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她”千百度 技法却在课文处

时间:2022-06-17 04:39:27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我们写作文首先应该注意观察自然景色和各种事件。清晨阵阵微风拂起的涟漪会发出什么样的闪光?天空像什么样子?每天的生活瞬息万变,有多少人事让你印象深刻?然而由于我们中学生平日生活的范围狭小、所见所闻有限,我们还得阅读理解、消化吸收他人的作品,尤其是课文。我们不仅从中可以和他人一起游历世界、欣赏自然、感悟人生,还可以学习、借鉴大师、前辈的写作技巧,使我们的作文经过雕琢,能够闪现出珠玉一般的光彩。

【文题呈现】

一、话题作文——写人记事篇

题目: 佳节欢聚,别后重逢;成功时的激动、失败的痛苦;爽朗的笑容、悲伤的泪水……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请以“那一幕”为话题,用深情的笔触描绘生活中这一幕幕动人的画面。

要求:(1)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 要写出自己的经历、感受。

(3) 书写认真,不少于600字。

【审题导航】

1. 把握切入点:本次作文题要充分发挥提示语的作用。审题时应把握一个关键词:即话题“那一幕”,结合提示语,我们可知“一幕”的所指题材宽泛,可以写欢聚或惜别等难忘事情;也可以记成功时刻或失败瞬间等时间片段。虽然所写的数量为一,但要切记,这个“一”并不仅指一个,还可以是一类,多个。

2. 筛选精素材: 可写的素材很多,但是要能表达我们的心声、展露我们的思想的材料还得精心筛选。我们必须选择那些令人难忘的、感人肺腑的、富有启迪的一幕幕生活画面来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

3. 确定好文体: 虽然文题要求不限文体,但根据提示语,我们认为最好写成记叙文,写人记事,这样的文章内容充实,言之有物,契合题旨。当然如果写成一幕戏剧的话,这就更能体现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了。

4. 精心美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眉目”,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好的文题能够吸引读者,激发阅读的兴趣,如“那一幕,震撼人心”、“久违的那一幕”、 “那一幕,轻轻开启”等。

【课文链接】

《威尼斯商人》、《江村小景》、《〈市长〉选场》、《一厘米》

【写作点拨】

本次话题写作训练“那一幕”一般写成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怎样能够使文章胜人一筹,脱颖而出呢?我们不妨借鉴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的写作。

以一线穿珠的结构,一波三折的情节吸引读者。文章如详写一件中心事件,要写出“那一幕”中事件的发展,矛盾冲突的波折,这样才会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威尼斯商人》的节选中围绕着“一磅肉”的问题展开矛盾冲突,文章善于铺垫蓄势,夏洛克的寸步不让,鲍西娅以退为进,在喜剧气氛中全剧的矛盾冲突得到解决。如写多个事件,要以事件内在的精神实质为主线,组织典型而各有侧重的情节,统一服务于中心。例如《江村小景》这幕独幕剧通过一个家庭中兄弟互相残杀的故事,抨击了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得灾难,控诉了战争的罪行。故事紧凑,结构严谨 ,矛盾主线清楚,冲突激烈。故事集中在半天时间内,对白交代情节,兄弟冲突为主线,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手法,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刚巧在女儿出去时,长子回家,刚巧在母亲出去借便服时女儿回来,刚巧在长子对妹妹非礼时次子回来,而又刚巧在次子对长子开枪的瞬间母亲才赶到家,这样的安排,如果有一个错位,悲剧就不可能发生。

以传神精当的描写,富有个性的语言刻画人物。“那一幕”就是一场小型的戏剧,故事的发生、情节的发展,都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中心服务的。《威尼斯商人》中公爵的大段独白是极富哲理的诗篇,符合公爵德高望重的身份。而安东尼奥把自己比作“没用的病羊” 形象而又真切地勾勒出他那软弱的性格。在文章中大量地使用比喻,既符合人物的性格又紧扣情节。《〈市长〉选场》中和化学家齐仰之一见面就掀起波澜——一个登门拜访,一个闭门谢客。齐仰之的“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表现了固执、清高、不问政治的个性特点;先引用孟子的话,既而借用齐仰之自己的话,最后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了这位特殊的化学家。我们不仅会为的博学、坦诚、坚定、自信、幽默 与热情所折服,也能为齐仰之的质朴、求真与自省所感动。

以不同凡响的开头,寓意深刻的结尾美化文章。开篇或点出记叙重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简洁洗练,直截了当。文章的结尾力求做到既自然结束全文,又巧妙引发思考,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例如《〈市长〉选场》一文开头齐仰之的“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 这一张字条贯穿三场戏剧冲突的始终,一开场就很“醒目”的字条,在终场时“撕得粉碎”,前后照应,反映了矛盾冲突的引发与解决,使这场戏显得紧凑而有层次。

