筑物的描绘过程中由于手工描绘等原因,使与原始界线出现的人为误差较大。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所绘制的建筑物缺乏相应的通过普查工作建立的人口数据库与之对应,因此也限制了它平时在统计工作中的运用。

我国统计部门进行的常规普查有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还有住户抽样调查框选择,都要求要建立相应的统计地理电子地图。从以上经历的历次普查工作可以看出,要让统计地理电子地图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必须建立一个比较完善、软件可以持续升级、数据库信息更新及时的统计地理信息系统。

2 以城镇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构建功能完善的统计地理信息系统

目前全国范围都在推行城镇网格化管理,它的基本构成模块包括:地图信息模块;小区信息模块;楼栋信息模块;房屋信息模块;人口信息模块;单位门店信息模块;校园信息模块;党建信息模块;计划生育信息模块;特殊人群信息模块;治安信息模块;经济发展;统计分析。在这些模块中地图信息模块、小区信息模块、楼栋信息模块与房屋信息模块为构建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成为可能。

根据目前统计部门开展的几大常规普查工作,笔者认为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划分为人口普查子系统、经济普查子系统和农业普查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在这三个子系统中地理信息、建筑物信息为基础信息,为三个子系统所共有,其他各个部分的信息则可以按固定周期进行相应的普查并在非普查年份进行必要的抽样调查以便实时更新。

建立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必须充分利国土部门提供的地图资料,结合省、市州、县、乡、村的已有的地理信息数据,可以通过程序处理直接进行边界转换,保证各级区域的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的进一步细化,不仅可以极大地降低在绘图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同时也减轻了工作量。

第二,在边界清晰的地图上进行建筑物的描绘,并给所描绘的建筑物赋予经过普查确认后的相应信息资料。以经济普查为例:可以将建筑物内存在的单位与基本单位名录库及相关的经济普查形成的数据库内容衔接起来。

第三,适时更新社会经济和地理的信息数据,把行政区划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情况真实地反映在统计地理信息系统之中。

我国在2013年将进行的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可以尝试尽可能充分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的电子地图的相关资料,保持普查工作在技术层面上的连续性,包括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都可以纳入其中,基本完善统计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经济普查子系统。在非普查年份则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其经济活动单位的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实时更新,从根本上保证统计地理信息系统之经济普查子系统中经济活动单位的信息资料真实有效。同理,在今后的农业普查、人口普查也都比照这一模式完成相应的信息填充和适时更新,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统计地理信息系统。

3 加强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的维护与更新

为了保证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管理与维护工作必不可少,特别是系统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第一,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硬、软件环境和一支优秀的专业队伍。第二,对不同的服务对象,系统为其授予浏览信息、使用功能的权限设置。第三,设立网管功能,设置防火墙和病毒防治模块,杜绝黑客侵入和病毒危害,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第四,设立系统运行监测与维护模块,提供系统运行监测报告。在各类平台更新、升级时,系统能平稳过渡,提高使用效率。用于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加直观、快捷、高效的服务,全面提高统计服务社会的科学化水平。

4 结语

本文论述了建立统计地理信息系统(SGIS)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建立统计地理信息系统、使之在今后的大型普查和平时的统计工作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以及对这一系统进行维护、更新等常规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从而真正提高统计服务服务于社会的这一基本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永梅,陈立潮.地理信息系统在人口普查中的应用[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3,(1).

[2] 王远飞,周枫,刘志强,等.浦东新区人口普查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2).

作者简介:税成明(1956-),男(土家族),湖北巴东人,供职于湖北省巴东县统计局。

上一篇:企业虚拟化平台建设研究 下一篇:关于广播监控中心的软件系统维护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