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企业人员安置的方法探讨

时间:2022-06-17 08:44:23

经济转型期企业人员安置的方法探讨

【摘 要】在经济转型期间,企业在复杂情势下运用得当的方法解决矛盾和问题,实现平稳有序安置职工是个不小的难题。本文对于经济转型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人员安置的有效方法及辅助措施,对于做好人员安置工作的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转型;人员安置;整合

随着国家对经济转型的整体规划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一些经营困难企业、产能过剩企业、环境污染企业也面临着重组、解散或经营方向转型的问题。在转型期间,化解过剩产能中的职工安置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棘手,企业如何在复杂情势下运用得当的方法解决矛盾和问题,实现平稳有序安置职工,是一个值得认真仔细探讨的问题。

一、供给侧改革过程必然引发企业的解散、兼并重组及转型调整问题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 实施供给侧改革,要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价格调整、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是主要方式。供给侧改革对于企业来说,势必引发企业的解散、兼并重组及转型调整问题。同时企业人力资源面临重新整合的问题。

二、经济转型期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主要困难

企业一旦解散、兼并重组或是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员安置的问题。每个企业人员结构情况各不相同,但面临的困难可能有:

1.一旦分流企业可能面临人才流失,老员工可能面临生计难题

在企业工作的年轻人离开企业之后,相对好找工作,但是如果换行业,自身技能就无法施展。年轻人从事新的行业恐怕收入不会太高,经济上入不敷出。其实这部分年轻人是这类企业的中流砥柱,是企业发展的后劲,流失掉势必造成人才浪费。

另外一部分年龄稍大的,由于常年在企业工作,缺少其他生存技能,年龄偏大,难以在外面找到合适的工作。

2.企业职工长期形成工作惯性成为再就业的障碍

企业职工大多都习惯了企业的工作模式,技术单一,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选择空间很有限,再就业时会遇到技能不对口,心态难调,工资待遇低等问题,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3.对分流安置的岗位不满,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将面临支付巨额的经济补偿金;

4.工伤职工等困难群体的安置会更加困难;

5.一旦处理不好,可能面临劳动方面的巨大法律风险,大量劳动争议出现。

三、解决好人员安置问题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践方面的经验总结,要在转型期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分流、安置方案,依法降低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成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1.分流:分为内部分流、外部分流;企业内部分流,包括把人员分流到本单位的其他岗位,或者分流到内部其他相关单位,或成立新的有成长潜力的公司开辟新的业务来安排就业。第一要鼓励企业开辟新的岗位,通过内部分流安置一批,而不是简单把职工推向社会。外部分流是与其他企业合作,将富裕的人员分流派遣到有需求的其他企业,比如供应商、客户。

2.内部退养:对于距离退休不足五年的老职工安置问题及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人员需要考虑施行内部退养的制度,使得这部分人员平稳过渡至正常退休。

3.离岗待转:对于部分技能欠缺,离开现有岗位处于待岗状态的员工,组织开展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待有适宜的岗位时再行上岗就业。

4.解除劳动关系,自主创业:对于经过培训仍不能上岗的员工可以考虑解除劳动关系,支付经济补偿金,鼓励其自主择业。

5.对于工伤职工安置:如果是7-10级伤残级别,尽量在就业给予一些倾斜,5-6级伤残级别的员工制定内退的政策给予考虑。对于双职工家庭、对于单亲家庭负担重的家庭要考虑照顾。

四、人员安置的过渡期所采用的辅助措施

1.心理疏导:加强当前经济形势教育和宣传,领导要和职工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困难,设法解决。

2.职业培训: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为安置职工提供更多专业化的劳动技能和就业培训选择,让这些人员不仅有去处,更能有出路。

3.争取利用好国家政策

(1)职工的安置分流,尤其是关停破产企业,需要积极组织专项招聘活动,将人员需求企业和去产能企业无缝对接,帮助职工外部转岗。此外,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创业技能培训指导。

(2)公益性岗位“托底”。对于部分临近退休、就业困难的人员,要通过也可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来“托底”。

(3)对于企业内部退养人员需要的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的一次性补偿金,以及拖欠的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企业向财政申请补助或实施稳岗补贴政策;鼓励职工创新创业,对自主创业人员给予小额贷款和社会保险补贴。

五、抓住转型期的契机,重新整合人力资源

转型期尽管伴随着很多痛苦,但是也是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通过供给侧改革是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 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过去在企业里集聚的冗员问题,靠自身改革阻力山大,难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可以借机及时建立退出机制,妥善安置部分技能差、身体差、就业困难的人员,重新整合优质的人力资源配置到需求的岗位上及有成长潜力的新领域和行业上。另外人员安置更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和交流,利用好国家支持政策,重新整合企业人力资源以适应市场环境、竞争环境的变化,更好支持转型期企业战略落地,

参考文献:

[1]吴敬琏等著. 供给侧改革――经济转型重塑中国布局.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

[2]倪浩.李克勤.熊九生 . 心理契约的失衡与重建――企业购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焦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003(12).

作者简介:

刘先茹(1975―),汉、河南,硕士,乌鲁木齐环鹏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主持工作),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上一篇:佛山海事:“开放日”教水上安全知识 下一篇:试论医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