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初中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互助学习的能力

时间:2022-06-17 02:43:11

发展初中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互助学习的能力

【摘要】本文着眼于初中英语教学新课标,结合互助学习教学理论,探究发展初中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互助学习能力的方法,结合教学实例探究互助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互助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25-0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空间和实践。

一、发展初中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互助学习的能力之优势

互助学习的教学模式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一)增加互动,共同发展

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理论,年龄相仿的学生倾向于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活动,倾向于在互助学习过程中,同伴之间相互辅导,互相帮助,这样使成绩较差的学生的焦虑程度降低,能力较强学生的领导能力得到发展,因此互助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初中生的发展,同时能够实现课堂上的平等性教学原则。

互助学习能增加同伴间的互动,同伴在彼此协助下更能欣赏和赞美别人,而且能够令学生更多的分享学习经验,使学生在情感支持和成功满足中产生较高的自我接纳及自信心。

(二)强调交际,提升英语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 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 教学大纲的这一要求,再一次明确了英语交际工具的本质。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人类用来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从交往教育的理论出发,我们可以把英语学习看成是交往媒体学习的组成部分之一。

互助学习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在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发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倡导互助学习以较好的完成课程目标,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迫切需求。

二、发展初中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互助学习的能力之方法

发展初中生互助学习的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同学依其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于社会家庭背景等各方面因素的差异综合评定,组成若干个互助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景,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一)合理分组,促成互助

要取得良好的互助学习效果,互助小组的化组建是至关重要的。互助学习小组通常由3至5名学生组成,在分组时,应该遵从人人参与、就近组合、优势互补等原则。每位同学都应当参加小组互助学习,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别、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的合理差别而建立起的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的互助学习小组,并将同一互助学习小组的学生安排在前后排座位,并且尊重学生自愿为原则,由互助学习小组成员共同推荐一名乐于助人,合作意识、口头表达、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互助学习小组长。并由小组成员共同商讨,为各自的学习小组命名。

(二)精心安排,促进互助

在互助小组学习过程中,精心安排活动,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学习。例如,可以采取做游戏、竞赛等活动方式,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以互助小组为单位进行单词拼写、看图说话等活动,正确率高的小组给予加分。又如要求学生以互助小组为单位编排英语舞台剧,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加,在舞台剧的排演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相互指出错误、提出建议等,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密切关注,加深互助

在互助学习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走向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密切关注各小组的动态,并适时给出指导意见,引导学生在互助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尤其在小组交流汇报时,教师更应认真听取他们的发言,并在交流过程中令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注意,还可以适时地问他们一些问题。又如在互助小组完成任务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人数不够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参与到他们中间,帮助和引导他们完成任务,尤其是在布置的任务比较复杂的时候,教师更加应当介入其中,做好指导工作。

(四)细致考量,强化互助

互助学习小组考量标准是考查小组成员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顺利开展互助学习、竞争学习,激发学生组内互助学习、组间竞争的保障,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在促进学生互助——竞争的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制定出公平、准确、清晰的考量标准。考量标准可以分为行为表现和学习表现两个方面。行为表现考量标准主要用于规范互助小组内同学间的团结协作、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以及相互尊重等内容;学习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

三、发展初中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互助学习的能力之实例

下面以What did you do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 这一话题的教学为例,说明发展初中生互助学习的方法:

首先可以令学生在互助小组内交流他们的假期生活情境,英语较弱的学生可能仅能够说出几个词或者一两个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假期做了什么事、去了什么地方等等;而英语较好的学生则能比较完整、全面的介绍自己的假期生活。于是在交流过程中,不仅每位学生的口语得到了锻炼,同时在倾听其他同学的讲述过程中,在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都有所收获。然后,可令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概括介绍小组成员的假期生活。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相互请教、边学边用,学习气氛融洽而热烈。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养成了良好的互助习惯,以及认真倾听、积极参与等合作习惯。

四、结束语

互助学习是新课标中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形式。它促进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以及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

在初中生英语习得过程中采用得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助学习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继续研究,使互助小组学习达到更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左焕琪. 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 2003 年7 月

[3]蒋晓玲.浅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年第11期.

[4]王坦. 合作学习导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 1-2.

上一篇:数学知识在VB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