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3D

时间:2022-09-07 10:10:39

从2D到3D

大家都知道,人的左右眼所看到的图像是不同的。如果在我们的视野中建立一个坐标系,那么单用一只眼睛看到的所有景物就是“二次元”的——只有x轴的“宽度”和y轴的“高度”两个信息;左右眼图像重合,再经过大脑处理,我们眼中的世界才有了z轴——“深度”信息,从而顺利回归“三次元”。

所以简而言之,所谓的2D转3D技术,就是将原本只有xy两个维度的2D图像通过计算机和人工处理,得到画面中物体的z轴纵深信息,并借助z轴信息构建出一对具有水平视差的左右眼图像,经过3D电影放映机的放映,再通过3D眼镜,让观众的左右眼分别接收到对应图像,最终看到有立体感的3D影像。

要想让一部2D影片拥有优秀的3D效果,需要大量的技术工程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一帧画面重复各个制作步骤。电影每秒有24帧画面,一部90分钟的常规影片,就有多达12.96万帧画面,要想做到每个细节都尽量完美,绝对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接受采访时曾说道:“至少目前,不要妄想3D转换有什么自动的过程。这纯粹是一个高度主观并且重复性的机械性的人工劳动。必须这么一帧一帧地抓住各幅画面中的深度信息。”因此,《泰坦尼克号》3D版才需要让卡梅隆带领数百名工作人员,耗费18个月而最终完成。这位苛刻的导演也说,即便这样精益求精,《泰坦尼克号》3D仍不是真正的3D,只有2.8D,最好的镜头也只做到了2.99D。不过他说,其他的3D电影充其量也只达到了2.4D。

2D转3D靠谱吗?

有人说,只有像《阿凡达》那样直接用3D摄影设备摄制出来的3D电影才叫“真3D”,那些后期2D转3D的电影统统都是“伪3D”,这话其实并不准确。就算在《阿凡达》中,也有不少片段是通过后期转制的方式制作的。而只要在2D转3D的过程中肯花工夫,精工细作,也能制作出效果不输“真3D”的优质影片。

而詹姆斯·卡梅隆所说的“其他3D电影充其量只达到了2.4D”,其实是在吐槽近几年大量后期2D转3D电影的制作不精现象。诚然,由于3D电影浪潮的掀起,许多为了圈钱的制作商只是将那些2D摄制的电影草草处理就冠上“3D”之名上映,也让观众看到了不少令人失望的“伪3D”作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大厂商的重视,相信曾经的2D经典影片会以十分优秀的3D效果重新出现在观众眼前。

上一篇:中考热点问题展播之“格点问题” 下一篇:保护你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