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课堂糟粕 追寻有效课堂

时间:2022-06-17 10:53:20

摒弃课堂糟粕 追寻有效课堂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内容综合化,评价多元化,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课堂教学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集体备课,智慧共享

集体备课可以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能够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大量的工作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课前探究,课上交流、总结才能完成。每一课需要学生课前做哪些探究,需要教师做哪些准备,都有一个“度”和“量”的要求。如果让学生不加限制地搜集资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学生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课教师都讨论出具体的教学思路,每个问题都讨论出明确的答案,对教材内容真正把握准确再进课堂。在集体备课中,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甚至据理力争,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些对课堂教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深刻领会课程内容,注重备课实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好《品德与社会》课的一个关键。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花大力气深刻理解新课标,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领会每个主体活动的用意和其中蕴含的新理念,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重难点,大量阅读和收集有关资料,在备完教材的同时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例如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技是把双刃剑》一课时,我首先吃透教材,其次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网上查询,我了解到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两面性。同时我又了解了学生生活中的思想状况,有的学生在家吃完饭就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学生认为现在写不好字也不要紧,反正以后会用电脑工作等等。备课工作越认真,越充分,老师在教学时就会越主动,就会不失时机地进行正确引导,教学效果就会越好。

三、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品社课是一门开放的学科,为学生的发展开辟广阔的时空。开放性的教材给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扩展教学资源提供了空间。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活用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开发和设计教学内容。比如学生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飞天,不再是神话》一课时,神舟七号和嫦娥一号已经发射成功,教师就可以补充这两方面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有更准确的了解。这种调整使教材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事同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和课本相关联的生活事件拓展教材。在学习六年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共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把“地球一小时”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讨论这个活动的意义,搜集还有那些保护地球的公益活动,以这些鲜活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四、让学生用心做好课前准备

学生只有课前做好搜集资料的各种准备,上课时才有话可说。如我在教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妈妈,您放心吧》这一课时,课前我启发学生在家中观察父母是如何关心、疼爱自己的。由于父母的爱表现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家中能够体现父母关爱的地方有很多,通过寻找,孩子惊奇地发现了在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许多小细节,都蕴藏着父母深深的爱。如在寒冷的冬天里,他们找到了妈妈温暖的爱;在丰盛的餐桌旁,找到了妈妈无私的爱;在自己的姓名中,找到了妈妈期待的爱;在医院的病房里,找到了妈妈真挚的爱……当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一张照片、一个名字、一次拥抱都凝聚着父母的爱时,才真实地感受到父母无时无刻不在爱着他们。只有学生了解这些,孩子才会爱家人,课前如果孩子们有了这些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我们的课堂怎能不让学生入情入境?我们的教学又怎能不扣人心弦呢? 对于其它不好准备的资料,学生可以请教家长,找书籍,甚至利用网络去查找资料。

五、合理运用电教媒体

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使抽象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知,使教育内容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为,给《品德与社会》课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我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诉说》一课教学实践中,我运用电教媒体搜集了大量的反映大地妈妈受伤害的图片,学生看到这些活生生的场景,怎能不去主动参与学习?所以说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六、多元评价,激励为主

目前的所有准备,注意课中的评价,课后的总结及延伸,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才会上得越来越精彩。

上一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段的写话教学 下一篇:浅议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