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森林公园走来

时间:2022-06-17 10:43:43

我从森林公园走来

我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西部的茫茫大山里,现在那里已经成功申报为部级森林公园――浙江省满田森林公园。

我家很特别,在那片大山环绕的世界里,只有我们一户人家,荒郊野岭、独门独户。到我家去要翻山越岭走很远的山路,有些路段还是非常陡峭的绝壁和悬崖,我的家就藏在那片无边无际的茂密丛林里。

因为在丛林里长大,我拥有非常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由于从小没有玩伴,因此严重缺乏在人群之中的交往能力。在我记忆中,五岁那年才第一次到小镇上,第一次看到汽车,觉得特别好奇,这四个轮子的大家伙怎么会跑得这么快?就那样傻呆呆地看着,都不会过马路。

六岁的时候,父亲把我送到镇上的小学读书,我感觉到自己和镇上的小孩有太多的不一样。没上过幼儿园,用了两个月才学会握笔,不善言语甚至有点孤僻。之前我看到的世界就是大山里的那一片蓝天,镇上的孩子对我来说真是见多识广。

与镇上孩子一块儿读书的时候,一个个新鲜的名词冲进我的大脑:电影、广播、书店、文具店、乒乓球……那些我闻所未闻的事物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让我感到惊讶,我的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因此也就常常被同学们嘲笑,并给我起了个绰号――山头鸟!就是从山上下来的“鸟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家伙。

学校和大山之间,坦白说,我更愿意在大山里呆着!

山里的那些岁月,如今却成了我最怀念的时光。在那样茂密的丛林里,我的童年时代过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春天来了,山中的各种野花盛开,满目的高山杜鹃和油桐,红的、白的、粉的……记忆中我们家对面悬崖上有一棵高山杜鹃长得特别高大,满树的红杜鹃,迎风摇曳,特别妖艳。我最喜欢山谷里的野百合,它一般长在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上面,那崖壁上怒放的百合花绝对是山谷里最美的一道风景。长大后听赵传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感受,犹如被点中心中最柔软的那个角落一般!

不用上幼儿园,我的“幼儿生活”就是跟着爷爷去种地,或是躺在山坡的草地上睡觉、发呆、偶尔冥想大山背后的世界。看着蓝天上的白云一朵一朵地飘过,山风吹过山坡,阵阵松涛哗哗地响。记忆中的那片草地就是我童年的乐园,小狗围着我们转来转去,我跟弟弟两个人抓蚂蚱,抓了一只又一只,放到瓶子里面带回家去喂蚂蚁。

秋天是我们大山孩子最开心的季节,山中的各种野果成熟了,野生的猕猴桃、野苹果、野山楂,记忆中的秋――就是肚子里装满各式野果的味道。

因为海拔高,冬天会下好多场雪,满山的雪白,树挂和冰瀑布。我和弟弟把山涧里长长的冰柱扛回家去,插在院子里,当作雪人手里握着的利剑。当然小时候的回忆还有小溪边钓鱼、钓螃蟹,春天的采茶和挖笋,捕鸟、养五条土狗。

钓螃蟹的方式很有意思,至今记忆犹新。把咸肉的肉皮切一小块下来,把它绑到棍子上,沿着峡谷边陡峭的崖壁爬下去,在溪涧的岩缝里如果看到有细沙刨出来的痕迹,就知道里面一定会有螃蟹。

我和弟弟趴在地上,身上披上杂草伪装。用绑上咸肉的棍子慢慢伸进岩缝去引诱螃蟹,螃蟹受此诱惑就会从洞里爬出来。我们俩分工合作,一个人引诱螃蟹,一个人用手抓住它,这需要眼疾手快,否则螃蟹很快就会跑回洞里去。

小时候生活的大山虽然偏僻,但对我来说特别安全而温暖,幼小的我因为拥有它而满足。

我爷爷在屋前面的悬崖边种了两株南瓜,悬崖不算太高,二十米左右。有一天爷爷喊我和弟弟去收南瓜,那成熟的南瓜长在靠近悬崖边的坎上。我和弟弟商议分工,他站在上面用柴刀砍南瓜柄,我拿着一只篮子站在下面接南瓜。南瓜柄被砍断的一瞬间,大南瓜直接掉到篮子里面,本以为可以接住,没想到南瓜挺沉的,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南瓜直接滚落到山崖底下去了。

