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6-17 02:34:06

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入,医院经济管理形势也随之发生变化,医院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以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想要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医院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适应医改和市场,加强经济管理,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医院的经济管理必须满足时代要求,适应发展形势,不断探索新的思路,从而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优质、低耗、高效的运行。

关键字:医院;经济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医院经济管理是指医院在按照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下,运用一些的经济措施,对医院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与监督等经济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再经过一定的经济分析和核算,使医院经济管理的各项资源都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在此基础上,用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来换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医疗社会效益。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一些医院经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加强医院在医院经济管理方面的措施。

一、目前医院的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院缺乏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

由于医院长期对经济管理缺乏重视,导致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不重视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入,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医院都没有设置专门负责经济管理的部门,也缺乏精通经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大多数由财务部门代替完成,再加上医院的领导没有对经济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等从而导致经济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不能很好的运用经济管理方法来进行医院方面的管理,导致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落后。

(2)医院的管理模式比较粗放,管理理念比较陈旧

目前很多医院在管理理念方面还不能够与时俱进,不能正确理解新形势下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再加上大多数医院的领导缺乏创新精神与责任意识,不能很好的适应时展的潮流。目前的经济管理还采用过去粗放的管理模式,即主要依靠增加资源的投入来推动医院的发展,而不是讲究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的医院甚至不顾自身的基础与条件,一味盲目做大、做强,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论证就进行过度负债经营,从而形成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3)经济管理的基础平台建设比较落后

由于计算机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医院为了给患者提供方便,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纷纷建立了门诊、住院等很多套计算机软件系统。但是却没有建立基础的信息平台,从而造成系统之间的信息不能实现共享,这样就使得系统提供的信息之间存在偏差,缺少统一、规范的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基础,从而不能为领导者的经济管理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

二、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几点思考

(1)积极开拓医疗领域和市场

医院必须适应当今市场客观经济的要求,提高医院市场中的竞争力,建立和完善整体的医疗配置,积极开拓医疗领域和市场,增强医院内部调节的能力,才能得以发展盈利。医院应和其它医院联合一起开展工作,互惠互利,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同时,医院不仅要做好基本的医疗服务,还要充分发挥本医院医疗资源的特色,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来拓宽服务的空间,满足社会各阶层和特殊人群医疗服务的需求,从而获取高效益,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的高效进行。

(2)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管理理念

树立“优质、低耗、高效”的经济管理理念,医院要始终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降低医院的整体运行成本,争取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努力满足社会各阶层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医院的经济发展和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决策机构的理念和能力,所以,医院领导的核心机构必须具有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具有超前的思维和变革创新能力,找准市场定位,全面革新管理,把握经济运行规律,规避风险,有效地进行医院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在医院经济管理实施的过程中,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市场发展的理念、优质服务的理念、经济效益的理念、投资风险理念、法律制度理念等,从整体运行最优化出发,在进行各项经济工作的决策时对医院经济管理的导向进行调节和控制,最终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目标。

(3)强化医院的医疗和服务质量的管理工作

及时、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是对医院的基本要求,医疗护理质量是医院永恒的主题。在激烈医疗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质量的保证和优质的服务,市场就难以巩固。为保证医疗的质量以及医疗安全,医院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化改革,制定出医疗护理的质量标准、诊疗技术规范等,并把这些标准和规范纳入到日常管理内容中,建立严格的医疗质量规章制度和监控系统,提高服务质量,使医院经济管理有章可循。此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就医过程中的服务要求更加细致和人性化,为此医院要提高服务水平,尽量满足病患的要求,把“以病人为中心”落实到医疗服务的过程中。

(4)抓好医院经济管理的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在医院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也是医院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此,医院一定要建立相应的激励体制,完善奖惩制度,采取适应医院发展的有效措施来调动医院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对患者的爱心和责任心,以优质的态度为患者服务,从而赢得患者的信赖,来提高医院的形象和信任度。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医生是医院人力资源的主体,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以及医院在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所以,一定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的技术培养,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最终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就必须以医院的工作中心,从经济管理机制的改革入手,把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作为核心,把进行医院管理的经济核算、实行责任会计作为重点,把用尽可能低的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作为目标,对医院中的资金、人员和物资等进行合理有效管理,充分地发挥出各种要素的作用,积极进行创新改革,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艳;医院经济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J];现代商业;2009年第5期;

[2]陈爱斌;如何在市场经济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第5期

[3]张芳;论医疗改革背景下的医院经济管理机制的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24期

[4]郦文凯、王昕;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卫生经济;2011年第5期

[5]阳海燕;论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机制创新[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第5期

上一篇:窃电行为及供电企业反窃电的对策探讨 下一篇:生物质粗油品加氢精制技术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