【文题呈现】

二、 命题作文——咏物抒怀篇

生命是什么?人生是什么?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大自然中的一切会引起我们的联想,给我们生命的启示。生活中的故事会触发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请以“把风景存入心底”为题,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或感悟。不少于600字。

【审题导航】

1. 理解题意: 本次作文训练的题目是“把风景存入心底”,结合前面的提示语、修饰语,我们要深刻挖掘文题中的“风景”的内涵,它可以指自然界中的风景,也可以指社会生活风景线(生活画卷),它是独特的风景,是“存入心底”的,因此是印象最深刻,最难忘、最给人心灵触动的景、人、事。

2. 筛选材料: 文题中的提示语告诉我们选择材料很宽泛,可以是自然风景,也可以是生活场景,只要这样的景象能够对你有人生的启示、生命的感悟即可。

3. 确定技法: 仔细品读文题,你可以确定本次写作训练要求我们能够运用咏物抒怀的手法,借“风景”以表达你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感悟。“风景”和你所表达的人生感悟要有着相似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写出的文章立意深刻,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课文链接】

《藤野先生》、《生命与和平相爱》、《热爱生命》、《享受生活》

【写作点拨】

仔细观察,敏锐感悟。一是对自然风物的仔细观察;二是对自然、对人生、对生命的敏锐感悟。本单元中的《生命与和平相爱》一文,作者铁凝是一位感情细腻,视角敏锐的女作家。她在文中探寻戴维这个优秀人物的成长经历,以此引出对犹太民族的智慧与文化的深层思考。文中写到了家庭、学校、父母对戴维的教育方式,都体现了犹太民族的教育智慧。尤其是对于戴维的父亲用希伯来语教作者说“生命”“和平”这样的细节的描写,更恰如其分地体现了犹太民族的理想。而《享受生活》一文,则是世界著名的美国盲人教育家海伦凯勒的散文,文章中海伦尽情地叙述了自己享受的多姿多彩的生活,在田野漫步,户外运动,编织,玩纸牌,做游戏,游览博物馆和艺术管,欣赏歌剧等。作者通过种种的喜欢,表现出她热爱生命,崇尚大自然,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态度,也让读者感受到她把天下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显示出积极的人生观和博大的胸襟。我们中学生虽然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但如果我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每一点一滴,敏锐地感悟生命、生活的美好,就会拥有一颗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的心,我们的写作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

一线贯穿,脉络分明。例如本单元中的课文《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先生回忆了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所写的内容十分庞杂,但文章读来层次清新,条理清楚,藤野先生的形象赫然在目。这得益于作者将两条线索贯穿文章始终,那就是文章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变化。很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同学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将文章的材料一线贯穿,使文章中心突出,脉络分明。

展开联想,细致描摹。《藤野先生》一文中,选取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而《热爱生命》中作者将主人公安置到一个困苦险恶到极点的生存环境中,让其经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考验,我们在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很难找到人为编造的痕迹,作者准确地摹拟了主人公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感受与意识活动.非常逼真地展示了一个疲惫、衰弱的人在荒原上的艰难求生过程,其“真实性”可谓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享受生命》中作者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中,对声音色彩无记忆,无感觉,她全凭触觉来感知世界,感知的范围狭窄得很,对生活的感性世界的了解少得很,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篇文章的呢?——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像,能使作者不受时空限制,广泛选材,灵活构思,丰富文章内容。

抒情议论,深化主题。《藤野先生》一文中有一段“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作者用质朴的议论,深情地赞颂了藤野先生正直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特别是“为学术”“为中国”的伟大精神,以及他对作者自己的深刻影响。《生命与和平相爱》中作者连用的5个问句,其实已经展示了戴维成长的人文环境,已经道出了犹太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源泉。而在探究戴维成长的过程中。在“生命与和平相爱”的感召下,作者也得到了灵魂的升华。《享受生命》中作者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出热爱生命,崇尚大自然,追求真善美,无论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学会满足,时刻谨记忘我就是快乐的人生真谛。

注意锤炼,美化语言。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只有美丽而又风格迥异的语言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出你的思想感情。《生命与和平相爱》文章语言朴素而凝重,看似平淡的句子,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很是耐人寻味。而《藤野先生》语言朴素,精练深刻,有浓厚感情。《享受生活》文字清新,感情真挚,描写细腻,富有哲理。每篇文章中都注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或比喻、夸张、或拟人、排比、或反语、反问,这些修辞的运用准确而传神,是文章的语言各具风味。学习这些文章的语言,感受文字的魅力,写作时,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注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努力使你的文章生动起来,亮丽起来。(责任编辑:仇素馨)

上一篇:小议反意疑问句 下一篇:情感黑洞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