等我和弟弟绕到山崖下,发现那个南瓜已经是四分五裂。提着篮子,把散落在草地上的南瓜碎片一块一块地拣回来。

爷爷说:南瓜怎么成这样了?我们告诉他这些南瓜碎片的来由,爷爷听了哈哈大笑。今天会有多少孩子有这样的“收南瓜”经历?会有几个孩子的爷爷或者是父母是这样“大胆”地放任我们去悬崖边“收南瓜”?是不是我们有必要让每一个儿童都要有这样的“收瓜经历”?我相信这样的经历就是对童年最好的滋养。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从课文里知道了猎人可以利用挖一个陷阱来捉住猎物,于是萌发了一个想法:也许我也可以挖一个,说不定能收获一只野兔之类的猎物。

周末,我和弟弟在那条通向我家唯一的山道上刨坑,这可是一件累人的活啊!经过了整整半天的努力,我们终于刨出一个满意的“大坑”,在“大坑”的底部倒上水,把泥土搅的稀巴烂,期待“猎物”能陷在里面。再砍来树枝,摆上树叶,撒上泥土,精心装饰,以看不出破绽!

我和弟弟远远地趴在草丛里,静静地等待着奇迹发生,可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天色渐渐暗了,太阳落山,只能回家!

满心期待明天一早能有大收获!

吃晚饭的时候,爷爷回来了,一进门就告诉我妈妈关于他的不幸遭遇,原来掉到陷阱里的不是野兔子,而是我的爷爷!

我的童年告诉我,真正的童年应该让孩子有机会亲近自然,并在自然中经历成长,无忧无虑,轻松自由。

我深信这样无忧无虑、轻松自由的童年经历会影响儿童一生的美好发展。在小学这个年龄段,就应该像我小时候那样,没有那么多的考试和作业,创造机会让儿童亲近自然。童年就该做童年的事儿,收南瓜、刨坑、捉蜻蜓、抓螃蟹、网知了、钓鱼、养狗,这些事儿一件都不要落下。对人的成长来说,舒展、自由、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经历不比考试、作业、辅导班要有意义得多吗?这些经历将化作一种源源不断的营养,使孩子们对这个世界始终处于一种好奇和探索的状态。

在我的教育观念中,一直认为这非常重要――引导儿童不断地感受这个世界的神奇!

在我家后面很高的山上有一个山洞,它有一个神奇的特点。每当冬天下雪之前,那个山洞会往外冒烟,犹如烟囱一般,它一直让我们感到非常好奇。终于有一天,我们忍不住好奇心的诱惑,用一天的时间攀登到洞口去一探究竟――为什么它会冒烟?

洞口黑黝黝的,什么也看不见,冷气从洞口迎面而来,让人恐惧而惊奇。

大自然让人好奇的地方太多了,它是儿童最好的探究场所!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教育最缺失的,在自然探索状态下的童年那才是真正的童年。

我们今天为孩子们创造了怎样的童年?三岁不到就进入了所谓的托班以及早教机构,然后进入幼儿园学习,进行所谓正规训练的教育。接着就是上小学,开始进入一种工业化流程式的学习状态,他们的世界以考试、卷子、分数、升学、名次、成功为主导。孩子们缺少了对生活与世界的感知,也缺少了对泥土、森林、草地、溪流,田园的触摸,缺少了对诸多自然现象最直接的观察,很少有机会用身体融入其中去体会这个世界和自然的神奇。

要是没有了好奇心,一个孩子将会怎样?

作为一个老师,我经常想:在今天这样的教育生态下,孩子们得到了所谓的高分,那么失去的又是什么?那失去的会不会就是一个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呢?

西方教育有户外课程,有关部门则按照需求修建大量的户外徒步道。周末或是假期,父母几乎都会领着孩子去郊外徒步、露营,学校则会每学期安排野外露营课。想想人家这么做的背后,我不禁自豪起来,我的童年接受的不就是这样的课程教育吗?

看看今天的教育吧!我们总是把孩子关到教室和补习班里,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状态。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泥土是什么味道,就没有真正感受到大地的美好;如果不知道山风是什么味道,就没有真正感受过季节的美好。这样的人,即便大脑里装再多的知识也不懂得体会真正的幸福。

作为一个老师,我对自然的一切怀有感情。让教育回归自然,爱自己、爱生活、爱自然。而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室,最好的老师,我认为都是大自然。一所学校一定要有亲近自然的课程,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或者是特定的阶段,坚定地回到自然,接触自然,了解自然是什么状态,而自然最终会告诉孩子很多很多。

小时候我母亲告诉我,夏天在小溪里钓鱼、游泳或者抓螃蟹,一定要提高警惕。山后面下暴雨,大得可怕,暴雨之后的洪水会直接把毫无防备的人卷走,这是自然的脾气。作为一个孩子,我从小就见证了自然的威力,泥石流、台风、暴雪,这些都是自然给我的教育。

抬头三尺有神灵,我从小就学会了敬畏自然万物。

而今天很多孩子之所以无所敬畏,是因为过分相信科技的力量。一个没有在自然中长大的孩子,不知道自然威力的巨大,不懂得人类面对自然的渺小。

我家门口有一块巨石,一年春天我惊奇地发现石头升高了。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爷爷,爷爷说:可能石头底下有春笋!又过了两天,石头升得更高了,爷爷告诉我石头下面肯定有竹笋。我爸和爷爷用了半天的时间,把那块大石头用棍子翘起来,果然发现巨石底下有两根大竹笋,那石头起码有七八百斤,硬生生地被两根竹笋就顶上去了。

这就是自然的力量!

