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策略

时间:2022-06-17 05:54:54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策略

摘要:读题时代的网络新闻,在标题列表排列、超级链接的排版方式下,为了能在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引起读者的关注,更需要运用修辞、提问、口语化、新词新语等语言策略为其打造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

关键词:读题时代 网络新闻 标题 语言策略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标题引人看,新闻活一半”、“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这是在网络还不发达的纸质媒介时代人们对报刊新闻标题重要性的概括。在今天快节奏的生活趋势下,我们对海量信息的捕捉已经进入读题时代,“注意力”已然成为紧俏资源。网络新闻标题列表排列、超级链接式的版面安排方式,使读者只能从标题来判断新闻内容是否值得继续阅读,这就决定了网络新闻标题更需要“明眸善睐”,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本文主要探析怎样运用语言策略来为网络新闻打造出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

极限语策略

标题要体现新闻事件中读者最关心、最吸引人、最有震撼力、最重要的信息点,于是,在制作标题时,为了把最重要的、最能吸引受众眼球的信息凸显出来,往往在标题中使用“最”、“大”等表示最高级别的极限词语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如:

英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达17年以来最高水平(新浪网2010年11月2日)

句中“最高”与“17年”结合在一起,就更能给读者一种视觉的冲击力和心理的震撼力,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10大最危险工作(新华网2010年11月2日)

数字“10”和“大”、“最”结合,共同对“危险工作”加以限制修饰,会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从而吸引读者点击阅读它的正文以了解哪些工作是最危险的。

口语化策略

口语化策略指的是在网络新闻标题中引用新闻事件中人物原话中最惊爆的部分,或者一些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俗语来提高语言的生动性、通俗性和可读性,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产生过目不忘的效果。如:

虎照尚无定论官员何必“猴急”(新华网2010年11月2日)

强制村民出钱粉刷外墙驴粪蛋子外面光?(新华网2010年11月2日)

“猴急”、“驴粪蛋子外面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俗语,用在新闻标题里,就很形象地勾画出了官员急不可耐的样子和专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作风,同时使标题内容具有通俗性和可读性,从而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简洁策略

如果说传统新闻标题理论的第一要素是准确的话,那么网络新闻标题更多的是抓住关键的新闻要素之一而不及其余,以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常见的使标题语言简洁的方法就是使用单行标题和不成词语素。

单行标题。为了使报纸版面富有层次变化,引起读者的注意,报纸的标题多用多行标题,即引题、主题和副题等多种标题形式互相配合使用。网络新闻为了在主页面容纳较多的标题条数,只能尽量采用反映主题的单一式的单行题,而且单行标题也不能过长,否则易出现回行,会影响整个网页的视觉效果。

语素单用。为了能显示更多信息,网站在首页上通常限制各标题字数,最少的是6个字,一般在10至20个字之间。要想让少量的字数表述完整、丰富的内容,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不成词语素。在现代汉语中,不成词语素是不能单独使用的,而在考察了大量的网络新闻标题后笔者发现,现代网络新闻标题中,有大量的不成词语素在单独运用。如:

清华北大热门学科保研比例过半被指违背公平(网易新闻2010年11月2日)

彪悍女教师咆哮女学生引热议(新浪网2010年11月2日)

用语素“指”代替词语“指出”、“引”字代替“引起”,虽然有网络新闻标题精简的原因,但语义上说得通,受众能接受得了,而且会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感觉。不成词语素单用在使句子变得简练的同时,又使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形成自身特色,也让人们对词语运用基本规则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语素单独使用将会成为网络新闻标题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新词策略

按照模因理论,一些新词由于它的简洁性、生动形象性和易于模仿性而被新闻传播者广泛使用,如“房奴”、“卡奴”、“坟奴”、“血荒”、“气荒”、“油荒”等,这些词语在标题中出现能使标题生动活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这些新词又能涵盖丰富的内容。

富二代成“桥洞哥”捡瓶子称赌博输几百万(新华网2010年11月2日)

“桥洞哥”和之前的“犀利哥”、“章鱼哥”等词语同属于派生出来的“哥”族新词,同样在表述对象时能达到一种生动形象的效果,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数字策略

在标题中巧妙运用数字,特别是数字对举策略可以起到制造悬念、增强震撼力的效果。如:

央视主持灰色收入途径曝光“走穴”一次获10万(网易2010年11月12日)

71万撂倒4正副县长(新华网2010年11月12日)

“一次”和“10万”对举强调了主持人灰色收入来源之易、“71万”与“4”正副县长对举,同样具有震撼、警醒的功能,能引起读者对正文的进一步关注。

修辞策略

使语言生动形象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合理运用修辞技巧,所以要想使网络新闻标题生动形象,具有美学性、可读性,就更应该合理运用一些修辞技巧。

仿词。仿词就是通过模仿一个已有的词语,在网络新闻标题中创造出一个跟原词相近的新词。当受众看到这个新词时,会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心理,这种心理可以激发受众强烈的探究意识,去阅读和接受网络新闻标题。如:

墓地售价赶超别墅价格催生“经济适用墓”(网易新闻2010年11月8日)

投“币”取“巧”能否为奥巴马带来政治转机(新华网2010年11月8日)

“经济适用墓”模仿“经济适用房”,“投‘币’取‘巧’”模仿“投机取巧”,在产生熟悉的陌生感的同时,也可产生诙谐幽默的效果。

比喻。涨价演“连续剧”多部委拟联合出手(新华网2010年11月8日)

反腐“怪招”五花八门“偏方”好不好还要看疗效(新华网2010年11月8日)

把接连不断的物价上涨比喻成演“连续剧”,把反腐的一些非常规方法比喻成“偏方”,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借代。“只嫁帐篷男”美女能否说到做到(新华网2010年11月2日)

用美女自己所说的话来指称美女自身,产生生动形象的效果。

新闻标题还可以综合运用其他修辞手法,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提问策略

用表示疑问的句子做网络新闻的标题,以引起读者的注意,给读者设置悬念,特别能引起读者产生读完报道的欲望。如:

“取消公安分局”真能提高警力?(新华网2010年11月10日)

10年后月收入5000元还能算“中产”?(新华网2010年11月10日)

深圳主妇为啥跑香港“打酱油”?(新华网2010年11月10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巧妙运用语言策略确实能为新闻标题增辉,但一定要注意在为了使网络新闻的“眼睛”明眸善睐、顾盼生辉而巧妙运用语言策略的同时,切忌为了制造噱头而出现“标题党”的题文不符、语言庸俗的倾向。

参考文献:

1.戈广安、彭焕萍:《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制作技巧》,《新闻爱好者》,2008(12),第120~121页。

2.李杰:《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艺术》,《中国出版》,2010(7),第12~16页。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时政深度报道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下一篇:非政治性舆论导向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