在自然中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人类灵魂的导师,充满了智慧的教育力量,这也是现在很多人为什么最终会选择走进自然的根本原因所在,不管是回到终南山修行,或者去登山。生活给了人太多的困惑,犹如围城,我们寻找不到答案,唯独学会放下,回到自然,回到山里,才能寻找到答案,让自己找回自己!

回到自然聆听它的教诲,有思考,有感悟。那些所谓的盛名与成就,那些人世间的人情冷暖,那些掌声背后的无尽空虚。自然会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生命的真谛,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我们就会内心平静。

亲近大自然也是培养儿童感受力的最佳路径,学校教育对儿童感受力的培养路径是单一的,只有在大自然里面,感受力的锻炼才是综合的。

自然变幻莫测,自然博大神奇。四季更迭、感觉温度、观察颜色、触摸石头、闻闻泥土、聆听鸟鸣、穿越丛林,在自然世界中,儿童会找到最有趣的事情,感官会变得敏感,四肢会变得灵活,胆量大了,判断准了……

我有非常强的方位感,那是长期在丛林里生活得到的,我利用自然的规律与常识,学会了很多辨别方向的办法,并应用这些知识来处理和解决问题。在大自然中认识地理,远比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给学生演示东南西北,如何辨别方向要强得多。书本上的知识,尽管已经知道,但是不一定会应用,不一定有深刻的体验。

仅仅知道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不断体验和实践的过程。而今天的教育更多只是让孩子们知道而已,我们少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知识的追问,少了知识是如何掌握的过程体会,我们更少了对知识的应用过程体验。

有一年,我和三个同学用了两天时间翻越当地最高的一座大山,丛林里几次迷路,在关键时刻对方位进行判断,四个人中我的判断是最正确的。最后就是按照我的预判,走出了那片森林。我判断方向的方法很多:草长的方向,利用人活动留下的物品判断走过的时间,脚印的新旧与方向,取水点是否有人取水的痕迹,取水点的周围是否有动物的脚印,利用路上苔藓的新鲜程度来判断最近是否有人走过。这些知识是自然告诉我的,也许一辈子用不到这些,但是它对人的综合能力的训练,会从另外一个层面影响一个人的终身发展。

长大后成了一个老师,我经常会想自己的童年和现在儿童生活的那些不一样。高山、峡谷、森林、草地,在钓鱼、捕鸟、采茶、种植、聆听松涛、仰观白云和补课、成绩、卷子、奥数、兴趣班、提高班之间,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儿童更有意义的童年经历?

都说我们应该捍卫童年,我们的儿童应该拥有一个怎么样的童年?我相信有机会亲近自然的童年才是真童年!

最好的教材其实就是儿童的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经历,最好的教室在大自然,那里有大山、树林、溪流、峡谷、原野、麦浪、乡村。小狗逛来逛去,小鸡四处奔跑,听四季雨声,闻阵阵松涛……源于自然的教育能激发儿童对真理的好奇与探究,传递淳朴和善良的情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本源,那些经历对我们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出生经历都是不一样的,成长的环境也是不同,当我们选择当一个好老师的时候,有必要做一件事情――梳理自己作为一个老师的生命本源在哪里?是什么?在我们的生命本源中到底有多少经历跟教育是有关联的?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去尝试着挖掘本源并且建立本源?那些本源对我们作为一个教师以及教育的意义又是什么?

我从森林公园走来,很多有关教育价值观认识的源头就是童年在高山、森林、草地上那自由自在的生长经历。孩子需要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当中成长,人的很多智慧是源于对自然的体会和感悟。

我从森林公园走来,奠定了我自己作为一个老师最本源的理解,我也期待每一个教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本源,并给学生一个很多年之后可以值得珍惜和感恩的生命本源。

我从森林公园走来,大自然给了我最大的恩惠是让我懂得了敬畏,也让我懂得了教育充满自然气息的重要性,努力给学生一个充满自然状态的童年。

让教育更贴近自然吧!

(作者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上一篇: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发展 下一篇:宝宝谁来带?“双独”混战夫妻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